1 / 20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 课堂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 课堂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一阶段:初步确定课程观察手册. 文献参考 网络课程观察 课程实况观察.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 —— 已有文献研究. 内容: 已有文献关于受欢迎的老师、课堂、教学方法等研究结果 已有文献课堂观察量表收集 已有文献关于高校评教指标的结构 目的: 为课题观察量表制定提供一部分结构 另一部分观察结果由下一阶段研究制定. 网络公开课初步观察 —— 大众的选择标准.

marn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 课堂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课堂观察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课堂观察研究问卷调查研究 --------------

  2. 第一阶段:初步确定课程观察手册 • 文献参考 • 网络课程观察 • 课程实况观察

  3. 受欢迎的课堂具有什么特征 ——已有文献研究 • 内容: • 已有文献关于受欢迎的老师、课堂、教学方法等研究结果 • 已有文献课堂观察量表收集 • 已有文献关于高校评教指标的结构 • 目的: • 为课题观察量表制定提供一部分结构 • 另一部分观察结果由下一阶段研究制定

  4. 网络公开课初步观察 ——大众的选择标准 • 目的:了解被大众喜欢的课堂具有哪些特征 • 对象: • 著名高校公开课 • 网络高点击率公开课 • 国家级精品课程观察 • 方法与过程: • 收集并观看了50门课程,初步总结这些课程具有的特征

  5. 初步确定观察指标(一): • 突破传统和创新 • 不刻板遵从传统、和固有的教材、观念等,表现出对已有观念的质疑 • 使用了潮流用语、提及潮流事件 • 研究型教学方法 • 交流或叙述了自己做研究的激情,做研究动机、交流研究的乐趣等 • 交流或叙述了自己或别人为什么成为了研究者、作为研究者的历史 • 交流或叙述了以前或目前研究的领域 • 国际视野,讲述引用了国外的研究 • 允许并鼓励同学发表不同的见解

  6. 评分者一致性

  7. 因素分析:

  8. 旋转后因子荷载:两个因素,累计解释度72.9

  9. 分量比较“好”与“对照组” T检验是不显著的,但样本小,可看均值趋势 t=2.05, p=0.063

  10. 初步确定观察指标(二): • 自我表露 • 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讲述了自己的身份背景 • 讲述了自己对一些事情私下里的想法、感受 • 讲述或提及自己的家庭教师态度坦诚

  11. 评分者一致性

  12. 因素分析:

  13. 旋转后因子荷载:两个因素,累计解释度84.815

  14. 分量比较“好”与“对照组” T检验是不显著的,但样本小,可看均值趋势

  15. 初步确定观察指标(三): • 倾听指标: • 注意倾听学生 • 目光始终注视学生 • 对学生的言论鼓励赞许:点头、用“嗯”等 •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同和鼓励 • 教师深度卷入水平 • 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私人情况 • 可以敏感地觉察到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 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有细致的觉察 • 教师答疑时对学生提问进行澄清 • 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参与其中

  16. 评分者一致性

  17. 因素分析:

  18. 旋转后因子荷载:两个因素,累计解释度80.99

  19. 分量比较“好”与“对照组” t=2.563, p<.05

  20. 效标关联:讲述行为量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