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第十二章 给药

第十二章 给药.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 内服药 :溶液、合剂、 片剂 、散剂、 胶囊 注射药 :水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 外用药 :软膏、溶液、搽剂、洗剂、粉剂、栓剂 其他 :贴剂敷片、植入慢溶药片、 胰岛素泵等。. 二、药物的领取方法. 病区存有一定数量的药物,到药房领取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和特殊药,凭医生处方 领取 剧毒药、麻醉药,病区有固定数,用后凭医生处方领取 中心药房. 三、药物的保管. 1 、药柜 2 、药品分类存放,有明确的标签

mar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给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给药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2.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

  3. 一、药物的种类 • 内服药:溶液、合剂、片剂、散剂、胶囊 • 注射药:水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 • 外用药:软膏、溶液、搽剂、洗剂、粉剂、栓剂 • 其他:贴剂敷片、植入慢溶药片、 胰岛素泵等。

  4. 二、药物的领取方法 • 病区存有一定数量的药物,到药房领取 •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和特殊药,凭医生处方 领取 • 剧毒药、麻醉药,病区有固定数,用后凭医生处方领取 • 中心药房

  5. 三、药物的保管 1、药柜 2、药品分类存放,有明确的标签 内服-蓝边;外用-红边;毒麻-黑边;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 4、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

  6. 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 • 易挥发、潮解或风化药物 •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 • 易被热破坏的药物 • 易燃易爆的药物 • 有期限限制的药物

  7. 四、给药的原则★ 一切用药的总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安全正确给药 (四)观察用药反应

  8. 四、给药的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 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向医生提出,不盲目执行; • 不擅自更改医嘱;

  9. 四、给药的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五个准确:准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准确的途径、 准确的时间、准确的患者 •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 七对: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药物浓度、剂量、 用法和用药时间。 • 检查药物的质量

  10. 四、给药的原则 (三)安全正确给药 • 合理掌握给药途径和时间; • 熟练掌握给药方法和技术; • 备好的药物及时分发和使用; • 给药前向患者解释,给予用药指导; • 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四)观察用药反应

  11.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药物方面因素 • 机体方面的因素 • 给药方法的因素 • 饮食因素

  12. 药物方面的因素 • 药物的化学结构 •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剂型 • 药物的剂量 • 给药途径 •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13. 机体方面的因素 • 年龄:老人和儿童 • 性别: • 精神因素:安慰剂(placebo)及其意义 • 病理状态: • 疾病改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对药物的处置 • 药物引起的病态 • 遗传因素

  14.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药物方面因素 • 机体方面的因素 • 给药方法的因素 • 饮食因素

  15.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s)

  16. 最简单、最方便、又比较安全的给药途径 • 吸收慢,不适应急救病人,对意识不清病人,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不宜用此法

  17. 1、评估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自身准备 4、用物准备 5、药物准备 病区摆药 中心药房摆药 6、环境准备 【操作前准备】

  18. 【操作步骤】 固体 液体

  19. 【操作步骤】 • 发药 • 携带服药本、发药盘、温开水,送药至患者床前 • 三查七对 • 对自理服药有困难的病人提供帮助,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开 • 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服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 药杯按要求作相应处理,清洁发药盘,防止交叉感染

  20. 【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发药前了解患者有关情况,因故暂不发药要做好交接班 • 发药时若患者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再给患者服下 • 按规定时间发药:健胃药宜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用吸管吸服后漱口 • 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21. 7. 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或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 8. 抗生素类药物应准时服药 9. 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立即饮水 10. 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服药后要多饮水 11. 服强心甙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监测,脉率低于60次/min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22. 给药途径 • 口服、舌下含服、吸入、外敷、直肠给药及注射(皮内、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等。 • 吸收顺序依次为 吸入>舌下> 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

  23. 给药次数和时间间隔

  24. 给药次数和时间间隔

  25.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Administering Injection

  26. 注射给药法:将无菌溶液注入体内,以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注射给药法:将无菌溶液注入体内,以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 优点:吸收快,药效迅速,用于急症;用于不宜口服者。 • 缺点:组织损伤,并发症,不良反应出现迅速。

  27.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护士的准备 注射部位的消毒 注射器和针头 一、注射的原则★

  28. 一、注射的原则★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三查七对 • 药液质量 • 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一人一针;一人一带;一人一垫” • 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

  29. 一、注射的原则★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30. 一、注射的原则★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6、注射的药物现配现用 7、注射前排尽空气 8、注射前检查回血 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10、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

  31. 一、注射的原则★ 无痛注射技术 • 分散病人注意力,协助采取舒适的体位 • 注射时“二快一慢” ,儿童“三快” • 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针头宜细长,且进针要深 • 多种药物同时注射,先注射无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32. 二、注射前准备 (一)用物准备  1.注射盘 2.注射器和针头 3.药物:根据医嘱准备 注射盘

  33. 二、注射前准备 (二)吸取药液  1. 自安瓿内吸取药液 2.自密封瓶吸取药液法 • 油剂、混悬剂用粗针头 • 结晶或粉剂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专用溶媒充分溶解后,抽吸

  34. 二、注射前准备 3. 注意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 • 不可手握活塞体部;排气不可浪费 • 根据药液的性质抽取 • 现用现抽吸

  35. 三、常用注射法

  36. (一)皮内注射ID(intradermic injection ) 【定义】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 各种药物过敏试验 • 预防接种 • 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37. (一)皮内注射 【部位】 • 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 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 局麻:麻醉部位

  38. (一)皮内注射 【操作前准备】 • 评估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39. (一)皮内注射 【操作步骤】 • 吸取药液 • 核对解释,选择注射部位 • 消毒皮肤 • 穿刺,注射 • 拔针 • 再次核对 • 操作后处理 ?

  40. 皮内注射术 【注意事项】 • 询问“三史”: • 乙醇消毒 • 进针手法 • 皮丘要求: • 拔针勿压 • 嘱咐注意事项 • 20min查看结果 示指固定针栓 角度:5℃ 深度:针尖斜面 药液:0.1ml

  41. (二)皮下注射HI(hypodermic injections) 【定义】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不宜经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 • 需较迅速发挥药效的药物:肾上腺素 阿托品等 • 预防接种 • 局麻

  42. (二)皮下注射 【部位】 1.腹部- 吸收最快 2.上臂-三角肌下缘 3.大腿-前侧和外侧 4.臀部- 吸收最慢 5.后背 *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3. (二)皮下注射  【准备】 • 用物准备:注射盘、 2ml注射器 、针头 、药液 • 病人准备:取坐位或卧位 ,暴露注射部位 • 护士准备 • 环境准备

  44. (二)皮下注射 【操作步骤】 • 按医嘱吸取药液 • 核对并解释 • 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 穿刺,与皮肤呈30~40°角 • 推药  • 拔针、按压片刻 • 操作后再次核对,整理

  45. 持针手法: • 示指固定针栓 • 进针角度: • 30°-40° • 进针深度: • 针梗的2/3

  46. (二)皮下注射 • 【注意事项】 •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 过于消瘦者? • 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当减小;针头刺入角度不宜>45°,以免刺入肌层 • 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经 常更换注射部位

  47. (三)肌内注射IM(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定义】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目的】 • 需迅速发挥药效和不能口服的药物 • 药量大或刺激性大, 不宜皮下注射的药物 • 不宜静脉注射的药物

  48. (三)肌内注射 【部位】 • 原则:肌肉丰厚,没有大血管、神经分布的部位 • 最常用的为臀大肌 • 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 角肌

  49. (三)肌内注射 【部位】 (1)臀大肌注射定位 十字定位法:自臀裂顶点引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内角:髂后上棘至大转子的连线

  50. (三)肌内注射 【部位】 (1)臀大肌注射定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