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3 Views
奠安宮一日遊. 製作:黃芊叡 洪佳暐. 奠安宮在哪裡. 古今奠安宮. 現在的奠安宮加上正在建築的前殿合為未來的奠安宮. 早期的奠安宮 , 目前位於台灣民俗村. 現在的奠安宮 ( 俗稱媽祖廟 ). 東螺媽. 千 里 眼 與 順 風 耳. 紅臉的 千里眼 將軍又稱 金 精將軍,頭頂上有兩個角,合嘴。 青臉的 順風耳 將軍又稱 水 精將軍,頭頂上有一個角,開嘴。 千里眼姓金,順風耳姓柳,於清同治八年 ( 公元 1869 年 ) ,封為將軍故又稱為 金柳將軍 。. 觀 世 音 菩 薩. 祂是由整株樟樹雕刻而成。.
E N D
奠安宮一日遊 製作:黃芊叡 洪佳暐
古今奠安宮 現在的奠安宮加上正在建築的前殿合為未來的奠安宮 早期的奠安宮,目前位於台灣民俗村 現在的奠安宮 (俗稱媽祖廟)
千 里 眼 與 順 風 耳 紅臉的千里眼將軍又稱金精將軍,頭頂上有兩個角,合嘴。 青臉的順風耳將軍又稱水精將軍,頭頂上有一個角,開嘴。 千里眼姓金,順風耳姓柳,於清同治八年 (公元 1869 年 ) ,封為將軍故又稱為金柳將軍。
觀 世 音 菩 薩 祂是由整株樟樹雕刻而成。 祂的背景是南海的紫竹林,也就是祂的修行地,手拿淨水瓶。
東螺媽的傳說(1) 東螺媽托夢給信徒,指其專屬的木製香爐亦流離失所,並詳指該座香爐於十多年前被人賣到鹿港鎮某古董店。 劉金木先生獲知後前往這家古董店,果然發現一座木雕但已腐朽損壞的香爐,正面刻有「清乾隆元年東螺舊社街天后宮」,背面刻有「東螺舊社街湄洲天上聖母座前」字樣,經考證結果確實為北斗奠安宮前身天后宮所有。
東螺媽的傳說(2) 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 東螺溪沿岸發生戊戍大水災,據說當時洪水淹至三角湧(目前五權里),相傳水災前一夜,北斗街東螺媽託夢給本鎮武秀才陳作舟說:大水淹至三角湧,隔天困然洪水湧至,武秀才不知道三角湧在何處,眼見洪水越長越高,陳作舟拿香順手在地上一插,說這裡就是三角湧,滾滾洪水果然只淹到那裡,又傳當時洪水退了之後都眾人入媽祖宮感謝媽祖的庇祐,次發現軟身東螺媽的旗袍溼透,金柳二神將滿面汗濕,眾人始知媽祖以其神力,化解本境的災難,居民得以安居,此後每年農曆八月十二日,東螺溪沿岸都會作水醮,拜溪王水府以求平安。 北斗溪底流傳一句俗諺:「媽祖講無情、水淹三角湧」。意喻天命難違,媽祖說情也無法改變。
奠安宮的特色 一、軟身媽祖: 身體是由竹籐製作而成,故手腳可 以靈活活動。且他可是正宗湄洲分靈而來的。 二、銅鐘: 銅鍾三個 1﹑1883 2 ﹑1919 3 ﹑1969。
三、匾: 澤遍海邦--光緒年間 瀛海慈航同治七年 恬瀾昭貺 嘉慶年間 后德同天 嘉慶年間 坎德流芳--同治年間
三、匾: 此扁額在民國50年由于右任先生撰寫 奠安海國--光緒時期 海疆靖鎮 嘉慶年間
四、碑: 其他碑記 1.東螺西堡北斗街記 2.建北斗街記 3.里人貢生胡君元章喜香資齋 糧碑記 4.買補倉糧示禁碑 北斗.寶斗 ---> 碑碣 (北斗家商) http://www.pthc.chc.edu.tw/pthome/pt3-11.htm 嚴禁伐夫勒索示碑
其 他 神桌--嘉慶年間 百年石獅舊奠安宮時期 此樹位於奠安宮的前殿,它可見證了古今奠安宮的演進 舊奠安宮時期的暮鼓
話 說 奠 安 宮 奠安宮與目前的田中乾德宮和田尾睦宜村聖德宮的前身都是東螺天后宮。 本來它的名字是天后宮後來於清朝道光壬午年間改為奠安宮。 北斗媽祖可不是稱為北斗媽喔!而是稱為東螺媽。
奠安宮的修建過程 一八六八年,整見正身及拜殿加兩側護龍所組成的廟宇,民國六十三年增建後殿,歷時十年,前殿部分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民國七十七年解除古蹟的認定,並準備拆除重建。
注 意 事 項 1.無論我們到任何的廟宇時,都須從龍門進入,從虎門 出來,如何區分龍門或虎門?可從門旁的壁畫來看, 或者面向廟宇右手是龍門,左手是虎門,不可從中 門進入,那是神明走的門。 2.拿香拜拜時須從天公爐開始。 3.不可用手指神明,那是不禮貌的行為。
注 意 事 項 4.進入廟宇時,請服裝儀容應穿著整齊。 5.應維護環境整潔,不可亂扔垃圾及塗鴨。 6.不可在廟內吃東西,因廟內有些木材製品,非常 怕蟻害及蛀蟲。 7.儘量不要用手碰觸廟內的物品,因為他們都是藝 術品,或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好 好的愛護他們。 8.在廟內不可大聲喧嘩及奔跑,應保持肅靜。
小小心得區 佳暐: 以前我到奠安宮,只懂得拿香拜拜,但參加這一個活動,讓我對奠安宮更加瞭解它的歷史和文化,及如何區分千里眼和順風耳,而古蹟的保護更是大家的責任了。 芊叡: 以前到奠安宮拜拜,都隨便走,今天我終於懂得要龍進虎出,以前只知道奠安宮有媽祖和觀世音菩薩,現在更知道二樓有玉皇大帝,因為從來都未抬頭看過,真是粗心呀!現在我也對自已家鄉—奠安宮更加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