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青蛙的成長

青蛙的成長. 學生:劉怡君 學號: 9220936 科系:國樂系. 個人簡介. 姓名:劉怡君 出生年月日: 72 年 5 月 28 日 星座:雙子座 血型: O 出生地:桃園縣 興趣:打球、彈琴 E - mail : Nadia0528@yahoo.com.tw 座右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成功靠自己. 引起動機. 小朋友,有看過青蛙嗎? 那你知道青蛙的成長過程是如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青蛙成長的奧妙吧!. 架構圖. 起源.

mare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青蛙的成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蛙的成長 學生:劉怡君 學號:9220936 科系:國樂系

  2. 個人簡介 • 姓名:劉怡君 • 出生年月日:72年5月28日 • 星座:雙子座 • 血型:O • 出生地:桃園縣 • 興趣:打球、彈琴 • E-mail: Nadia0528@yahoo.com.tw • 座右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成功靠自己

  3. 引起動機 • 小朋友,有看過青蛙嗎? 那你知道青蛙的成長過程是如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青蛙成長的奧妙吧!

  4. 架構圖

  5. 起源 • 蛙類屬於兩棲綱的無尾目,兩棲綱除了有四隻腳沒有尾巴的無尾目之外,還包括有四隻腳有尾巴的有尾目以及長得像蚯蚓沒有腳的無足目,這群長相各異其趣的兩棲類,有共同的特徵—濕潤裸露的皮膚以及水陸兩棲的生活,也演化自相同祖先,兩棲類屬於四足類,四足則演化自總鰭魚類。 • 三億五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期,有一種呼吸空氣、胸鰭和腹鰭有硬骨支撐可以行走、長得像彈塗魚的總鰭魚類,終於遠離競爭激烈擁擠的水域,勇敢地邁向充滿食物的陸地新世界。

  6. 分類 • 骨骼及外部型態是蛙類分類的重要依據,一般分科是根據骨骼型態,分屬、種則是利用外部型態。 1.依脊椎骨骨骼特徵分成五型: 雙凹、後凹、異凹、前凹、兩盤凹型 • 雙凹型:尾蟾科、滑指蟾科 • 後凹型:鈴蟾科、盤舌蟾科、負子蟾科 • 異凹型:鏟足蟾科 • 前凹型:蟾蜍科、樹蟾科 • 兩盤凹型:赤蛙科、樹蛙科等

  7. 2.依胸帶構造分成兩型: 擔弓型及固胸型,大部分種類沒有肋骨,腰帶的腸骨向 前延伸成長棒狀,前端和薦椎相接。 • 擔弓型(弧胸型):蟾蜍科、樹蟾科等。 • 固胸型:樹蛙科、赤蛙科等。

  8. 生活史 • 青蛙兼具有水棲及陸棲動物兩者的特性。 • 例如牠們通常將卵產在水裡或水邊,幼體(蝌蚪)在水中發育以鰓呼吸,蝌蚪變態成小蛙,再到陸地生活並用肺呼吸,在牠們的生活史中就具有水陸兩個時期。

  9. 生活史有以下三種 • 1.卵→蝌蚪→幼蛙 蝌蚪有四型: • 第一型:蝌蚪有兩個出水孔,無角質齒,例如負子蟾科。 • 第二型:蝌蚪有單一出水孔,無角質齒,例如狹口蛙科。 • 第三型:蝌蚪有單一出水孔位於腹面中間,有角質齒,例如尾蟾科、滑指蟾科、鈴蟾科、盤舌蟾科。 • 第四型:蝌蚪有一個出水孔於腹面左側,有角質齒,例如蟾蜍科、赤蛙科、樹蛙科。

  10. 2.直接發育:卵→幼蛙,沒有蝌蚪期,例如卵齒蟾。 • 3.胎生:受精卵在母體輸卵管內直接發育成幼體,例如胎生蟾

  11. 蛙的ㄧ生

  12. 1.第三階段 2.第五階段 3.第一階段 4.第四階段 問題一 • 蝌蚪是青蛙成長過程的哪一階段? 5.第二階段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13. 骨格結構及蝌蚪外型圖

  14. 青蛙各部位名稱

  15. 解剖圖

  16. 食 衣 住 行 1.【食】 • 覓食是蛙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許多構造都和覓食有關,感覺系統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蛙類的眼睛位於頭頂兩側,大而外凸,視野範圍較為廣闊,身體背後的物體也看得到,蛙類特有的綠色桿狀細胞,加強感光的能力。 • 舌頭是蛙類捕捉食物的利器,蛙類的舌根固著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游離,平常收起來伸向後方,捕食時,舌尖迅速外翻,將小蟲、蚊子等食物黏回口腔,整個過程大約0.15秒,肉眼幾乎看不到。 • 蛙類的食物必須是活的、會動的、比牠嘴巴小的動物,例如螞蟻、蚊子、果蠅、小甲蟲、蚯蚓等。蛙類也吃魚苗,甚至吃體型比較小的青蛙。

  17. 1. 0.16秒 3. 0.17秒 4. 0.20秒 問題二 • 舌頭是蛙類捕捉食物的利器,那當青蛙捕捉食物整個過程需要幾秒? 2. 0.15秒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18. 2. 【衣】 • 皮膚的毒腺是蛙類最厲害的防禦武器,但除了部分箭毒蛙、蟾蜍有這種武器配備,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藉皮膚的保護色或保護花紋來做被動的防禦。 • 蛙類的體色及花紋,由皮膚真皮層的色素細胞排列方式及有無決定。 • 蛙類的色素細胞有三層,表層是黃色素細胞,中間一層是虹彩細胞,底層是黑色素細胞。

  19. 3.【住】 • 大部分的蛙類在晚上活動,而且主要棲息在陰暗潮濕離水不遠的地方,這種生活習性和牠們的特殊呼吸系統有關。 • 蛙類雖然有肺,但肺的結構簡單,僅是兩個薄壁囊狀結構,氣體交換的效率不高,因此必須另藉皮膚及口腔黏膜進行氣體交換。 • 皮膚為了幫助呼吸,真皮層內有大量的多細胞黏液腺,並不斷的分泌黏液,讓皮膚經常保持濕潤狀態。 • 微血管的口腔黏膜才是蛙類的主要氣體交換地方,蛙類平常休息的時候,口腔底部會不斷的上下震動,這時牠們在進行口咽腔呼吸。 • 台灣的三十一種蛙類,也大多居住在平地及低海拔的山區,中高海拔山區比較不容易見到牠們的蹤跡。

  20. 4.【行】 • 跳躍是青蛙最主要的活動方式,身體結構也朝向適應跳躍的方向發展。 • 青蛙的後肢比前肢長很多,修長的後肢是名符其實的彈簧腿產生往前衝的力量,比較短的前肢則能減輕落地後的衝擊力。 • 跳躍的原理如同壓扁的彈簧放鬆之後往外彈跳出去,而後肢的大腿、小腿及足部平常坐疊在一起就具有壓扁的彈簧功能。 • 亞洲熱帶雨林裡,有些樹蛙趾間的蹼特別發達,跳出去後張開,如同降落傘般,協助牠們在樹間滑翔。

  21. 鳴叫方式 • 雄性會隨著場合的不同發出不同的聲音,例如建立領域警告其他雄蛙不要接近的領域叫聲、驅逐其他雄蛙或打架時發出的遭遇叫聲、吸引雌性的求偶叫聲、和雌性接觸後的交配叫聲、被其他雄蛙或其他種蛙類抱錯時的釋放叫聲、以及被天敵抓住時緊急發出來的「嘰」求救叫聲。 • 發音之前,雄性先吸一口氣到肺部,並把肚子鼓起來,然後腹部縮小把肺部的氣體擠壓到咽喉,在此震動聲帶發出聲音,最後聲音及氣體一起被送到位於喉部下方或側面的鳴囊,氣體將鳴囊鼓大成為聲音的共鳴腔,並擴散出去。

  22. 依鳴囊形狀及所在位置不同分成︰ • 單咽下外(內)鳴囊:單一一個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中國樹蟾、黑眶蟾蜍等。 • 咽側下外鳴囊:一對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腹斑蛙等。 • 咽側外(內)鳴囊:一對鳴囊位於口角兩側,例如 斯文豪氏赤蛙。

  23. 2.雄性青蛙 3.兩著都會 4.以上皆非 問題三 • 會隨著場合的不同發出不同的聲音是雄性青蛙還是雌性青蛙? 1.雌性青蛙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24. 鳴叫地點 • 台灣蛙類繁殖的場所,根據水域的型態不同,可分成流水型、靜水型、陸地型及樹棲型。 • 大部分的樹蛙屬於陸地型及樹棲型,主要在樹上鳴叫,也在樹上產卵。 • 流水型可分成溪流及溝渠緩流型,溪流產卵的種類有盤古蟾蜍、梭德氏赤蛙。 • 台灣產三十一種蛙類絕大多數屬於靜水型,池塘、沼澤、水田等永久性水域,以及路邊、水溝積水等暫時性水域。

  25. 交配 • 台灣產的三十一種蛙類都是採用體外受精產卵的方式生殖,但蛙類生殖方式相當多,也有體內受精,也有胎生種類,體外受精交配的時候,雄蛙抱在雌蛙的背上,稱之為抱接。

  26. 雌蛙卵巢內的卵成熟之後,經輸卵管下降到子宮,因此成熟準備產卵的母蛙下腹部看起來都大大的,交配的時候,雄蛙和雌蛙的泄殖腔口都盡量靠近,並同時排卵及排精,以提高受精率。雌蛙卵巢內的卵成熟之後,經輸卵管下降到子宮,因此成熟準備產卵的母蛙下腹部看起來都大大的,交配的時候,雄蛙和雌蛙的泄殖腔口都盡量靠近,並同時排卵及排精,以提高受精率。 • 卵粒外面包有一層透明膠質膜,看起來和粉圓一樣,膠質膜由輸卵管的腺體分泌產生,膠質膜遇水膨大,具有保護卵粒的功能,卵粒一般黑白分明,黑色部分朝上,稱之為動物極,可幫助吸熱促進發育;白色部分稱之為植物極,含有卵黃比較重朝下,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養分。

  27. 1.流水型 3.陸地型 4.樹棲型 問題四 • 台灣蛙類繁殖的場所,根據水域的型態不同,可分成以下四種型態,何者不是正確的? 2.深海型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28. 巴西龜的介紹 • 巴西龜又名紅耳龜,原居地在美國,牠們是雜食性的,壽命最少有三十年,有些更多至一百年。巴西龜屬於半水性的爬蟲類動物(澤龜),龜是卵生動物,當牠們到了繁殖的年齡(4歲左右),就會產卵,通常產卵的時期是每年的五至八月,數目由十至二十隻不等。

  29. 巴西龜的生活習性 • 在十二月至翌年的二月時,巴西龜會不吃東西,而且常常睡覺,那是冬眠,主要是所有爬蟲類都是冷血動物,在冬天時,由於體溫會不斷下降,牠們就會什麼也不吃,閉上眼睛,動也不動,開始冬眠的,到了三月至四月時,牠們就會甦醒過來,又吃東西。

  30. 1.卵胎生動物 3.胎生動物 4.以上皆非 問題五 • 巴西龜屬於半水性的爬蟲類動物,那巴西龜是何種動物? 2.卵生動物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31. 蚯蚓簡介 • 蚯蚓屬於環節動物門寡毛綱,可以分為陸生的及水生的兩種類型。     正蚓的解剖圖     正蚓的腹面外觀圖

  32. 蚯蚓的主要特徵如下: • 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 • 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 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 •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33. 蜻蜓簡介 • 生活史:卵-稚蟲-成蟲 產卵行為 • 蜻蜓科、勾蜒科、春蜒科蜻蜓較常採用點水產卵的方式,有的會連續點水,一次產下三至五粒或二十至三十粒,有的則是先將一、兩百粒以上的卵排出,堆積在尾端,然後再點水將它們全部沈入水中。

  34. 稚蟲習性 • 蜻蜓水蠆沒有如豆娘水蠆般的尾鰓,牠們用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因此平常會藉著從尾端緩慢吸水、排水來呼吸,當遇到危急時,蜻蜓水蠆只要快速排水即可噴射前進,速度比豆娘水蠆更快。

  35. 眼鏡蛇 • 食性:以魚類、蛙、蟾蜍、蜥蜴、蛇、鳥及鼠類為食。 • 分布:台灣全島和馬祖中低海拔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南部地區。

  36. 型態特徵:大型蛇類,最大全長可達2公尺,身體有一些細的灰白色環紋,易受激怒而將前身昂起,頸部並擴張呈前後扁平狀,此時頸背部的白色環紋更為明顯,常呈眼鏡狀,故有眼鏡蛇之稱。型態特徵:大型蛇類,最大全長可達2公尺,身體有一些細的灰白色環紋,易受激怒而將前身昂起,頸部並擴張呈前後扁平狀,此時頸背部的白色環紋更為明顯,常呈眼鏡狀,故有眼鏡蛇之稱。

  37. 生活習性:棲息於山區或農墾地,於白天活動為主,天氣悶熱時改為黃昏活動,攻擊性強,又具有強烈的毒性,能致人於死,需小心因應,於5月左右交配,而在夏季產卵,每窩可產7-25枚,約1.5-2個月孵化,仔蛇全長約20公分,雌蛇有護蛋的行為。生活習性:棲息於山區或農墾地,於白天活動為主,天氣悶熱時改為黃昏活動,攻擊性強,又具有強烈的毒性,能致人於死,需小心因應,於5月左右交配,而在夏季產卵,每窩可產7-25枚,約1.5-2個月孵化,仔蛇全長約20公分,雌蛇有護蛋的行為。

  38. 1.晚上 3.中午 4.以上皆是 問題六 • 眼鏡蛇活動的時間通常以什麼時候為主? 2.白天 • ANS:答對嚕~ • ANS:答錯嚕~

  39. 參考資料 • http://www.froghome.idv.tw/ • http://n.froghome.info/ • http://st.kjes.tp.edu.tw/94stu/603/60310/a04.html • http://earthworm.zo.ntu.edu.tw/earthworm/ • http://www.ylib.com/hotsale/bugcd/read.htm • http://rescue.ngo.org.tw/2listanimal/22list/crawler/snake/Naja-atra/Naja-atra.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