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41 Views
第六章:内分泌与生殖. 第一节:概述 一、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1、外分泌腺(有管腺): 分泌物经导管排出。 如:唾液腺,胰腺等 2、内分泌腺(无管腺): 分泌物释放到血液。. 二、激素( hormone): 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经体液运输的,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的化学物质。.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性腺(精巢与卵巢)等.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三、激素的分类:. 1、含氮激素: 易被消化酶分解,故临床上一般用注射方法。 ( 1 )氨基酸衍生物:
E N D
第六章:内分泌与生殖 • 第一节:概述 • 一、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 1、外分泌腺(有管腺): • 分泌物经导管排出。 如:唾液腺,胰腺等 • 2、内分泌腺(无管腺): • 分泌物释放到血液。
二、激素(hormone): • 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经体液运输的,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的化学物质。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性腺(精巢与卵巢)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性腺(精巢与卵巢)等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三、激素的分类: • 1、含氮激素:易被消化酶分解,故临床上一般用注射方法。 • (1)氨基酸衍生物: •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 (2)肽类和蛋白质: • 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等。 • 2、类固醇激素:口服后可被吸收。 • 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 • 3、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等。
四、激素的作用: • 1、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 • 2、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 3、和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 • 4、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
激素作用的特异性: • 各种激素对组织细胞的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激素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时,虽与组织细胞有广泛的接触,但多数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细胞产生作用,这些能被激素作用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或“靶细胞”。
五、激素作用机理 (一)含氮激素作用机理 • ——第二信使学说
五、激素作用机理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理
第二节: 垂体 (又称脑下垂体) • ——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一、腺垂体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 (一)生长激素(GH) • (二)促甲状腺素(TSH) •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四)促性腺激素(有两种) • 1、卵泡促激素(FSH) • 2、黄体生成素(LH)(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 • (五)生乳素(PRL) • (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一)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 • 1、促进生长(促进软骨与骨生长)。 • (1)幼年时: GH分泌不足→“侏儒症” • GH分泌过多→“巨人症” • (2)成人时: GH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 ——GH刺激肢端骨,面骨等增生,内脏器官肥大(如肝,肾等)。 • 2、对代谢的作用: •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减少体内糖的利用、使血糖↑。
(二)促甲状腺素(TSH): •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活动。 • TSH缺乏:甲状腺萎缩。 • TSH过多:甲状腺机能亢进,称“甲亢”。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维持和促进肾上腺皮质的活动,使之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四)促性腺激素(有两种): • 1、卵泡刺激素(FSH): • (1)刺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成熟。 • (2)刺激睾丸曲精细管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 • 2、黄体生成素(LH):(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 • (1)促进卵巢黄体的生成。。 • (2)刺激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五)生乳素(PRL): • ——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
(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又称“黑色细胞刺激素”(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又称“黑色细胞刺激素” • ——使黑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颗粒扩散,引起皮色变深。
二、神经垂体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 (一)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 • (1)抗利尿 • (2)升高血压 • (二)催产素(OXT): • (1)刺激妊娠子宫的收缩,加速分娩过程。(但不参与发动分娩的活动) • (2)刺激乳腺排乳
三、腺垂体机能的调节: • (一)丘脑下部对腺垂体的调节: • 丘脑下部与腺垂体之间有密切的机能联系。腺垂体的机能受到丘脑下部释放的神经激素的调节。
丘脑下部释放的神经激素主要有: •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 3、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RH) •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 • 5、生长素释放激素(GRH) • 6、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RIH) • 7、催(生)乳素释放激素(PRH) • 8、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PRIH) • 9、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 10、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RIF)
(二)靶腺激素对丘脑下部-腺垂体的反馈作用: • 丘脑下部 • (短反馈) ↓ • (超短反馈)释放激素 (长反馈) • ↓ • 促激素 腺垂体 • 靶腺 靶腺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 • 甲状腺分泌两种激素: • 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占绝大多数 • 三碘甲腺原氨酸(T3):占少数 • ——T3的活性比T4大5倍。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一)促进新陈代谢: • 1、促进基础代谢率 • 甲状腺机能亢进,基础代谢率↑ • 甲状腺机能不足,基础代谢率↓ •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 (1)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 (2)加速脂肪的氧化和分解。 • (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但超过正常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反而使机体蛋白质分解,因此“甲亢”病人身体消瘦,肌肉萎缩)。
(二)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 1、维持生长:甲状腺机能不足→“呆小症”→“克汀病”。 • 2、促进组织的分化和成熟: • ——蝌蚪缺乏甲状腺则不能发育成蛙。 • 3、促进性腺发育。 • (三)提高CNS(特别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二、甲状腺功能障碍: • (一)缺碘: • 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垂体分泌较多的TSH→甲状腺增生,肿大→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二、甲状腺功能障碍: • (二)甲状腺功能不足: • 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呆小症” • 成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粘滞性水肿
二、甲状腺功能障碍: •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机能过盛引起的。 • 症状:少食,BMR↑,甲状腺肿大,CNS兴奋性↑→易激动,失眠,烦躁,多语,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突眼等。
第四节:甲状旁腺 • 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作用: • 调节血钙浓度——增加血钙,降低血磷。 • 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 (一)作用于骨:促进骨组织溶解,使血钙↑。 • (二)作用于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 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 (三)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第五节: 胰岛 • 胰岛主要由三种细胞构成: • 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β细胞→分泌胰岛素 • σ细胞→功能不十分清楚
胰岛素: • (一)对糖代谢的作用:降低血糖。 • 1、加速全身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与利用。 • 2、抑制糖原异生 •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 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 (二)对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 促成合成,抑制分解。 • (胰高血糖素: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第六节: 肾上腺 • 一、肾上腺皮质 • (一)盐皮质激素 • (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可的松) • (三)性激素 • 二、肾上腺髓质: • 分泌Adr和NA(去甲肾上腺素)。
一、肾上腺皮质 • (一)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K+的分泌,同时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保Na+,排K+,间接地保留水分)
(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可的松): • 作用: •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 (1)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调节糖代谢。 • (2)促进四肢脂肪分解,促进面部和躯干部脂肪合成。——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足,可引起机体排水发生障碍。 • 3、应激功能 • 4、抗炎,抗过敏
(三)性激素: • 主要为雄激素,少量为雌激素。
二、肾上腺髓质: • ——分泌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NA )。 作用:相似但有差别。 • 总效应: • (1)心率加快,小动脉收缩,血压↑。 • (2)内脏平滑肌舒张。 • (3)促进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
第七节 :性腺 • 一、生殖器官:分两部分 • (一)主性器官:男性—睾丸;女性—卵巢。 • 功能: • 1、产生生殖细胞 • 2、分泌性激素: • (1)促进和维持附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 (2)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 ——因睾丸和卵巢具有内分泌机能,故称“性腺”。
(二)附性器官 • 男性: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 • 女性: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 功能:1、输送生殖细胞 • 2、为胚胎发育提供条件。
二、睾丸的内分泌机能 • 睾丸的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 雄激素的作用: • 1、促进精子的生成,发育。 • 2、刺激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它们的成熟状态。 • 3、维持正常的性欲。 • 4、增强蛋白质合成,促进骨胳肌的发育。
三、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 ——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 (一)雌激素的作用 • 1、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生长。 • 2、刺激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 3、促进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增强抵抗力。 • 4、刺激乳腺导管的生长。 • 5、增强输卵管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和收缩 频率。
(二)孕激素的作用(主要为孕酮): • 1、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及腺体的增长与分泌。 • 2、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起保护作用。 • 3、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 4、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 • 另:卵巢还可以分泌少量雄激素: • (1)维持性欲。 • (2)刺激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四、生殖周期(月经周期): • 人类(包括灵长类)生殖周期中的显著特点是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称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但有个体差异。 • 月经周期可按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 1、排卵前期(增殖期)(停经→排卵) • 2、妊娠前期 (分泌期或经前期) • 3、月经期
(二)卵巢内分泌与月经周期 •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受卵巢控制的,垂体所分泌的LH和FSH以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也是呈周期性变化。
第八节:生殖(以人为例) • 生殖的过程: •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种植到子宫内膜(着床)→妊娠→分娩→新生儿
一、受精: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称受精。受精作用是在输卵管的壶腹处进行的 。
精子接触卵细胞后,顶体分泌透明质酸酶,使卵膜(适用带)溶解,进入卵细胞。 • 人:一次排精2~6ml,每ml约700万~1亿个精子。到输卵管时只有3~4万,到卵细胞附近不超过100个,穿过透明带不超过10个,进入卵细胞受精的只有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