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神经心理发育偏离

神经心理发育偏离.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 周细中 ( 电子邮箱: zxz13710918457@163.com). 一、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病率在上升吗?. 介入的研究者增多 —— 医疗、教育、心理学 (年代、角度、观点上的差异) 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社会结构的变化 —— 独生子女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误导 儿童疾病谱发生改变 医疗科技的进步 高危出生史儿童增多 —— LBW 、剖宫产 现代物质环境生活的影响 —— 光声电磁波?. 美国每年大约有 300 万个 ADHD 儿童青少年

marg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神经心理发育偏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神经心理发育偏离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 周细中 (电子邮箱:zxz13710918457@163.com)

  2. 一、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病率在上升吗? • 介入的研究者增多——医疗、教育、心理学(年代、角度、观点上的差异) • 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 社会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 •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误导 • 儿童疾病谱发生改变 • 医疗科技的进步 • 高危出生史儿童增多——LBW、剖宫产 • 现代物质环境生活的影响——光声电磁波?

  3. 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个ADHD儿童青少年 • 接受各种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 • 掉150亿美元。 • 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 • 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 • 降,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 • 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 ADHD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 • 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 •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2000)

  4. 二、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 1.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学校和家庭负担; • 2.对父母(尤其是母亲)造成严重焦虑; • 对学校和班级带来麻烦; • 3.青少年品行障碍、违法犯罪等行为等问题危害社会治安,多种反社会行为与心理不健全有关; • 4.往往影响家庭的安定和谐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校生活,到处求医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5. 我国常见儿童精神神经疾病概类 • 1. 精神发育迟滞 (弱智) 2.0% • 2. 特殊性学习障碍 3~5% • 3.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2~4% • 4. 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等) 1/500 • 5. 睡眠障碍 2% • 6. 心身障碍 6% • 7.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 4~6% • 8. 品行障碍 1~2% • 9. 抽动障碍 2% • 10. 精神分裂症 1/万 • 11. 器质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脑炎,癫痫等) 2% • 12. 情绪障碍 6% • 13. 物质滥用 吸烟13%、酗酒2%、吸毒不明 • 14. 进食和排泄障碍 4%左右 • 合计 (经矫正)21.6%

  6. 引起儿童养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 1、社会环境:3、生物学脆弱性 • a.卫生条件差、贫困、贫民窟 a. 高危出生史 • b.环境污染 b.早产低出生体重 • c.都市化 c. 出生缺陷 • d.城乡交界地带 d. 先天异常 • 2、家庭环境e. 原因未明先天易感素质 • . 经济差、贫困 f. 发育迟缓 • b. 单亲家庭 g. 行为发育异常 • c. 养育者更迭 h.出生后疾病影响 • (丧亲、离异、再婚) i. 慢性疾病 • d. 家庭成员重病症 j.体弱儿童 • e.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迷信 k.气质类型 • f.育儿环境恶劣 • g.母子关系不当、情感剥夺

  7. 5250名儿童家庭养育状况的分析(%) • 周托和寄宿学校者 25.6 • 教养态度不一致 18.6 • 睡眠不良、不足 33.1 • 亲子关系建立不当 38.8 • 早期超负荷训练 29.1 • 打骂、训斥 34.9 • 娇生惯养 25.7 • 经常负面评价 45.2 • 母亲焦虑 77.6 • 父亲焦虑 20.0

  8. 儿童发展概览

  9. 小儿早期异常行为(病例) 邵妍彦,女、6个月,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有脐带绕颈史,因家人发现“易哭闹、活动多”而就诊。有一哥哥,9岁、诊断“多动型ADHD”正在外院和本院接受治疗。头颅MRI提示:“轻中度外部性脑积水”。神经发育检查无明显异常,但表现格外活泼,时常从怀抱中往外伸手、挣脱,总是在床上不停翻动、不停从摇篮向外动作;不时有“摇头”动作;在吃奶过程中易受干扰,总要停顿多次;全天睡眠不足10小时,似乎不易疲劳;似乎不喜欢看电视或好看、好听的玩具。家人过多干预上述行为时易发脾气、易哭闹。

  10. 王迪,男、8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38W,因“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剖宫娩出,出生时无窒息,因“新生儿先天性肠梗阻、肠内疝”在我中心NICU住院手术治疗,母亲本人和孕期无异常。神经发育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MRI提示:“轻度外部性脑积水”。但表现双手、足常常不安稳,不停地抓玩具,不停地摔玩具;眼睛很机灵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全天睡眠不足10小时,不易疲倦;不会在父母的陪同下玩耍1分钟的玩具或游戏;不听从大人制止的指令。王迪,男、8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38W,因“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剖宫娩出,出生时无窒息,因“新生儿先天性肠梗阻、肠内疝”在我中心NICU住院手术治疗,母亲本人和孕期无异常。神经发育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MRI提示:“轻度外部性脑积水”。但表现双手、足常常不安稳,不停地抓玩具,不停地摔玩具;眼睛很机灵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全天睡眠不足10小时,不易疲倦;不会在父母的陪同下玩耍1分钟的玩具或游戏;不听从大人制止的指令。

  11. 黄子洋,男、5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40W,剖宫娩出。出生情况良好,母亲有重度妊高征。头颅CT提示:“外部性脑积水”。头颅MRI提示:“脑白质软化,外部性脑积水”。物理及神经精神行为检查:头围41.5cm,前囟2.0×2.0cm,不能逗笑,不会发“咿呀”音,对父母、对他人表情淡漠,缺乏与人眼对视,对周围环境、玩具不感兴趣,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觉反应灵敏、听定向可引出。四肢躯干肌力可、肌张力偏低,自主活动、主动抓握动作少,粗大动作尚能完成。黄子洋,男、5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40W,剖宫娩出。出生情况良好,母亲有重度妊高征。头颅CT提示:“外部性脑积水”。头颅MRI提示:“脑白质软化,外部性脑积水”。物理及神经精神行为检查:头围41.5cm,前囟2.0×2.0cm,不能逗笑,不会发“咿呀”音,对父母、对他人表情淡漠,缺乏与人眼对视,对周围环境、玩具不感兴趣,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觉反应灵敏、听定向可引出。四肢躯干肌力可、肌张力偏低,自主活动、主动抓握动作少,粗大动作尚能完成。

  12. 王雨泓,女、11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41W,剖宫娩出。出生情况良好,母亲在孕3月时有先兆流产及保胎史。11个月行头颅MRI提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物理及神经精神行为检查:头围42cm,前囟已闭,偶能逗笑,能发“哒哒、吧吧”单音,对父母、对他人表情淡漠,缺乏与人眼对视,对个别玩具特别感兴趣,喜欢咬手帕、毛巾,有时喜咬人,有清醒时磨牙,视物追踪尚可,听觉反应灵敏、听定向可引出。四肢躯干肌力可、肌张力偏低,自主活动可、主动抓握动作可引出(仅对感兴趣的玩具),粗大动作尚能完成。能听懂母亲说出“拜拜、恭喜”并做出相应手势。王雨泓,女、11个月,第1胎第1产,胎龄41W,剖宫娩出。出生情况良好,母亲在孕3月时有先兆流产及保胎史。11个月行头颅MRI提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物理及神经精神行为检查:头围42cm,前囟已闭,偶能逗笑,能发“哒哒、吧吧”单音,对父母、对他人表情淡漠,缺乏与人眼对视,对个别玩具特别感兴趣,喜欢咬手帕、毛巾,有时喜咬人,有清醒时磨牙,视物追踪尚可,听觉反应灵敏、听定向可引出。四肢躯干肌力可、肌张力偏低,自主活动可、主动抓握动作可引出(仅对感兴趣的玩具),粗大动作尚能完成。能听懂母亲说出“拜拜、恭喜”并做出相应手势。

  13. 神经心理正常发育 • 感知的发育:视感知、听感知、味觉和嗅觉、皮肤感觉; • 运动的发育:粗大运动(二抬四翻六会坐,七爬八滚周会走)、惊细运动(手功能:抓握、撕纸、涂画、堆积木、写字)

  14. 语言的发育:言语阶段(3-12月):哭叫、咿呀、达达、吧吧等;理解和表达阶段(6-30月):听懂简单指令和自己的名字并简单字此或短句做出表达。语言的发育:言语阶段(3-12月):哭叫、咿呀、达达、吧吧等;理解和表达阶段(6-30月):听懂简单指令和自己的名字并简单字此或短句做出表达。

  15. 心理活动的发展 • 早期的社会行为 • 注意的发展 • 记忆的发展 • 思维的发展 • 想象的发展 • 情绪、情感的发展 •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16.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 筛查性测验: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6岁)绘人测试(5-9.5岁)图片词汇测试(PPTV,4-9岁) • 诊断测验:Gesell发育量表(1-36月)、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6月)、CDCC量表(2-36月)、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2-18岁)、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力量表(4-65岁)、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6-16岁) • 适应性行为测试: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量表(6个月-15岁)

  17. 儿童行为问题 • 生物功能行为问题:遗尿、遗便、多梦、睡眠不安、夜惊、食欲不佳、挑食等; • 运动行为问题:会阴摩擦、咬指甲、磨牙、吸手指、咬或吸衣物、活动过多等; • 社会行为问题:破坏、偷窃、说谎、攻击 • 性格行为问题;惊恐、害羞、抑郁、社交退缩、交往不良、违拗、易激、胆怯、过分依赖、要求注意、过分敏感、妒忌、易发脾气等; • 语言问题:口吃等。

  18. 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 • 屏气发作 • 拇指癖、咬指甲癖 • 遗尿症 • 儿童擦腿综合征 •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

  19. 学习障碍 • 学校恐怖症 • 抽动症 • 抽动-秽语综合征 • 选择性缄默 • 婴儿孤独症

  20. 进食障碍 • 睡眠障碍 • 语言发育障碍 • 儿童品行障碍 • 儿童情绪障碍 • 儿童青少年性心理问题 • 躯体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 • 依赖行为

  21. 谢谢同学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