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26 Views
第四章 卤 素. 第一节 氯 气. 资料 :< 新华网重庆 > 2004 年 4 月 16 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严重威胁到周围数万名市民的生命安全 . 下午5时 57 分,泄漏的氯气再次发生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使方圆数平方公里内陆续返回的数万名市民的生命安全再次受到威胁。消防总队不间断地采用 4 台消防车喷水枪头对准事故发生点连续喷水,形成固定水幕系统对事故核心区域喷洒大量碱水,稀释与中和氯气。. 资料.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严重的送医院抢救。. 资料.
E N D
第四章 卤 素 第一节 氯 气
资料:<新华网重庆> 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严重威胁到周围数万名市民的生命安全.下午5时57分,泄漏的氯气再次发生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使方圆数平方公里内陆续返回的数万名市民的生命安全再次受到威胁。消防总队不间断地采用4台消防车喷水枪头对准事故发生点连续喷水,形成固定水幕系统对事故核心区域喷洒大量碱水,稀释与中和氯气。
资料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严重的送医院抢救。
资料 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包装方法:钢瓶装。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性结构的库房,最好专库专储。远离热源和火源。防止日光直射。液氯是剧毒气体,应经常保持通风。 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漏气阀门,如无法修复,应将漏气钢瓶搬出仓库,在空旷地方浸入石灰乳中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英法联军在伊普尔地区相持不下。 1915年4月22 .日,英法联军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随风飘来,很快数百名战士窒息死亡,数千名战士双目失明。原来德军在战场上使用了180吨的氯气,最终导致联军有15000多人中毒,5000人死亡。
氯气 化学式:Cl2 舍勒 (1742~1786)瑞典化学家。 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 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如何掌握 ? 颜色 状态 熔、沸点 溶解性 密度 看 测 物理性质 闻 试验 毒性 气味
氯气与钠、铁、铜反应实验情况小结: 1、剧烈燃烧,发生反应: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Cu+Cl2== CuCl2 2、产生烟(依次为白烟、棕褐色烟、棕黄色烟) “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气体中呈现的现象。 3、向铜与氯气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水,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蓝 绿色
▲氯气的储运方法:加压后变为液氯用钢瓶储运。干燥的氯气在通常状况下不与铁反应。▲氯气的储运方法:加压后变为液氯用钢瓶储运。干燥的氯气在通常状况下不与铁反应。 重要的结论:氯气能与除金、铂之外的几乎所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高价金属氯化物。 通常的燃烧:可燃物在空气(氧 气)中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广义的燃烧:凡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均可称为燃烧。
氯气与氢气反应实验情况小结: 1、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 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潮湿的空气中瓶口出现白雾。 H2+Cl2== 2HCl 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呈现的现象。 2、氢气和氯气的 混合气体 光照后 发生爆炸。
3、生成的氯化氢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 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也叫盐酸。 工业上就是利用此法制得盐酸。 问题:从防止污染的角度看, 内外管分别通的是何气体? Cl2 H2
氯气还能与磷、碳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2P+3Cl2==2PCl3(Cl2不足量) 2P+5Cl2==2PCl5 (Cl2足量) C+2Cl2==CCl4 点燃 点燃 高温 ●氯气的氧化性不仅表现在能氧化金属和非金属单质,还能将一些还原性的化合物氧化,如: 2FeCl2+Cl2==2FeCl3 H2S+Cl2==S+2HCl
1 . 通过对氯气的学习,学会研究物质物理性质的方法。 本 课 小 结 2. 结构决定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氯气活泼的化学性质,是氯分子和氯原子结构不稳定的结果。 3. 通过对燃烧定义的讨论,明确到认识事物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对知识要不断深化。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有毒,Cl-也有毒 B、Cl和Cl-化学性质一样C、 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液氯并非氯水 √ 2、下列哪种微粒的化学性质最活泼:A、氯分子 B、氯原子 C、氯离子 D、液氯 √ 3、同温同压下的aLH2和bLCl2混合光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所得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L。 (a+b) 4、将相同状况下的H2、O2和Cl2按9∶4∶1的体积比充入一密闭容器中,电火花使其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为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