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88 Views
活化課程實驗計畫. 方案內容說明. 目標 一、增加語文接觸時間,強化基本關鍵能力 二、活化教師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啟發思考創造能力 四、提供適性學習方式,弭平城鄉學習落差. 第壹章 方案內容說明. 一、辦理方式: (一)課程配置 1. 試辦班級為 普通班及特教班 ( 音樂、美術、體育等特殊教育班級 ) 2. 低 、 中年級 任選 1 天 下午加上 3 節課 , 以 課表重新規劃 方式辦理。 3. 高年級 星期三 下午加上 3 節課,並以 課表重新規劃 方式辦理。. 4. 規程規劃 ( 定位 : 非學習節數 )
E N D
方案內容說明 • 目標 一、增加語文接觸時間,強化基本關鍵能力 二、活化教師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啟發思考創造能力 四、提供適性學習方式,弭平城鄉學習落差
第壹章 方案內容說明 一、辦理方式: (一)課程配置 1.試辦班級為普通班及特教班 (音樂、美術、體育等特殊教育班級 ) 2.低、中年級任選1天下午加上3節課,以課表重新規劃方式辦理。 3.高年級星期三下午加上3節課,並以課表重新規劃方式辦理。
4.規程規劃(定位:非學習節數) 低年級:國際文化學習2節,精進閱讀1節 中年級:國際文化學習2節精進閱讀1節 高年級:國際文化學習2節,彈性課程1節(學校自行運用) 國際文化學習: 低年 級:可規劃教學、繪本導讀、歌曲教唱、讀者劇場等 多元課程(以社團活動方式進行跨組選修) 中高年級:可規劃補救教 學、班級短篇文章閱讀、廣播、 歌曲、讀者劇場等多元課程)
(二)師資安排: 1.人力編制由現行每班1.5人提高至每班1.7人。 計算方式: • 原教師數:核訂班級數×1.5(無條件捨去) • 增置教師數:核定班級數×0.2(四捨五入)=增加教師人數。 例:甲校普通班為60班 原教師數:60 ×1.5 =90人 增置教師數:60 ×0.2 =12人 實驗方案需增加上課結束:60 ×3 =180節 增置教師可提供上課節數:20 ×12=240節
2.增置之教師納入正式編制教師,若為師資超額學校,得優先回聘該校超額教師。2.增置之教師納入正式編制教師,若為師資超額學校,得優先回聘該校超額教師。 3.增置之教師由學校先行評估學區內學生減少趨勢,並搭配員額編制控管員額,得優先遴聘實缺代理代課教師,學校聘用之代理代課英語專長教師得委由本局統一招考。 4.增置教師所剩餘之授課節數,得優先降低級任教師授課節數,其減課幅度由學校自行研議。
(三)研習規劃: • 教師研習以學年或科任教師分段方式辦理 • 彈性安排教師進修方式,可行成策略聯盟或結合數位網路辦理。 • (四)課程設計 • 參採能力指標,進行加廣及精熟學習 • 實施社團活動跨組選修方式,依學生興趣及程度選擇課程
(五)環境建置: 1.優先補助班級用資訊教學設備 2.優先補助學校辦理資訊融入教學多媒體教材研發 3.補助班級共讀用英語圖書及補充教材 4.辦理學校應達成各公共場所標示、學校職名牌、網路、電話語音、學校標示等項目雙語化目標。
二、申請辦理及審查方式 (一)由學校自行評估現有師資結構 主動提出申請實驗試辦 (二)審查作業 1.師資結構及教學安排:40% 2.課規配置及課程設計:30% 3.進修規劃:15% 4.環境建置:15%
申請辦理及審查方式 一、由學校自行提出申請試辦實驗 二、申請期間:98年3月13日(星期五)提出申請 三、審查作業: • 1.師資結構及教學安排:40% • 2.課程配置及課程設計:30% • 3.教師進修規劃:15% • 4.環境建置及其他:15% 四、審查結果於98年3月20日前正式函文公告。
經費補助 1.60班以上,補助10萬元整 2.24班以上至60班,補助8萬元整 3.未達24班,補助6萬元整分上下學期撥付 4.第2年起視辦理成效檢討補助金額 5.補助學校之經費須專款專用 研究回饋 1.試辦學校應於每年應邀進行成果分享 傳承試辦經驗 2.定期配合本局外聘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分析
伍、應配合事項 (一)試辦學校自參與後於實驗期間不得中途退出,應依 研究團隊之建議修正辦理方式及課程精進 (二)英語教師應定期接受本局安排之各項教育訓練 (三)應派員出席本局召開之各項檢討會議 (四)學校所自行辦理之各項研究,其內容應無償提供本 局或指定單位彙集成書或光碟
相關配套說明 • 師資方面 一、英語代理教師由本局辦理聯合甄試(教師聯合甄試) 二、英語教師總量足夠,城鄉有異,以逐年實驗試辦方式 實施 三、系統性師資培訓計畫 1.陸續辦理英語20學分班 2.國小英語教師正音訓練 3.美國學校與英國文化協會英語師資培訓 4.國際短期教育訓練 5.活化課程英語教師工作坊
課程方面 1.課程配置以學校本位重新規劃,不影響其他課程安排 2.以元課程綱要為主架構,能力指標僅做部份微調,並建議補充教材 3.國中小課程銜接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及部分教學內容(試辦學校辦理教師訓練) 4.課程設計兼採由上而下(能力指標)即由下而上(學校課程設計)方式實施
結語 • 語言能力是國家的資產,也是孩子面對未來全球化競爭的關鍵能力 • 在知識經濟時代,閱讀力代表的是學習力與競爭力 • 讓我們並肩站在教育的圓心,努力以語言這條半徑,位孩子畫出具競爭力的文化大圓
淡水國小實施活化課程 評估方案 2009.03.06
學校背景分析:淡水國小學生人數變化(97-102)【預估】學校背景分析:淡水國小學生人數變化(97-102)【預估】 新生人數逐年下降,學校逐年減班
學校背景分析:學生學習成效 • 學校學區環境: 1.社區人口結構老化,社區老舊。 2.社區家長對孩子關心度落差大 造成學生學習成就M型發展。 英語教學現場: 一班中有多少學生是跟不上的?又有多少學生是覺得重複學習的?夾在中間的學生有多少? 1/3?課堂上的客人該如何解決?
學校規劃事項: • 師資結構 1.本校英語師資現有:具教育部資格2位,修畢臺北縣20學分2位,8學分1位共5位。 2.若97學年度實施活化課程則須增聘2-3位 英語師資,其餘可增置4-5位普通教師。 • 教學安排 低中年級於星期四實施,高年級於星期三下午實施(以級任導師不排課為原則)
學校規劃事項: • 課程配置及課程設計 1.低年級:英語閱讀、中文閱讀結合,以繪本教學為主,培養閱讀習慣為輔。 2.中、高年級:英語按年級分二個學群,以學生學習成就分組教學 。(依學生程度及興趣,規劃補救教學、班級短篇文章閱讀、廣播、歌曲、讀者劇場等多元課程) 3.中年級精進閱讀,結合故事志工進行分組閱讀。高年級學校彈性運用節數1節(由學年決定科目、內容)
學校規劃事項:教師進修規劃: • 時間: 1.級任老師:星期三下午進修及召開學年 會議 2.科任老師以領域或策略聯盟方式進修 • 方式:多元進修方式 如讀書會、個人進修計畫、學群領域研習 、數位學習、共同進修、領域進修
學校規劃事項:環境建置 英語教學方面: 1.英語圖書室藏書及視聽教材 2.英語圖書:共讀書箱 其他: 1.液晶投影機13台 2.DV2台 相機6台 3.社群教室1間 4.電腦教室3間
「活化課程實驗方案」 以提升 學生語文能力的角度出發, 輔以提高 學校人力配置, 降低 教師授課節數, 並能實質 降低家長負擔。
請老師思考 任何教育問題都必須 全盤擘劃 輔以 專業角度的思維和判斷 才能創造 學生、教師、家長三贏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