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83 Views
声声慢.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 — 1155 后 ) ,自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 ( 旧说其为山东济南人 ) 。他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是 “ 苏门后四学士 ” 之一,其母王氏,是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颇通文墨。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早有诗名,为著名诗人晁补之赏识。十八岁时嫁赵明诚,赵是宰相赵挺之幼子,后成为著名金石学家,曾任州郡长官。婚后父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当时四十六岁。金兵南下,她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在寂寞中度过晚年。. 一 作者生平. 二 作者创作及风格.
E N D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李清照(1084—1155后),自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旧说其为山东济南人)。他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是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颇通文墨。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早有诗名,为著名诗人晁补之赏识。十八岁时嫁赵明诚,赵是宰相赵挺之幼子,后成为著名金石学家,曾任州郡长官。婚后父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当时四十六岁。金兵南下,她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在寂寞中度过晚年。李清照(1084—1155后),自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旧说其为山东济南人)。他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是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颇通文墨。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早有诗名,为著名诗人晁补之赏识。十八岁时嫁赵明诚,赵是宰相赵挺之幼子,后成为著名金石学家,曾任州郡长官。婚后父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当时四十六岁。金兵南下,她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在寂寞中度过晚年。 一 作者生平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二 作者创作及风格 • 李清照最擅长的是词,其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可明显的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平坦、幸福,其词主要描写闺中及少妇多情善感、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后期国破家亡,饱尝世事艰辛,则在抒写自身的寂寞哀伤中寓进了深沉的家国之恨,爱国情绪时有流露。 • 词风也于婉约中兼有豪放之气。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天然,淡雅脱俗,而情韵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易安体”。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 [明确]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三 文章导读 •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所作,围绕一个“愁”字层层铺写。上片从14个叠字起首,写寻觅无着的凄凉彷徨心境;下片通过对秋日凄凉景致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内心的孤独苦闷。通片情真意切,凄凉动人,多用口语却又充满诗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四 课文解析 本词系千古名篇,这七对叠字感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且造成一种音乐效果,“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徐《词苑从谈》),强烈地表现了作者难以尽诉的凄忱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悲凉的秋天,鸿雁飞来,欲待传书,却是“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而那鸿雁竟是曾经为她和丈夫传递过书信的老相识,这厅民的设想包含着多少无可安慰的幽怨!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上片从独自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秋声反添思乡惆怅上片从独自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秋声反添思乡惆怅 • 一是多用白描,意境迭出。词人诉说郁积多年的痛苦感受,是借助对身边自然景物的铺叙来完成的。譬如“雁过也”,是对秋雁南飞的勾勒;“正伤心”,是词人的内心感受;“却是旧时相识”,是“正伤心”的由来,也是提供给读者观照词人内心世界的信息。二是音调节奏,贴切自然。词中九组叠字最为人们所称道。开头三句,在思想内容上是由浅入深,有递进关系。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凭窗枯坐,眼望满地堆积的黄花,再就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情致,只感到由一片衰败引起的悲戚。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独自”、“黑”字传神,再次 • 加深了作者的百无聊赖和 • 无限的痛苦……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更兼雨滴梧桐单调愁闷的听觉的刺激,此情此景,令她百感交集,这悲愁实在是太深、太重,无以形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愁 愁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写自家庭院,言极满怀郁闷、百无聊赖、无限愁苦之状。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写自家庭院,言极满怀郁闷、百无聊赖、无限愁苦之状。 • 后头的“点点滴滴”突出了夜听雨 声,滴向心头,辗转反侧的情状。在语言表达上,用双声叠韵的啮齿叮咛的音调形成短促、轻细、凄清的节奏,更切合传达词人心中真挚细腻的情感和寂寞愁苦的心境。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五 总结及拓展 • 词中写一个秋天黄昏的景物:秋雁、菊花、梧桐、细雨、晚风,这些无不触动了她的愁绪。这里所写的愁,有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不同于无病呻吟。但这种消极、绝望心情,都是深深打上了作者的阶级烙印。词的艺术特色是把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来写,刻化入微,语言也有新颖独到之处。开头用了14个叠字,结尾又用了“点点滴滴”四个叠字,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这不独富有音乐性,而且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情和单调冷清的环境。此处还用了“黑”、“得”等难押的险韵,都恰到好处,表现了作者在词的写作艺术上的造诣。这不独富有音乐性,而且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情和单调冷清的环境。此处还用了“黑”、“得”等难押的险韵,都恰到好处,表现了作者在词的写作艺术上的造诣。 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可以看作是作者晚年凄风苦雨中憔悴瘦损的自画像,同时也是一曲国难家愁、柔肠寸断的悲歌。这是“易安体”风格的一首杰出代表。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
谢谢 工程技术学院机制2班 声声慢-李清照 解富超 机制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