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43 Views
校園自殺防治守門人 【 認輔教師版 】. 大綱.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認識自殺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資源網絡連結. 守門人( Gatekeepers ). 定期(固定地)接觸遭受痛苦、危難的個人或家庭 National Strategy for Suicide Prevention, 2001 自殺防治守門人要做什麼? 如何辨認自殺行為 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關懷詢問、回應或轉介相關資源. 大綱.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認識自殺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資源網絡連結. 臺北市 青少年 自殺死亡人數. 自殺的定義.
E N D
大綱 •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 認識自殺 •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 資源網絡連結
守門人(Gatekeepers) • 定期(固定地)接觸遭受痛苦、危難的個人或家庭 • National Strategy for Suicide Prevention, 2001 自殺防治守門人要做什麼? • 如何辨認自殺行為 • 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關懷詢問、回應或轉介相關資源
大綱 •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 認識自殺 •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 資源網絡連結
自殺的定義 自殺是一種自我毀滅,終止自己生命的行為。其相關的名詞,包括: • 自殺意念(Suicidal Ideation) • 自殺企圖(Attempted Suicide) • 自殺完成(Completed Suicide) • 自殺率=自殺死亡人數/每十萬人口數 • 自殺行為 v.s. 自傷行為
案例-自殺行為 vs. 自傷行為 • 小飯昨天跟男友吵架回家後, • 她深吸一口氣,拿起修眉刀在手腕上割一刀,覺得很痛,打電話給男朋友說,如果還愛她,就快點來找她,否則他會後悔一輩子… • 等了很久,男朋友都沒有來,小飯愈想愈難過,打開了平常失眠常吃安眠藥的藥袋將藥吃光,動手將房間窗戶縫隙都貼上膠布,開始在房間裡燒起木炭… • 連連看:自殺行為/自傷行為
自殺行為的心態與動機 • 停止目前的痛苦 • 感到無望、絕望與孤獨感 • 感到不被關愛與瞭解 • 存在著「理想我」與「現實我」落差的失落感 • 有著「結束」與「期待被拯救」的矛盾 • 重新獲得控制感 • 試圖溝通的方式 • 報復型:要讓對方傷心/後悔/… • 長期感受到挫折者 • 因應挫折的方式 • 人格特質(邊緣性人格) • 憂鬱症患者 • 媒體效應 • 死亡概念不清:13歲左右較成熟,會視為選擇的一部份 • 倖存者的內疚
自殺的迷思 • 想自殺的人都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 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會提高他們自殺的危險性? • 大部分自殺的發生先前沒有徵兆? • 自殺只會發生在某一類型的人身上? • 自殺的人都是真的想死? 求助訊息? • 一旦企圖自殺者表現出較改善的跡象就表示危機已經過了? • 當一個人的情緒或行為稍有起色時,可能意味著已經度過自殺的猶豫期,已經結束對自殺的焦慮,其實下一個決定就是去自殺。
青少年自殺高危因子-社會心理因子 自殺意念 女性 物質使用 憂鬱 家庭支持度差 陳錦宏等(2008)青少年自殺意念與自殺未遂之相關因子研究。台灣精神醫學,22:57-66。 • 家庭因素(親子溝通,親子衝突) • 父母具精神病史(自殺史,物質濫用史,憂鬱史) • 壓力事件(獎懲危機,人際失落) • 學業/工作問題 • 年紀因素(younger-親子衝突,older-感情困擾) • Mirjami Pelkonen,2003
大綱 •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 認識自殺 •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 資源網絡連結
自殺意念=>>自殺行為(J.John Mann, et al. Suicide prevention strategies. JAMA. 2005; 294: 2064- 2075) 沉重的生活事件 情感性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自殺意念 與自殺行為相關的因素 衝動 絕望且/或悲觀 接近致命的工具 模仿 自殺行動
辨識與評估 • 表情及情緒上: • 焦慮、失神、愁苦、眉頭深鎖,憂鬱、低落、煩躁易怒的情緒 • 在言語及思想上: • 負向思考、自殺意念、自殺計劃、無故與人道別、說道歉或交代事情 • 在行為上: • 退縮或人際衝突、異常行為(寫遺書、事先分配財產、將心愛的東西分送他人、還債、買藥等)、物質濫用
自殺危險性評估 • 正在進行自殺或傷人行為:請撥打119/110,尋求立即救援 • 透露有自殺想法,請評估── • 意識狀態是否清楚 • 自殺計畫的可行性 • 衝動性評估 • 其他評估:自殺未遂、酒藥癮史、重大疾病、精神病史 • 輔助的量表:BSRS-5+自殺意念評估
關懷心情四步驟 自殺徵兆的覺察 1.表情/情緒/言語 /思想/行為… 2.從意念到行動 評估自殺危險性 1.正在自殺→119/110 2.自殺危險評估+BSRS 提供資源網絡 1.親友協助 2.專業協助:法律 /諮商/社政… 隱密所在 傾聽/同理/重視 不評斷/不建議 提供支持/降低危險
大綱 • 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 • 認識自殺 • 自殺危險性辨識、評估與回應 • 資源網絡連結 • 資源連結初步評估 • 相關法規
如果遇到學生或學生家長 出現(疑似)自殺風險~
資源連結初步評估 • 學生 • 校安通報 • 評估連結自殺防治中心需求→非責任通報 • 學校輔導室資源為主 • 自殺防治中心共同合作 • 諮商與輔導需求 • 輔導室、輔諮中心 • 家長 • 聽聞家長有疑似自殺問題,請先確認訊息 • 評估連結自殺防治中心需求→非責任通報 • 若確認具自殺風險→高風險家庭通報評估 • 自殺防治中心共同合作 通報/轉介自殺防治中心前,請務必知會當事人
相關法規 • 案例:小飯情緒激動地主訴因與母親爭執而欲至樓頂跳樓,經安撫後情緒暫緩和,亦暫離開樓頂,但在附近高樓徘徊,除了生病住院母親外,並無其他親人可供連絡… →身為老師的我們,該如何處理? • 涉及自我傷害之相關法規 •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19條 • 精神衛生法第32條 • 臺南市自殺通報與關懷自治條例
精神衛生法1─啟動緊急送醫實務 • 精神衛生法第32條(強制送醫時機) • 精神狀態表現異常+有傷害自己或他人之可能性 →報請警消護送就醫 • 精神衛生法第41條(強制鑑定/住院) • 需經由精神科醫師診斷為「嚴重病人」 →(強制鑑定)強制住院
精神衛生法2─警消送醫實務處置原則 原則1:確診或疑似精神病人,無內外科疾病且有身分證件 →北區(三軍北投分院),南區(松德院區) 原則2:身分不詳、不確定是否為精神病人,且無法排除 有無內外科疾病 →優先送至急救責任醫院,先行確認內外科疾病 原則3:無法判斷民眾之精神狀態 →電話諮詢「社區緊急個案醫療小組」 北區:28959808轉603105(三軍北投醫院) 南區:27263141轉1266(松德院區)
心理相關資源諮詢服務資源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門診部社區心理諮商門診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2-3393-6779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9:00-22:00 • 臺北市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 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24小時 • 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24小時 • 張老師1980(依舊幫你) • 兒福聯盟「踹貢少年專線」 :0800-001769 • 服務時間:每週一到週五 下午14:00-18:00 • 光智社會事業基金會附設青少年心理衛生中心 • 祕密花園-青少年視訊諮詢網http://www.young.gov.tw/YMVC
自殺防治參考網站資源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 http://tspc.tw •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 • http://tspc.health.gov.tw/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自殺防治網」 • http://www.jtf.org.tw/suicide_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