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企业环境污染 问题的预防、应对与处置

企业环境污染 问题的预防、应对与处置. 张志敏 研究员. 环境污染问题的 预防、应对与处置. 一、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二、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 三 、环境污染问题应对与处置 四、近几年企业与政府因环境污染问题被追责的情况 五、综述. 一、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一)环境事件高发频 发. 群众和同行竞争投诉事件. 群体事件. 1 、排污和污染损害行为引发的环境事件高发频发. 媒体曝光事件. 政府查处事件. 绿色和平组织监督.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企业环境污染 问题的预防、应对与处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应对与处置 张志敏 研究员

  2. 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应对与处置 • 一、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 二、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 • 三、环境污染问题应对与处置 • 四、近几年企业与政府因环境污染问题被追责的情况 • 五、综述

  3. 一、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一)环境事件高发频发 • 群众和同行竞争投诉事件 • 群体事件 1、排污和污染损害行为引发的环境事件高发频发 媒体曝光事件 政府查处事件 • 绿色和平组织监督

  4. 向政府投诉 群众和同行竞争投诉事件高发频发 向媒体投诉 诉求型群体事件 群体事件高发频发 求生型群体事件 防范型群体事件 传统媒体 媒体曝光事件高发频发 网络媒体

  5. 国家查处 省级查处 政府查处事件高发频发 市级查处 县级查处 绿色和平组织监督事件高发频发

  6. 2、突发和突变行为引发的环境事件高发频发

  7. 3、环境事件发生后被追责情况高发频发 罚款 限期整改 企业 停产 取缔关闭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政府 刑事责任

  8. (二)环境事件高发频发原因分析 1、企业无知与侥幸引发的环境问题(未全面落实环境风险主体责任) 法律(环境法、资源法及其他法) 法规(国家与地方资源法规及其他法规) 法律知识缺乏 规章(国家与地方环境规章、资源规章及其他) 法律解释(国家与地方行政执法与司法解释) 规范性文件(国家与地方) 行政行为责任约2000多种 追究环境法律责任的行为 民事行为责任约4种 刑事行为责任约8种

  9. 藐视法律 忽视法律 无视法律 ——江苏 企业法律责任意识淡薄问题 ——徐州焦化 ——淘汰、落后、禁止准入、无治理设施、偷排、偷放 利益最大化心存侥幸 地方保护心存侥幸 法不责众心存侥幸 攀比心态心存侥幸 赌徒心态心存侥幸 企业侥幸心理问题

  10. 2、政府监管问题 • 能力问题——机构、人员、技术、装备 • 素质问题——法律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 • 不适应群众诉求问题——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监管不力 • 地方保护问题——片面追求GDP • 腐败问题——公安、纪检监察、检察、法院都在关注环境问题 • 部门间职责不清问题——环保、安监、发改、工信、国土、水力、公安等

  11. 3、群众诉求问题 • 休眠期——1978年改革开放前(抓革命促生产) • 麻木期——1978-1998年(发展是硬道理) • 苏醒期——1998-2008年(可持续发展) • 敏感期——2008-2013年(科学发展) • 高度敏感成长期——2013年后(中国梦) 现阶段群众诉求正处于高度敏感时期

  12. 过去可以容忍的现在不容忍 群众对环境的认知问题 过去未认知的现在认知了也不容忍 现在是零容忍(人人都是媒体)

  13. 4、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 (1)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化工、重金属、水泥、发电占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COD、SO2、粉尘世界第一) • (2)城镇高速发展带来污水、垃圾等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群众都不想让污水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建在自家附近) • (3)布局不合理带来严重环境问题(化工项目约70%建在江河两岸、重金属项目多在河流源头和居民区、发达区域燃料总量过大)

  14. (4)片面追求GDP加剧了环境危害的发生 • (5)操作和管理水平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需求,而引发的环境事件高发频发(安全生产事故引发) • (6)30年的超负荷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的高发频发(大气阴霾天、水体藻类爆发)

  15. 5、媒体关注问题 • 传统媒体关注(天天有) • 现代媒体关注(网络媒体头条)

  16. 6、环境问题的倒逼机制风险问题 • (1)被掩盖的环境问题迟早一定会发生 • (2)暂时的地方保护上级一定会查处(国家、省、市) • (3)某种环境问题的暴露与解决不等于其他环境问题全部解决(2000多种) • (4)环评只是一个出生证

  17. (5)群众和媒体不会掩盖环境问题的存在 • (6)产能过剩的行业竞争一定会用环保维权——通过环境问题消灭同行 • (7)环境法律标准越来越严,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 (8)环境问题解决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

  18. 7、真空地带问题 • (1)政府不能全查处:政府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全面查处,即使查处必须依法处理,否则为监管失职渎职; • (2)企业害怕被查处:企业怕政府查处后被处理,知道的不敢讲,不知道的更不想让查处,但环境问题存在并不断发酵。 • (3)问题迟早要发生。 • (4)自己防范最安全:自行排查或请专业队伍排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9. (三)环境事件的种类与暴露途径分析 环境污染源引发的环境事件 1、环境事件的种类: • 超标排污 • 实体违法 偷排 • 环境违法 排污 • (2000多种) • 程序违法 •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20. 安全生产事故危险源引发的环境事件 • 气体泄漏 • 泄漏 • 液体泄漏 • 爆炸 • 火灾

  21. 排污积累引发的环境事件 气体泄漏 • 大气污染事件 大气阴霾天 血铅事件 • 地下水污染事件(排污、渗漏引发区域地下水污染) • 地表水体污染事件(藻类爆发) • 土壤污染事件(排污、渗漏引发土壤污染)

  22. 2、环境事件的暴露出口: 企业损失 政府损失 (1)外因:——损害巨大 环境损失 •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 污染损害发生 • 执法部门查处发生 传统媒体 媒体曝光发生 群众举报发生 群体事件发生 现代媒体

  23. 使企业健康发展 (2)内因——无损害 使群众不再受到环境问题侵害 使政府不再担忧 • 自行排查发现

  24. (四)环境事件的危害后果分析 1、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1)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2)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3)影响企业的生存 (4)影响企业有关人员的政治生命安全

  25. 2、给政府带来的危害 (1)影响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 (2)影响群众的生存环境 (3)影响社会稳定 (4)影响执政能力 (5)影响政府有关人员的政治生命安全

  26. 3、给环境带来的损害 地表水(饮水与生物安危) • 水环境污染 地下水(饮水安危) 阴霾天(生存环境与健康) • 空气环境污染 气态与颗粒物污染(生存环境与健康)

  27. 饮食安危 土壤环境污染 水环境安危 民众生存环境 噪声污染 生物生存环境 放射性与电磁辐射污染 人的生存环境

  28. 4、环境事件的法律责任 处罚 行政责任 整改 (2000多种 ) 关停 取缔关闭 排污犯罪 超标犯罪 刑事责任 造成环境损害犯罪 造成财产损失犯罪 造成人民伤亡犯罪 民事责任

  29. 5、环境事件的损害大小 企业、政府、民众: 环境事件发生——无法挽回损失(外因) 企业——经济利益 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利益 企业: 全面履行责任——防止损害发生,健康发展(内因) 民众——环境权益 企业健康发展 民众不受侵害 政府不再担忧

  30. 二、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 • (一)环境事件风险主体责任分析 • 排污行为 • 1、企业是环境事件风险的责任主体 • 污染损害行为 • 适应市场规律————生存壮大 • 市场风险 不适应市场规律———关闭灭亡 • 企业生产经营 违法——关闭灭亡 • 风险分析环境监管 • 守法——生存壮大 • 违法——关闭灭亡 • 监管风险 安全监管 • 守法——生存壮大 • 税制监管

  31. 2、政府及有关部门是环境事件风险的监管责任主体2、政府及有关部门是环境事件风险的监管责任主体 污染源监管 环保部门的 危险源泄漏行为引发排污行为后的污染行为监管 监管责任 环境污染损害监管 突发环境事件监管 安监部门的 危险源监管 监管责任 爆炸、火灾、泄漏行为监管

  32.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监管 工信发改部门的监管责任 产业准入政策监管 水利工程 水利部门的监管责任 防洪与泄洪工程

  33. (二)环境事件的预防 防止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防止群众环境权益不受侵犯 1、预防环境事件发生 目的与意义 防止政府社会效益不受损害 防止有关人员政治生命不受损害

  34. 2、企业环境事件的预防 立项 审批 试生产 正式生产 (1)环境风险排查 程序违法行为排查 环境违法 行为排查 产污环节 工艺环节 输送环节 治污环节 排污环节 实体违法行为排查 超标排污 违法排污 排污积累 环境通道 敏感目标 污染源排查 突发环境事 件风险排查 危险源 安全生产设施 泄漏引发排污 环境通道 敏感目标 危险源排查

  35. 建设前风险 建设过程中风险 试生产过程中风险 企业环境风险 种类 建设过程的环境风险 申报 检查 产污 治污 排污 生产设施及工艺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危险源 污染源 事件源头 环境通道 敏感目标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36. 环境违法行为评估——依法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进 行评估 (2)环境风险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根据风险源、环境通道、环境敏感 目标的防控能力与水平,评估出各风险源的危害大小 程序违法补办相关手续 环境违法行 为防范措施 完善新建环保设施 完善强化环境管理制度 实体违法 (3)完善防控措施 建设并完善防泄漏行为工程与管理措施 突发环境事 件防控措施 建设并完善防止排污行为的工程与管理措施 (4)编制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设备→车间→厂区→厂界)

  37. 河北某焦化未事先排查评估环境风险被政府查处予以关闭河北某焦化未事先排查评估环境风险被政府查处予以关闭 环境违法行为 河北某钢铁厂被多次查处后及时排查评估环境风险,完善防控措施后做到了良性发展 (5)案例 山西某化工厂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经全面排查评估环境风险和完善防控措施,使得该企业短期内全面恢复生产 突发环境事件 广东某化工园区经全面排查评估风险后将风险控制在了可控水平

  38. 3、政府环境污染问题预防 • 组织督促企业全面开展环境风险排查评估和完善防控措施工作,履行使企业承担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的监管责任 • 组织实施环境通道和敏感目标环境风险排查评估和完善防控措施的主体责任 • 编制并完善区域、流域环境安全应急预案(风险源→环境通道→敏感目标)

  39. () 上下层相反风向 大亚湾化工园区风险源与气象环境的风险辨识

  40. 政府将30万m2的I3地块作为湿地公园

  41. 4、排查评估方式 自己排查 政府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企业—— 聘请专业队伍排查 执法部门排查(要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法定厂界外的环境载体: 水环境、气环境等) 自己排查 政府—— 履行责任 企业不自行排查,政府组织排查并督促整改 聘请专业队伍排查 组织专业队伍对环境载体进行排查

  42. 三、环境污染问题应对与处置 (一)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对处置 全面查找问题原因 完善防范措施 暴露的问题 达标合法排污 消除环境危害 不能心存侥幸 全面排查评估风险 未暴露的问题 完善防范措施 达标合法排污 消除环境危害

  43.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 1、企业应对 • 切断环境风险源头(危险源、污染源) • 处置(防止危险源泄漏行为演变成排污行为的放扩散措施、防止污染源排污与治污的措施) • 通报(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 • 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 • 向政府提供处置技术并协助政府对环境通道和敏感目标的处置 • 接受调查与处理 • 赔偿损害

  44. 2、政府应对 • 环境通道应对:拦截、导流、降污、吸附、消解、稀释 • 敏感目标应对:启动备用水源、饮用水达标处置、疏散居民、救治 • 防护应对 • 发布信息 • 报告与通报

  45. (1)消防部门应对 • 切断泄漏源头(大连事故) • 干粉、泡沫灭火与消防水的选择 • 有毒有害物质的可控燃烧措施(有毒气体、易挥发有毒液体) • 环境污染与安全、交通等损害处置时环境优先的原则(杭州交通事故) • 拦截消防水、物料、雨水在事故区的厂界内,防治引发环境污染

  46. (2)安监部门应对 • 危险源的切断监管(责令企业切断危险源) • 泄漏行为的监管(责令企业防止泄漏行为的扩散) • 报告政府及上级部门 • 通报有关部门

  47. (3)环保部门应对 第一时间报告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第一时间开展监测 第一的原则 第一时间责令关闭排放口(雨、污、冷) 第一时间开展调查 第一时间为政府提供污染处置建议

  48. 污染源的切断监管(责令企业关闭污水、雨水、冷却水、排放总口阀门)污染源的切断监管(责令企业关闭污水、雨水、冷却水、排放总口阀门) • 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责令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 排污行为与污染行为监管(监督企业达标排放、减轻或消除污染) • 向政府提出环境污染处置建议(处置为政府职责;非安全生产处置建议) • 监测与调查(水、气、土壤、噪声环境监测,污染原因调查) • 报告与通报(向同级政府及上级环保部门报告,通报相关部门及相邻区域)

  49. 3、事后调查处理 泄漏的原因 (1)原因调查 排污的原因 环境污染原因

  50. (2)责任认定 • 企业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后恢复的主体责任 污染源 1排查 危险源 2评估——风险大小 建立完善的设施防控措施 3防控 建立完善的管理防控措施 4恢复重建 • 政府事前预防的监管责任、事发应对的环境通道与环境 敏感目标的处置责任、事后调查的处理责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