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13 Views
台灣工藝設計與製作. - 台灣工藝設計之特點與方向 - 游元隆老師. 台灣工藝設計與製作. 台灣工藝製作類型: 陶瓷工藝、木材工藝、竹材工藝、石材工藝、金屬工藝、漆器工藝、玻璃工藝、染織工藝、紙類工藝、皮革工藝等. 陶瓷工藝 I. 陶器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等爲主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的總稱。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 制陶是一種專門技術,一般選用粘土,經過成型、入窯火燒而成。. 陶瓷工藝 II.
E N D
台灣工藝設計與製作 - 台灣工藝設計之特點與方向 - 游元隆老師
台灣工藝設計與製作 台灣工藝製作類型: 陶瓷工藝、木材工藝、竹材工藝、石材工藝、金屬工藝、漆器工藝、玻璃工藝、染織工藝、紙類工藝、皮革工藝等
陶瓷工藝 I • 陶器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等爲主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的總稱。 •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 • 制陶是一種專門技術,一般選用粘土,經過成型、入窯火燒而成。
陶瓷工藝 II • 中國最早的陶器資料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1962年發現於江西萬年縣仙人洞遺址的圓底罐,據放射性碳素斷代爲西元前6875±240年,系夾砂紅陶,質地較粗糙,外表飾繩紋。 • 商代以後,出現了用高嶺土燒制的原始青瓷,由於瓷器在質量及使用壽命上均優於陶器,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 至南北朝時瓷器已成爲人們日常使用的主要器皿。
竹材工藝 I • 編織是用竹、藤、柳、草等天然材料編成的各種生活用品,它應是最古老的工藝技術。 • 全世界竹的種類約有五十餘屬,台灣就有竹類十一屬五十六種左右。 • 竹編乃利用竹材剖片、剖絲後,以其竹纖維的韌性及柔軟性,編織成某種器物或圖案。 • 本省主要而用途廣的竹類為桂竹、莿竹、麻竹、長枝竹、孟宗竹、綠竹等六類。
竹材工藝 II • 所使用的工具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取材工具:鋸子、柴刀。 (二)、剖條工具:四分剖具、五分剖具、八分剖具。 (三)、修整工具:半月型刮刀、小刨具、刀片。 (四)、編織工具:園轉盤、靈活的手。
竹材工藝 III • 竹編大都用刮光加工過的篾條,編出人字紋、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紋等各種花紋。 • 竹材表面色澤會隨時間的增長而自然改變顏色,由青轉黃再變成棕色,可編織成各種器具,是極富台灣民俗特色的工藝品。 • 比起陶瓷器、石雕藝品等,竹編器具可就無法數千年永久保存。
設計文化符碼理論 竹材工藝 -文化符碼策略層 1.最小單位:故事題素-可以兩層次來看待:一是所使用的編織素材,最小單位就是千百條竹絲與數千個繁複的小花紋飾。 2.組合規則:故事情節與情節串連-由數千個繁複的小花紋飾代表千千萬萬的人們,千百條竹絲編織成象徵人群關係密切的緊密網絡。 3.文化立場:故事主題與述說策略-隨著台灣社會組織型態由農業社會變遷為工商業社會,人群的腳步加快,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為疏離。
設計文化符碼理論 竹材工藝 -文化符碼技術層 1.媒材感知元素-以竹為主,搭配藤皮、藤新的古色古香編織藝品。 2.形式美-在編織圖紋方面:編工細膩、花紋排列具層次感,細緻典雅、搭配組合渾然一體;有均衡、規律、層次、古典、柔美的美感。 3.象徵美-編織的細緻圖飾,象徵人群關係密切的緊密網絡;以竹與藤搭配編織,象徵族群融合、互相扶持的美德。
設計文化符碼理論 竹材工藝 -文化符碼意義層 1.語意-族群融合、緊密串聯、相互扶持、渾然一體。 2.語法-直接闡述的順接語法,循序漸進、由小至大,同義複詞加強語氣。 3.語用-期望人們捐棄成見、互相扶持,匡正社會亂象。具隱喻之效。
竹材工藝欣賞 步步高昇 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