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719 Views
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1 )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和单核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2 ) M4b :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3 ) M4c :原始细胞既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 30% (非红系细胞)。 ( 4 ) M4Eo :除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 5%~30% (非红系细胞)。. M4a 骨髓象. M4a NSE 染色(粒系为主呈阴性).
E N D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1) 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和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 • (2) M4b: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 • (3) 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非红系细胞)。 • (4)M4Eo:除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5%~30%(非红系细胞)。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分为以下二种亚型: • (1) 未成熟型(M5a):骨髓中原单核(I型+II型)≥80%(NEC)。 • (2) 部分成熟型(M5b):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非红系细胞) ≥ 30%,原单核细胞(I型+II型)<80%
原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氟化钠抑制试验
红白血病(M6) • 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带有形态学异常,骨髓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I+II型>30%(NEC);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NEC)。
AML-M6骨髓象 多核幼红细胞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 外周血中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 • 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其中原巨核细胞≥30%;可见小巨核细胞及淋巴样巨核细胞,有时造血细胞减少,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巨及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第一型(L1):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um)为主;核圆形, 偶有凹陷与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而小,不清楚;胞浆少, 轻或中度嗜碱。过氧化物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的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3%。
第二型(L2):原始和幼稚细胞以大细胞(直径可大于正常小淋巴细胞2倍以上,>12um)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和折叠可见。第二型(L2):原始和幼稚细胞以大细胞(直径可大于正常小淋巴细胞2倍以上,>12um)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和折叠可见。 染色质较疏松,结构较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常较多,轻或中度嗜碱,有些细胞深染。
POX染色呈阴性 粒细胞
第三型(L3):似BURKITT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第三型(L3):似BURKITT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 胞浆量较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实验要求 • 多种急性白血病病例骨髓涂片细胞形态观察 • 分析其中一种病例骨髓象特征,并填写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