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目标合理,教学有效

目标合理,教学有效. 201 3 、03. 提 纲. ● 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 整体性、层次性与针对性. ● 从两节数学课(同课异构)探究教师的目标意识. ● 目标实施的策略 —— 对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 教学目标:.  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 有效教学的前提:. 目标设计要 合理、科学. —— 对教学目标的特点、功能等要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 其中三点需引起注意:. ◆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目标合理,教学有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目标合理,教学有效 2013、03

  2. 提 纲 ●对教学目标的解读——整体性、层次性与针对性 ●从两节数学课(同课异构)探究教师的目标意识 ●目标实施的策略——对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3.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教学目标:  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有效教学的前提: 目标设计要合理、科学. ——对教学目标的特点、功能等要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其中三点需引起注意: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4.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把原来目标单一的课堂变为目标多维的课堂,提出三维目标要求: 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兼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这一革命性的转变,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的。

  5.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技能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探究、创新需要知识的支撑,否则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也是一节课最基本与最核心目标 习总书记告诫全党党员干部时说: 共产党不能抛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若抛弃了,就丢了魂,就丧失了根本! 借用习总的语境: 课堂教学不能抛弃知识与技能目标,若抛弃了,就丢了魂,就丧失了根本!

  6. 运动得快 0 1s末 2s末 3s末 4s末 5s末 启动得快 飞机 0 2.5 5.1 7.5 10 12.5 汽车 0 4.0 7.9 12 15.1 20 摩托车 0 5.0 10 14.9 20 25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的建构需要体验过程 【例1】吴加澍关于“加速度”概念的引入 ◎呈现感性材料(一场超级大PK) ——位置变得快 ——速度 ◎问题讨论: 谁更快? ——速度变得快 ——? ◎呈现数据 ◎借助v/t描述 加速度

  7.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的建构需要体验过程 【例1】吴加澍关于“加速度”概念的引入  如果照本宣科,直接告诉学生:“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 快慢的物理量”,学生能懂吗?  当学生不会时,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而应多反思自己的教学: ——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8.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的建构需要体验过程 ——方法是在知识的应用中建立起来的 【例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方法 某教师经验:一开始就强调方法——F引=F向,F引=mg…… ▲效果:值得怀疑! ▲特点:方法概述 + 应用举例 ——比较流行的方法 ▲本质:记住 + 套用 ——无意义的“识记”

  9.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的建构需要体验过程 ——方法是在知识的应用中建立起来的 【例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方法 某教师经验:一开始就强调方法——F引=F向,F引=mg…… ●方法的建立需要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而不是来自抽象条文; ●需要对该类个例的共性进行抽象得出,而不是简单的灌输; ●需要把它灵活运用于新的情景,以巩固和加深对其理解,并拓展其含义。 个例渗透 抽象概括 运用巩固 拓展提高

  10.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科书中的知识是平面的、冷冰冰的 ——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却是立体交错的、伴随着情感变化的 ——建立在情感体念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深刻的 健康、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轻松、愉悦的心情人的思维最活跃,压抑、沉闷的气氛则导致思维僵化. 成就感、兴趣等情感因素是学生学业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1. 【例3】一则发生在意大利服装店里的故事: 一位有经验的新营业员,工作能力出众业绩斐然,不到一个月,就创下了翻番的销售业绩。但老板却辞退了她。为什么?营业员功利性的推荐,使得老顾客不好意思拒绝;很多人买回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回家便扔进衣柜,心情因此受到损伤;为了避免尴尬,很多老顾客开始去其他商店购物了。 功利性的营销手段 透支了未来的生意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高考前一、二个月,学生对学习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是不是他们的热情已经被日复一日的书山题海提前透支完了?

  12.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①三维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只有目标的三个维度全面达成,学生能力的提升才有保障 【例4】提高学生100m短跑能力 难道天天拉着学生去跑道上盲目乱跑? 要不要各种力量的训练? 要不要与提高敏捷性有关的训练? 要不要方法的指导? 要不要与提高心理素质有关的训练? 要不要适当地做思想工作?

  13.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传统的“有效”观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②三维目标紧扣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观 ▲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 教学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效果 不能占课太多 达到目标所用的时间量度  效率 “产出”与“投入”的比例  效益 尽可能多的“产出” 显性:知识、技能、方法等 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4. 【例5】2011年浙江理综卷: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③习题教学也要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性 考查:电磁感应与动力学的简单综合 现象:得分率极低 原因剖析: 不是知识与方法的遗忘 而是审题环节出了问题: 有的认为导体棒会到达磁场区域,超出考试要求——放弃; 有的认为导体棒一定会到达磁场区域(与实际不合)——纠结。 ——审题上的犯错是高三学生的“流行病”!

  15.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③习题教学也要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性 高三学生的“流行病” :  做了大量的习题;大脑中留下各种习题的“痕迹”  眼中看到新题,臆想着曾经的旧题——对号入座 “症结”剖析:  解题习惯——是片面、有断层的回忆,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解题态度——求速度,舍准确度,审题粗枝大叶,感觉“差不多”  高考题特点:  专家精心编写,看着熟悉、亲切,实则耳目一新,往往陷阱重重.

  16.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③习题教学也要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习题教学中不可忽视 领会解题的准确度与速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严谨、事实就是、脚踏实地的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审题习惯 审视答案是否合理的习惯……

  17.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⑵目标的设计要有机融合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目标陈述方式有待商榷 1:知识与技能 ⑴…⑵…⑶… 2:过程与方法 ⑴…⑵…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⑵…⑶… 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三维目标的设计要体现三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上述陈述方式有人为、机械地将它们割裂开来的嫌疑

  18.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⑵目标的设计要有机融合 ◆目标的三个维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在过程与方法中掌握知识与能力,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6】《生命生命》教学目标的设计 1、能借助“三读(读通、读懂、读好)”进行自主学习,乐于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手段理解本课“肃然起敬”、“小憩”、“庸碌”、“擎天撼地”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时能把握主题词,准确理解文意。

  19.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⑶目标的达成要无痕整合 【例7】《我爱这片土地》教学片段 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末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生1读得平淡。师请生2点评。 生2:他最主要的是缺少感情。缺少一种泪水含在眼里的深挚的爱国情。 师:说得真好,你有这种感情吗? 生2(摇头回答):没有! 师:那么,我们看大屏幕。(播放日本侵略东北,屠杀我国同胞的画面) 师:艾青写此诗正值祖国母亲惨遭蹂躏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况。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诗。 (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生3读得很有感情。师再请生2点评) 生2: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对朗读的停顿、重音处理不是很好。 (师顺势展开了对语气、语势、重音等朗读技巧的讨论,学生纷纷试读、纠正,再配合音乐齐读,课程呈现高潮)。 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有机融合、一气呵成;凭借知识与技能,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催生人文精神的领悟,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是贴标签式的灌输。

  20.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⑴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细化与分步 两者的联系 都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期待。 不可检测 主要的区别 目的:侧重于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规划学生的宏观发展方向 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设,是宏观发展中的微观积累 【例8】物理习题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可检测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审题、表达和审视答案等基本能力 ——要达到以上目的,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 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个物体的单过程问题  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个物体的多过程问题  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连接体问题……

  21.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①新课教学的目标 侧重于对知识的构建,方法与价值观等的渗透 所选的习题,要以突出本课内容为主 避免不恰当的综合,避免对高考要求的“一步到位”

  22. 《2005年高考理综Ⅰ》第21题: 两部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对气体 a 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A.a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 B.b的温度升高了 C.加热后a 的分子热运动比 b更激烈 D.a增加的内能大于 b增加的 a b K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①新课教学的目标 【例9】《热力学第一定律》新课的知识目标: ①对公式中三个量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②Q、ΔE正负号的物理含义及相关情景;③W正负号的过程表现…… 冲淡当前的教学主题 干扰对新知识的建构 ●能不能配上这样的习题—— 综合:气体定律、平衡条件、内能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①新课教学的目标 ◆新课教学应忌讳对习题的“一步到位” ▲表现:把新课、阶段性复习、高考复习都定位在“高考水平”这个层次上, 在各个不同阶段循环重复,靠题海战术达到“会”的目的。 ▲危害: ——目标无序:既冲淡当前教学主题,也不符合认知的科学性; ——“会”的本质:简单的模仿;背后是思维的肤浅,心理的脆弱。

  24.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②复习课的目标 ◆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复习模式的质疑 讲解相关的知识和方法1、2、3… 例题解答、反馈、评价… 知识的运用贵在自觉,而不是事先提示 指向性太强,降低思维含量,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就知识点讲知识点调动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没有主动参与的学习是肤浅的、无意义的学习,遗忘率会很高 重复讲解,增加无效的教学时间 此模式适合于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中习题的功能是巩固与深化知识 复习课的目标不是新课的简单重复

  25. 归纳知识 提炼方法 例题解答、反馈、评价…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②复习课的目标 侧重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侧重于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对原有认知的进一步提升 所选的习题要有典型性与适度的综合性 典型性:与教学主题吻合 综合性: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 习题应该成为深化知识、提炼方法的载体 ◆相对科学的一种复习模式

  26. 分析F合与v0 F合与v0方向不在一直线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②复习课的目标 【例10】《曲线运动》单元复习片断 例题1:一个质点在受到几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某时刻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则接下来质点可能做什么运动( ) A、仍然匀速直线 B、匀减速直线 C、匀加速直线 D、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条件 判断物体运动性质的方法

  27. 例题2: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t2(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 ) A、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C、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 A B C B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②复习课的目标 【例10】《曲线运动》单元复习片断 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时,合运动的轨迹情况 ——判断轨迹曲、直的另一种方法 发散变式:判断曲线的弯曲方向……

  28.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②复习课的目标 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习题在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教学阶段,明确习题教学的目的,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29. ☆☆ ☆ ☆ ☆☆ ☆ ☆☆ ○ ☆ ☆ ☆ ☆ ☆☆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⑵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 ③不同阶段习题教学的目的 ●目的的有序性是科学性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 ●高考前两个月做的都是无用功,是否与习题教学目的的无序有关? ●我们所搞的“周周练”,若目标不明确,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很大。

  30. 【例11】《死海不死》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后,教师抛出了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死海总有一天会死。拯救死海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妨设计一个拯救死海的方案呢?” 在一阵喧闹的讨论后,有的谈到开一条人工河,把苏伊士运河的水引过来,有的谈到把下雨的水全部集中到死海,有的谈到控制蒸发量……20多分钟的时间,学生都在谈设想方案。 下课铃响了,有的学生仍然在出主意。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3、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⑴目标要紧扣大纲要求 ●说明文的目标应该在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举例子、列数字、引用) ●教师却避实就虚,用了一半时间让学生想拯救死海的方案 ●教师无视学生的需求与当下的教学任务的目标设计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这种片面追求课堂的形式,抛弃了本学科的思想与特色的目标设计,应该引起警惕(尤其是在公开课、比赛课上)!

  31.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3、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⑵目标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育家奥苏泊尔(美)的话: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在设计目标时需思考: ●学生已知的,能不能作为教学目标? ●学生已知的与需要达到的目标有多大的差距? ●学生已知的与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什么内在关联? ●在已知与未知之间,还需要哪些过渡性的目标? ●… … … …

  32. 二:从两节数学课探究教师的目标观 (待续……)

  33. 二:教学目标实施的策略 (待续……)

  34.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