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0 Views
Web 2.0. &. 教育 Blog 大賽. 61930 黃心儀. 指導老師:徐必大. 目錄. 1 。 Web 2.0 是什麼??. 2 。 Web 1.0 v.s. Web 2.0. 3 。 Web 2.0 實例. 4 。 Blog 介紹. 5 。 教育 Blog 大賽. 6 。 Q&A. 7 。 我的心得. 8 。 資料來源. ↖ Web 相近的衍生元素. 圖 1-1. 什麼!?. Web 2.0…. 並不是一種新技術、新科技!. Web 2.0. 而是一種 新觀念. 圖 1-2.
E N D
Web 2.0 & 教育Blog大賽 61930 黃心儀 指導老師:徐必大
目錄 1。Web 2.0是什麼?? 2。Web 1.0 v.s. Web 2.0 3。Web 2.0 實例 4。Blog 介紹 5。教育Blog大賽 6。Q&A 7。我的心得 8。資料來源
↖ Web相近的衍生元素 圖1-1 什麼!? Web 2.0…
並不是一種新技術、新科技! Web 2.0 而是一種新觀念 圖1-2
讓網路回歸到以「內容」為根本,也就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不再是只有Technology! 而擁有更多的Information! 而且這些訊息 不是來自網主~ 而是網友!! 著名Web2.0網站街道圖 圖1-3
這個概念由… Tim O’Reilly(提姆‧奧萊理) 提出! 圖1-6 圖1-5 他最早提出「開放源碼」觀念~ 圖1-4
當時提姆在會議中腦力激盪時, 大家發現網路經過了泡沫化, 仍有許多新應用的網路公司誕生, 這些都是泡沫化後倖存的網路公司, 而且都有一共同之處, 這個共同之處就是… Web 2.0的輪廓_ 圖1-7 Web 2.0 Logos
「人」是Web 2.0的靈魂 圖1-8 其重要精神在於網友的參與=v= 著重的是雙向互動~
Web 1.0 所有的網路服務是由 以公司為主的網站所提供 網友無法更動服務 T^T Web 2.0 網友掌握控制權 =v= 隨時可以透過上傳, 參與修改不滿意的內容, 或是透過分享 取得更多的資源。 圖2-1 Web 1.0 V.S. Web2.0
實例 圖3-1 Web2.0的元素 Web2.0上報紙了=v= 圖3-2 Web 2.0
RSS 網站摘要 圖3-3 RSS機器人 RSS (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 是一種可供網路使用者「訂閱」資訊格式! Firefox與Internet Explorer 7 所使用的RSS圖示 圖3-4
只要知道某資訊的 RSS 位置, 就可以透過各種閱讀軟體、客制化首頁…等工具 隨時閱讀最新更新的資訊, 也可將自己常看的資訊來源彙整到一個單獨的介面! 圖3-5 追蹤特定關鍵字的相關資訊, 許多 RSS 也能夠提供自訂功能。 圖3-6
P2P 點對點 點對點技術 (peer-to-peer, 簡稱P2P) 又稱對等網際網路技術 圖3-7 有主機為基底的網路 圖3-9 圖3-8 P2P-network 依賴網路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頻寬 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
WIKI 百科全書 圖3-10 「Wiki之父」 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 於1995年3月25日創立
Wiki有很多種語言=v= 圖3-11 「Wiki」 並不是「維基百科」的略稱! 圖3-12 維基娘
BLOG 部落格 圖3-13 網誌(Web log,縮寫 Blog), 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 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 Jorn Barger於1997年12月17日 創造了術語 “Weblog” (網路日誌)。 "Weblog" 的縮寫 "blog" 則是由Peter Merholz創造的。
Blog 介紹 網誌有許多種類。 種類不只是根據內容, 同時也根據編寫網誌的方法區分。 圖4-1 Shaggy Blog Stories ☆個人網誌(最傳統常見的網誌) 是個人持續性的日記或評論。 經常反映生活的方法或藝術創作。 編寫網誌可以抒發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
☆公司網誌 用於公司內部, 以增進聯繫和文化, 或對外作為營銷、品牌推廣或公共關係等目的。 ☆其他依類型分類 一些網誌集中於某一個特定的課題! 如政治網誌、旅遊網誌、居家網誌、時尚網誌、項目網誌和教育網誌。
編寫網誌的 優點 紀錄個人生活點滴 抒發與分享個人情緒 圖4-2 傳達個人自由思想 We ♥ blog 分享與交流知識、技術 認識同好、結交朋友 分享創作文學、繪圖作品
無意或有意間公布了專利或機密的資訊 部份內容可能涉及誹謗 不當的內容,可能遭到解職或其他不利的結果 在政治敏感的地方有無法預知的後果 作者有可能受到攻擊或威脅 編寫網誌的 缺點 圖4-3
無名小站 http://www.wretch.cc/ 又名Wretch,目前為台灣Yahoo旗下的子公司。 圖4-4 痞客邦 http://www.pixnet.net/ 又名Pixnet,目前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圖4-5 Xuite日誌 http://blog.xuite.net/ 支持繁簡體中文的網誌系統,為台灣Hinet所經營。 圖4-6 Yahoo! BLOG http://tw.blog.yahoo.com/ 為Yahoo!旗下的網誌書寫網站。 圖4-7
迷你窩 http://www.miniworld.com.tw/index.php MiniWorld是一個台灣的中文網誌服務網站, 特色是以寵物為主的交友系統。 圖4-8 天空部落 http://blog.yam.com/ 台灣的容量無上限免費空間網站, 2006年時收購蕃薯藤。 圖4-9 圖4-10 優仕網部落格 http://blog.youthwant.com.tw/ 台灣優仕網提供的部落格服務。 Blog
教育Blog大賽 Blog… 除了可以紀錄教及學的歷程, 運用在學習上成為極佳的輔助工具, 有相當數量的老師都開始藉由Blog與學生互動, 紀錄教學… 圖5-3 圖5-1 打造愛的聖誕樹,部落格激發教學創意! 圖5-2
圖5-4 「教育部落格大賽」官網 http://edublog.tp.edu.tw/ 為推廣新世代的教學媒體-部落格, 由全國教師會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合力, 結合中國文化大學等學術單位, 在教育部國教司的鼎力贊助之下, 舉辦第一屆『教育部落格大賽』 ●示範部落格:葫蘆國小404溫馨小窩 http://linux.hrps.tp.edu.tw/lifetype/blog/63
這次比賽~ 圖5-5 可以鼓勵及整合 Web2.0新科技所創造的網路溝通方式! 圖5-6 讓用心的經營者可以被彰顯… 內容廣為分享, 進一步促成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廣播, 讓教與學更輕鬆, 讓彼此的溝通更暢通, 這是我們的理想所在… 圖5-7
Q1: Web 2.0是新科技、新技術還是新觀念?? A1 Q&A Q2: Web 2.0的實例中,P2P是什麼技術?? A2 Q3: 「Blog」這個詞是由Peter Merholz 還是Jorn Barger創造的?? A3
我的心得 Web 2.0…聽起來多麼陌生的名詞=v= 實際上卻跟我們如此的接近! 這次的專題的製做真是讓人充滿成就感呢!! 一個人完成了那麼多頁的「高難度」專題…><○ 哇~我好強喔~ 嗯… 這次的心得… 只能會意!!不能言傳啦!!
☆Web 2.0是什麼?? 2006-07-14/民生報/A1版/今日焦點 ☆Web 1.0 v.s. Web 2.0 2006-07-14/民生報/A1版/今日焦點 ☆Web 2.0 實例 2006-07-14/民生報/A1版/今日焦點 ★RSS 網站摘要 http://tw.news.yahoo.com/rss/index.html ★P2P 點對點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E%E5%B0 %8D%E9%BB%9E%E6%8A%80%E8%A1%93 ★Wiki 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 ★Blog 部落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Blog& variant=zh-tw ☆Blog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Blog& variant=zh-tw ☆教育Blog大賽 http://edublog.tp.edu.tw/ ☆背景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18859890@N04/2122417907/ ☆目錄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ttycamehome/984335764/ ☆圖1-1 http://www.kuqin.com/baike/20080430/7698.html 圖1-2 http://www.andybudd.com/presentations/dcontruct05/ 圖1-3 http://www.kuqin.com/baike/20080430/7698.html 圖1-4 http://www.flickr.com/photos/x180/1704475856/ 圖1-5 http://www.flickr.com/photos/x180/463415994/ 圖1-6 http://www.flickr.com/photos/x180/463416650/ 圖1-7 http://laughingsquid.com/web-20-logos/ 圖1-8 http://www.kuqin.com/baike/20080430/7698.html ☆圖2-1 http://www.kuqin.com/baike/20080430/7698.html ☆圖3-1 http://www.kuqin.com/baike/20080430/7698.html 圖3-2 http://www.flickr.com/photos/germanium/1580995262/ 圖3-3 wangyueblog.com/feed_help/ 圖3-4 http://zh.wikipedia.org/wiki/RSS 圖3-5 http://www.flickr.com/photos/outdare/523771891/ 圖3-6 http://parandroid.com/gorgeous-personality-rss-feed-icon/ 圖3-7 http://www.terniweb.it/cgi- local/speciali/cat_img.cgi?newsid1191687831,1048, 圖3-8 http://zh.wikipedia.orq/wiki/%E9%BB%9E%E5%B0%8D% E9%BB%9E%E6%8A%80%E8%A1%93 圖3-9 http://zh.wikipedia.orq/wiki/%E9%BB%9E%E5%B0%8D% E9%BB%9E%E6%8A%80%E8%A1%93 圖3-10 http://www.masternewmedia.org/best-wiki-tools-and-services/ 圖3-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 圖3-12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 圖3-13 http://natewhitehill.com/you-are-your-blog ☆圖4-1 http://www.flickr.com/photos/hedgiecc/448480770/ 圖4-2 http://www.flickr.com/photos/kunel/167783571/ 圖4-3 http://blog.zoneforum.com/ 圖4-4 http://www.wretch.cc/ 圖4-5 http://www.pixnet.net/ 圖4-6 http://blog.xuite.net/ 圖4-7 http://tw.blog.yahoo.com/ 圖4-8 http://www.miniworld.com.tw/index.php 圖4-9 http://blog.yam.com/ 圖4-10 http://blog.youthwant.com.tw/ ☆圖5-1 http://edublog.tp.edu.tw/ 圖5-2 http://edublog.tp.edu.tw/ 圖5-3 http://edublog.tp.edu.tw/ 圖5-4 http://edublog.tp.edu.tw/ 圖5-5 http://edublog.tp.edu.tw/ 圖5-6 http://blog.roodo.com/960122/archives/9045165.html 圖5-7 http://blog.udn.com/epig/2992473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