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835 Views
專業團隊 - 語言治療.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 語言治療師 王靜純. 語言定義. 語言是一種 符號 ,是一套一群人約定俗成用以溝通的符號系統。 廣義的語言包括言語、文字、手勢、動作、表情等。 言語即是 口語 ,需要呼吸、發聲、構音、共鳴及韻律的適當運作,才能產生口語。. 語言在教育中的角色. 假設孩子進入學校時具有下列的能力: 成熟的基本語文能力 能夠應用語言、溝通知識 學校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 適當的書寫能力 參與社會互動 處理複雜且快速的文本程度能力 發展成功的學習策略. 語言在課堂中的角色. 社會互動的基礎 呈現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E N D
專業團隊-語言治療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 語言治療師 王靜純
語言定義 • 語言是一種符號,是一套一群人約定俗成用以溝通的符號系統。 • 廣義的語言包括言語、文字、手勢、動作、表情等。 • 言語即是口語,需要呼吸、發聲、構音、共鳴及韻律的適當運作,才能產生口語。
語言在教育中的角色 • 假設孩子進入學校時具有下列的能力: • 成熟的基本語文能力 • 能夠應用語言、溝通知識 • 學校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 • 適當的書寫能力 • 參與社會互動 • 處理複雜且快速的文本程度能力 • 發展成功的學習策略
語言在課堂中的角色 • 社會互動的基礎 • 呈現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 閱讀、理解課程內容、寫作和概念學習的基礎 • 用於問題解決、發展邏輯關係、陳述與解釋 • 孩子使用語言去表達他們的態度、信仰、情感和價值。 • 發展學校語言和學習教導性的言談,包括討論、問問題、回應、摘要等。
語言障礙定義 • 教育部(2012)所修訂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六條,指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年齡者相較,有顯著偏差或低落現象,造成溝通困難者。 • 構音異常 • 嗓音異常 • 語暢異常 • 語言發展異常
語言障礙定義 • 美國聽力語言協會(AHSA,1993)將語言障礙定義為在理解或使用口語、書面語言或是其他符號時有損傷。語言障礙可能涉及: • 語言的形式 (音韻、語形、語法) • 語言的內容 (語意) • 語言的功能 (語用)
語言障礙會造成溝通困難,導致人格發展、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不良,也可能造成學習障礙。語言障礙會造成溝通困難,導致人格發展、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不良,也可能造成學習障礙。 • 在溝通障礙、教育專業領域中更需要了解語言障礙定義,由於: • 和學習有密切關係 • 身心障礙兒童普遍都存在的問題 • 語言問題通常是其他發展問題或缺陷最早顯現出來的指標
語言障礙出現率 • 林寶貴(1984)調查研究指出,國內4歲到15歲的兒童語言障礙出現率為2.64%。 • 教育部(1993)調查指出台灣兒童語言障礙出現率為3.86%。 • 台灣地區調查所獲得之資料明顯低於歐美、日本之發現,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溝通障礙學童語言問題嚴重程度不一,以及很多其他類別障礙者的顯著困難。
語言發展順序 (楊坤堂,1995)
(一)發音時期:出生~1歲 又稱為準備期或先聲時期。嬰兒再1個月時會有 簡單的發音,稱為爆發音,3個月會發出咕咕的 聲音,稱牙語期,6~8個月會模仿成人的聲音。 (二)單字句期:1歲~1歲半 真正語言開始的時期。真正語言是指嬰兒完全 了解期所發出聲音的意義,並有意的表達自己 的意思,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三)多字句期:1歲半~2歲 又稱「稱呼時期」或「電報語言期」,此 期幼兒已由單字語句發展為雙字語句,進 而發展為多字語句。 (四)文法期:2歲~2歲半 又稱「造句期」,幼兒已能注意文法來說 出一個簡單的句子。此期已能使用代名詞, 且最先能了解「我」,「你」次之。
(五)複句期:兩歲半~三歲半此時嬰幼兒特別好問。因此語彙增加的相當快,也會使用複句。(五)複句期:兩歲半~三歲半此時嬰幼兒特別好問。因此語彙增加的相當快,也會使用複句。 (六)完成時期:四歲~六歲 已能掌握完整的語言運用能力(包括發音和文法),並由好奇的發問與學習新詞而逐漸演變至追求語句的內容和求知,所以,常會問〝為什麼﹖〞〝誰說的﹖〞,〝什麼時候去?〞,語彙達1700多個。
語言治療定義 • 針對語言障礙個體進行評量與擬定治療計劃,以改善及增進個體整體語言溝通能力為目標。換言之,對語言障礙個體所涉及的不同範圍作治療介入即為「語言治療」。 • 服務對象包括所有年齡層的病患,可直接提供個別治療、團體治療,亦可間接在不同場所提供諮詢與諮商。
當個體有下述任何特徵,可能懷疑有語言障礙,需要語言治療師協助:當個體有下述任何特徵,可能懷疑有語言障礙,需要語言治療師協助: • 說話內容與同齡兒童有顯著差異 • 無法正確發某些音 • 聲音粗啞不清晰 • 說話缺乏韻律與音調變化 • 吞嚥及進食問題
如何獲得語言治療師的服務 • 醫院體系 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均設有語言治療師,懷疑有語言或吞嚥障礙,應先至復健科﹑耳鼻喉科門診 ,由醫師轉介語言治療師評、治療與諮詢。 • 學校體系 語障資源班﹑啟聰或啟智學校會提供語言治療服務。 • 機構體系 有些機構提供語言治療服務,以處理重度或多重障礙者的溝通問題。
語言治療適應症 • 語言發展遲緩 • 構音異常 • 嗓音異常 • 語暢異常 • 唇顎裂 • 失語症 • 其他(自閉症、聽覺障礙、智能障礙、腦性麻痺) • 吞嚥障礙
構音/音韻異常 (一)造成構音障礙的可能原因 • 器質性因素 • 聽力異常 • 神經生理因素 • 發展遲緩 • 缺乏環境刺激或錯誤學習
構音/音韻異常 (二)一般兒童音韻之發展 • 王南梅(1984) — <3 歲 :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ㄏ 3~6歲 : ㄎ,ㄐㄑㄒ,ㄗㄘㄙ >6 歲 : ㄓㄔㄕㄖ • 鄭靜宜(2004) — <3 歲 : ㄅ 3~3.5 歲 : ㄋㄍㄐ,ㄉㄌㄏ 3.5~4.5 歲 : ㄆㄇㄉㄎㄐㄑ >6 歲 : ㄈㄒㄖㄓㄔㄕㄗㄘㄙ
構音/音韻異常 (三)構音異常的類型 • 替代音 • 省略音 • 歪曲音 • 添加音 • 聲調錯誤 • 整體性語音不清
構音/音韻異常 (四)依音韻歷程區分 • 前置化:發音位置在舌前 • 後置化:發音位置在後舌根 • 不送氣化:以不送氣音取代送氣音 • 塞音化:以ㄅ、ㄆ、ㄉ、ㄊ、ㄍ、ㄎ替代其他音 • 塞擦音化:以ㄐ、ㄓ、ㄗ替代ㄒ、ㄕ、ㄙ • 省略聲母:ㄒㄧㄤ ㄐㄧㄠ 一ㄤ 一ㄠ • 韻母簡化:ㄚㄢ、ㄚㄞ、ㄠ
構音/音韻異常 (五)構音/音韻異常的矯治原則 • 選擇容易引導或較早發展的音 • 感官知覺訓練 • 構音器官運動訓練 • 類化與維持
嗓音異常 • 嗓音異常症狀 • 音量過大或過小 • 音調過高或過低 • 聲音粗啞、音質不悅耳 • 語調平板、缺乏抑揚頓挫 • 器質性嗓音異常、機能性嗓音異常。
嗓音異常 • 治療 -醫藥治療 -嗓音訓練 -嗓音衛教
語暢異常 (一)口吃 • 主要特徵有聲音、字或片語的重複、拉長音、插入、修正或不當的停頓。 • 次要特徵為身體動作,包括眨眼、聳肩、掙扎表情、推擠手等。 • 緊張焦慮、恐懼、逃避說話
語暢異常 (二)迅吃 • 語言呈現混亂現象,構音困難以及類似口吃般的語言不流暢。 • 快速、不規律的口語,構音有省略或歪曲,字音與字音相連無分開。 • 不易察覺自己說話問題,難被要求慢下來,易說出和預期不同的字或想法。
口腔功能異常與吞嚥障礙 • 結構性或神經性因素 • 感覺異常 • 動作異常 • 流口水 • 進食問題 • 構音問題
智能障礙 • 大多數語言學習能力欠佳,常出現構音與音韻、語言異常、語暢異常等情形。 • 抽象語詞、否定句、被動句的使用與理解較差,形容詞、助詞、連接詞的使用較少。 • 開啟話題、維持話題、輪替及結束話題有困難。
唇顎裂 • 構音異常 • 代償性構音 • 嗓音異常 • 鼻音過重、鼻漏氣 • 語言發展遲緩 圖片來源:http://www.dailymail.co.uk/
特定型語言障礙Language Impairment (SLI) • 在語言測驗上的得分需低於-1.25 個標準差 • 在非語文智力或操作量表的得分需在 85 分或以上 • 需通過對話層次的聽力檢查,且近期內無漿液性中耳炎 • 未出現癲癇、腦性麻痺、腦傷等神經損傷 • 口腔構造正常 • 口腔動作功能正常 • 未出現社會互動問題或是活動有限之現象
特定型語言障礙 • 亦常被稱為語言發展遲緩、語言偏差、語言缺陷、發展性失語症、及語言障礙等(Reed & Baker, 2005)。 • 語言的出現與發展較遲緩,遲緩的程度有個別差異,而且在各個語項上的發展,與一般兒童也有所不同。 • 語用的障礙,較無法因時、地、人的不同,而適切地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 • 會話技能的明顯偏差。
語言治療學校服務模式 • 抽離指導模式 • 個別直接介入模式 • 集中式、團體性直接介入模式 優點—較不易分心缺點-非情境語言學習、不易類化 • 教室內模式 • 從旁協助輔導教師進行溝通訓練 • 入班服務 - 教師為主、治療師為輔 優點—了解實際困難缺點—易分心
專業團隊服務型態 • 直接服務 • 間接服務 • 諮詢服務 • 整合治療
服務方式之要素 • 以家庭為中心 • 整合療育 • 融合 • 轉銜 • 家庭滿意度
治療師面臨之困境 • 大多數治療師在醫療體系服務 • 與老師、家長間的溝通困難 • 每位個案的時數少,治療師難以詳盡評估 • 治療目標難以落實
轉介 老師可將有下列問題的學生轉介至語言治療師: • 聽力問題 • 聽覺記憶問題 • 語言理解問題 • 語言表達問題 • 生理因素造成的溝通問題 • 吞嚥及進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