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1.31k Views
蛋白质 核酸 碳水化合物 脂类 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脂肪酸 / 甘油 构件分子 6- 磷酸 - 葡萄糖 丙酮酸 共同降解物 乙酰 C O A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 代谢终产物 含氮终产物 ADP ATP. 尿素循环. TCA 循环. o 2. CO 2. +. H + e. -. H 2 O. 第八章 糖类代谢.
E N D
蛋白质 核酸 碳水化合物 脂类 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构件分子 6-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共同降解物 乙酰COA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代谢终产物 含氮终产物 ADP ATP 尿素循环 TCA循环 o2 CO2 + H + e - H2O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第三节 柠檬酸循环 一. 丙酮酸氧化脱羧 二. 柠檬酸循环的历程 三. 柠檬酸循环中ATP的形成 四.柠檬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五.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六. 柠檬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丙酮酸 五.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乙酰CoA 草酰乙酸 柠檬酸 苹果酸 异柠檬酸 延胡索酸 a-酮戊二酸 琥珀酸 琥珀酰辅酶A 柠檬酸合酶 TCA cycle 异柠檬酸 脱氢酶 a-酮戊二酸 脱氢酶系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位点: ☆ 丙酮酸脱氢酶系 ☆ 柠檬酸合酶 ☆ 异柠檬酸脱氢酶 ☆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 底物前馈激活 产物反馈抑制 → ← ↖ 胞内信号分子
蛋白质 核酸 碳水化合物 脂类 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构件分子 6-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共同降解物 乙酰COA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代谢终产物 含氮终产物 ADP ATP 尿素循环 TCA循环 o2 CO2 + H + e - H2O
催化式循环 草酰乙酸↘
第三节 柠檬酸循环 一. 丙酮酸氧化脱羧 二. 柠檬酸循环的历程 三. 柠檬酸循环中ATP的形成 四.柠檬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五.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六.檬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六.柠檬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1.丙酮酸 草酰乙酸 丙酮酸+ CO2 + ATP 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 + ADP + Pi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 3.丙酮酸苹果酸 草酰乙酸 4.谷氨酸、天冬氨酸转氨作用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
蛋白质 核酸 碳水化合物 脂类 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构件分子 6-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共同降解物 乙酰COA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代谢终产物 含氮终产物 ADP ATP 尿素循环 TCA循环 o2 CO2 + H + e - H2O
种子萌发 ? 能量?营养? 氧气?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己糖支路;磷酸葡萄糖酸途径;PPP途径;HMP途径。 一、反应历程 二、生理意义 三、调控位点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直接氧化脱羧,并以磷酸戊糖和还原力(NADPH)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
一、反应历程: 1.不可逆的氧化阶段——还原力(NADPH)的生成 2.可逆的非氧化阶段——碳骨架的转化
6-P-葡萄糖 6-P-葡萄糖酸 还原力的生成 ↙ ↙ 6-P-葡萄糖酸内酯 5-P-核酮糖 ↘ Looks familiar? 5-P-核糖
碳骨架的可逆转化 ★ 6C 6-磷酸果糖 ★ ★ ★ 3-磷酸甘油醛 ★ ★ ★ ★ ★ 6-磷酸葡萄糖
磷酸戊糖途径 (GAP)
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 6-P-G + 7H2O + 12NADP+ 6CO2 + 12(NADPH + H +) +Pi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 (1)葡萄糖直接脱羧脱氢, 不经三碳糖阶段。 (2) NADP+ 作为氢的受体。 (3)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经6次 循环产生6分子CO2,12分子NADPH。 (4)PPP在胞液中进行。
二、生理意义: 1、生成大量的还原力 (NADPH)从而驱动还原性的生物合成。
2、产生大量的各种碳骨架用于合成代谢同时成为各种代谢底物的转化桥梁。2、产生大量的各种碳骨架用于合成代谢同时成为各种代谢底物的转化桥梁。
3、通过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连接糖酵解和TCA循环从而适应环境的不同变化。3、通过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连接糖酵解和TCA循环从而适应环境的不同变化。
4. PPP 途径与植 物的光合作用密 切相关。
三、调控位点: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受NADPH的别构抑制。
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 PPP途径;(磷酸)己糖支路; 磷酸葡萄糖酸途径;HMP途径。 一、反应历程 二、生理意义 三、调控位点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第五节、葡萄糖异生作用 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 糖酵解的历程 ★ ★ ★
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 丙酮酸草酰乙酸 PEP羧激酶(PEP carboxykinase)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二磷酸果糖酯酶 3、6-磷酸葡萄糖酯酶
二磷酸果糖酯酶 • (fructose-1,6-diphosphatase ) • 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 6-磷酸葡萄糖酯酶 • (glucose-6-phosphatese ) •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羧化酶 ↖羧化激酶 葡萄糖异生作用与糖酵解作用可互补调节 ↙磷酸酯酶 ↙磷酸酯酶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调控: 1、丙酮酸羧化酶 2、二磷酸果糖酯酶
葡萄糖异生作用 Glc主要的非糖前体: 乳酸、氨基酸类、甘油 主要的进入点: 丙酮酸、草酰乙酸、 磷酸二羟丙酮 能量消耗: 高度耗能
葡萄糖异生作用 的生物学意义: 1、动物体:保持血糖浓度 2、充分利用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 3、植物体:脂肪转化为糖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丙酮酸 2×乙酰CoA 糖酵解 6-磷酸葡萄糖酸 5-磷酸核酮糖+ NADPH 5-磷酸核糖 糖异生作用 磷酸戊糖途径 { 乳酸 乙醇 无氧 NADH,FADH2 回补 有氧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 草酰乙酸 CO2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糖 酵 解 第三节 柠 檬 酸 循 环 第四节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第五节 糖 异 生 作 用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 降解与合成
第六节 双糖与多糖的降解与合成 1.糖核苷酸的作用 2.蔗糖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3.淀粉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4.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1.糖核苷酸的作用 糖核苷酸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