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59 Views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 政策分析. 第六组:董璟琦,王咨元,徐静,冯雪,丁颂,马牧源. 1. 官厅水库研究背景. 2.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 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应急机制. 3.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情景结果及建议. 汇报提纲. 官厅水库研究背景. 官厅水库的主要水源有妫水河、洋河、桑干河、壶流河四条河流 水库管理机制对水质的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0 世纪后期水质严重恶化,水量减少; 近年来水质有所改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 —— 管理机制. 汇报人:王咨元. 官厅水库之管理机制. 官厅水库所跨行政区域 官厅水库管理机制.
E N D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政策分析 第六组:董璟琦,王咨元,徐静,冯雪,丁颂,马牧源
1 官厅水库研究背景 2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 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应急机制 3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情景结果及建议 汇报提纲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研究背景 • 官厅水库的主要水源有妫水河、洋河、桑干河、壶流河四条河流 • 水库管理机制对水质的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20世纪后期水质严重恶化,水量减少; • 近年来水质有所改善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管理机制 汇报人:王咨元
官厅水库之管理机制 • 官厅水库所跨行政区域 • 官厅水库管理机制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所跨行政区域 • 官厅水库建于1954年,位于北京以西80公里永定河上。官厅水库控制了430,000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相当于永定河流域总的集水面积的92.8%。水库上游的流域面积由内蒙、山西、河北分占,包括32个县和城市。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管理机制 • 自水库建成以来官厅水库的管理部门 • 官厅水库流域管理存在的问题 • 官厅水库流域跨行政区域水管理体制的建议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自水库建成以来官厅水库的管理部门 1954年水利部负责官厅水库管理处 1971年北京市政府 1972年成立官厅水库污染防治领导小组 1972-80年代由官厅水库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管理 1990年以来由北京市水务局管理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流域管理存在的问题 • 各个不同部门的职责存在大量的交叉重迭、不协调和不联系的现象是主要的问题 • 缺乏强有力的流域管理体制 • 流域的法制系统不健全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流域跨行政区域水管理体制的建议 • 建立官厅水库流域委员会(GRBC) • 是代表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有关的水政策、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 负责协调和监督地方水利局,同时也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督 • 由一个理事会、一个秘书处和其他的职能部门组成。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流域委员会体制框架 水利部,国家计委 , 财政部,国家环保部 北京市,河北省 和山西省政府 官厅水库流域委员会 职能部门 秘书处 理事会 北 京 市 水 务 局 张 家 口 市 政 府 怀 安 县 政 府 万 全 县 政 府 宣 化 县 政 府 蔚 县 政 府 阳 原 县 政 府 涿 鹿 县 政 府 怀 来 县 政 府 崇 礼 县 政 府 延 庆 县 政 府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生态补偿机制 汇报人:冯雪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促进官厅流域经济 净效益最大 • 改善官厅流域生态 环境建设 • 维护社会公平与稳 定的重要职责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中央政府: 1激励政策(鼓励 上下游之间进行 合作,建立水资 源统一配置机制) 2控制政策(设置 控制断面,监测 断面水量、水质 标准,实施断面 水量与水质总量 控制制度 ) 下游北京市: 1依据“谁受益, 谁补偿”原则承 担部分损失 2选择无补偿机制 上游张家口市: 1保持优先取水权 2适当放弃优先取 水权 3完全放弃优先取 水权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局势偏好依据的原则: 中央政府: 整体最优 可操作性强 下游北京市: 获利原则 少承担损失 争取中央政府 的支持 上游张家口市: 获利原则 争取补偿 争取中央政府 的支持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理性。某局中人在其他局中人策略不变时,该结局是 他最好的选择。没有单方改进,理性的结果是稳定的, 以r表示; • 随后的制裁。某位局中人对结局进行单边改进,对他 的改进,其他局中人可针对性的改变策略形成新的结局, 该结局对谋求单边改进的局中人来说更差,这样就阻止 了某位局中人的单边改进,该结局是稳定的 ,以s表示; • 不稳定。如果局中人某一结局的单边改进中,至少有 一个单边改进没有产生随后的制裁,那么这一结局是不 稳定的,以u表示。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认为如果某种结局对三位局中人来说都是r 或s,那么这种结果是均衡解,则以E表示;如果对三位局中人来说存在不稳定结局u,那么这种结果就是非均衡解,则以N表示。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 冲突局中人 • 局中人可选策略 • 局势偏好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流域冲突分析 上游张家口市 下游北京市 生态补偿机制 中央政府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生态补偿定义 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 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 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 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生态补偿额度的计算 • 补偿的支付者和接受者 • 接受者:库区内搬迁的农民、停产的企业为保护与恢复生态而牺牲了部分利益,是受损的一方; • 支付者:生态受益者、生态使用者,如下游用水居民、各企事业单位、观光的游客等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补偿测算公式 年补偿额度= (参照县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护区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库区城镇居民人口+(参照县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护区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库区农业人口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表1 官厅水系保护区、受益区情况对照表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应急机制 汇报人:马牧源
应急机制 • 与常规水污染事件相比,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危害紧急性及需快速响应性等特征,在预防和应对措施不力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造成水源地污染、管网水质污染、居民和工厂停水、饮水中毒、财产损失等问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两大部分。应急预案是一套针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和缓解措施的程序化、规范化、详细的操作性文件和规定;后者是保证应急预案得以顺利实施的人员组织、机构设置和条件保障。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应急预案应包括水源污染、防洪度汛、交通隐患污染、水政监察、紧急供停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组成,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应急处理等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形成包括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指导水库的危机管理,应对水污染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损害,为官厅水库防汛、运行和供水安全起到了保障预防作用 。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官厅水库应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1.应急监测系统不健全 • 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只能参照现有的监测规范和工作经验进行应急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等,不能保证应急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 2.缺乏翔实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撑 • 缺乏水源地水质和工程的动态基础资料,目前,水源地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不便于公开研究,特别是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数据资料匮乏,无法从整体上对水源地做安全评估及其应急能力的全面评估。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理论研究不够透彻,缺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技术支持,贻误了应急处理的最佳时机。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3.事故处置缺乏实效性 •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水污染事故需要不同的决策预案和应急物资,水源地处置机构和预备工作准备的不充分致使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不能迅速准确的对污染事故进行分析,判定污染物种类、污染浓度、污染范围、危害预测和损失评估等,致使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加大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4.应急系统组织机构间协调性差 • 多头管水。工程管理、水质管理、水量调度、城市供水管理等分离,事故的调查处理涉及到水利、环保、交通、城建、通讯、公安等,在体制上,水利、建设、环保、卫生、农业等多部门均对水源地有相应的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分散,工作缺乏协调。无法形成合力。致使突发性事故发生时,介入的部门较多,还未形成政府统一行为,水利系统内部尚未建立专门的水污染应急管理机构,目前主要依靠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反应大大滞后,时常贻误最佳治理时机。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相应的解决对策 • 1.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应急监测体系、预警通报体系、协调监督体系、救援防护体系、影响预测评估体系等。同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测预警机制、应急指挥处理机制、信息发布与社会稳定机制等,提高应急反应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智能化水平,在短时间内实现应急反应的最佳决策、行动程序和抢险措施。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2.建立水源地档案系统 • 应该包括官厅水库及其上游保护区的水质、工程状况、生产和使用危险品的重点企业的地理位置信息,危险品的理化性质、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水质标准、应急处理方法、相关领域专家,一旦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就能清楚的看到发生地点,快速粗略预测其影响范围,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3.成立专门的应急队伍 • 成立应急专家队伍,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纳入水行政管理工作中,建立反应迅速、组织科学、高效运转的应急机制,成立专门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专家小组,遇到突发情况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与后期处理工作。当事故发生时,能够确保迅速做出响应,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4.完善监测系统,实施动态监测 • 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储备,对挥发性强、毒性作用大的污染物的监测应尽量采用遥感遥测技术和信息解析技术,对环境质量变化实施跟踪、监视监测。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应急机制 • 5.协调流域间跨界、跨部门的关系 • 建立政府统一指挥,安全、环保、消费、供水、气象、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机构,配备一直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争取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最有效地遏制污染事故的蔓延扩大,尽可能地把污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机制分析小结 • 管理机制: • 问题: • 各地区部门利益协调不一致; • 政策执行力度不严 • 解决:官厅水库流域委员会 • 生态补偿机制: • 冲突分析;生态补偿量 • 应急机制: • 应急事故;水源地档案;应急队伍;监测系统;协调一致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跨界管理情景分析结果及建议 汇报人:董璟琦
在对经济、产业、技术或环境的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详细地、严密地推理和描述来构想未来各种可能的方案。在对经济、产业、技术或环境的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详细地、严密地推理和描述来构想未来各种可能的方案。 概念 目的 通过选取核心驱动因子,设置若干未来可能的发展情景;通过对这些情景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选出较优的发展组合;为多目标决策提供工具。 官厅水库之情景分析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1 研究对象、决策目标识别 2 5 6 核心要素识别: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 核心情景驱动选择和情景勾画 情景的丰富和优选结论 3 驱动因子列举:要素的具体体现 4 驱动因子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排序 官厅水库之情景分析 • 情景分析法一般步骤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之情景分析 • 研究对象、决策目标识别 水质达标 经济发展 水功能恢复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水量充足 社会稳定 功能恢复 公平公正 Bell课程 第六小组
官厅水库之情景分析 • 核心要素识别: • 政策管理因素 • 环境因素 • 经济因素 Bell课程 第六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