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04 Views
化学化工系. 《 化工分离技术 》 课程教学设计. 汇报人:王世兵 教研室:物化及化工教研室. 主要内容. 一 . 课程定位与目标. 二 . 课程内容与安排. 三 . 课程教学设计. 四 . 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改革. 五 . 存在问题及改革计划.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化学、化工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化学应用、科研、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化专业培养目标. ( 2010 版培养方案).
E N D
化学化工系 《化工分离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汇报人:王世兵 教研室:物化及化工教研室
主要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三.课程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改革 五.存在问题及改革计划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化学、化工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化学应用、科研、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化专业培养目标 (2010版培养方案) 学生毕业后能在应用化学、化工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化学应用、科研、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 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化学应用研究岗位 分离技术 就业岗位群 环保与质检技术岗位 材料研发与生产岗位 药物研发与生产岗位 化工开发与生产岗位 其他(如考研)岗位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课程的性质、地位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地位:1.为其他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 为学生未来从事应用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 和开发应用奠定较好的基础。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各种分离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分离技术的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各种分离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分离技术的 基本原理,并通过查阅文献,使学生了解分离科学领域的发展前 沿。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 相互渗透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融汇各学科知识的创造性思维,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自觉 探求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激情。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二、课程内容安排 1、教材分析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改革前 教学内容 2、课程内容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知识积累 学习兴趣 有一定基础: 无机、有机、分析、物化 欠缺《化工热力学》等核心课程内容 关注考研,对考研无关课程尤其是选修课不重视 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文献调研能力 3、学情分析 能力素质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生特点 现状 化工热力学知识缺失 兴趣不高 一定自学能力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三、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1、 设 计 理 念 • 专注学生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培养; • 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乐学、会学、学会 • 讲思问结合,探究研兼顾 • 理论知识融于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的 教学之中 2、 设 计 思 路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案例 教学法 • 启发式教学法 • “互动交流式” 教学法 • “互动交流式” 教学法 3、 教 学 方 法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教学与学习手段 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网络课程资源(待建) 电子阅览室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四、教学改革 1、改革思路 理清课程脉路,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标准 强化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拓展知识 激发兴趣 强化实践 注重应用 增设实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依托第二课堂,促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应用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2、改革后的教学内容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重点 色谱分离、泡沫分离、膜分离技术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双水相萃取、分子蒸馏、分子印迹分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3、考核方法改革 理论考核100% 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30% 讲座表现5% 实验成绩10% 作业10% 提问5%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4、改革成效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应化08级 化学08级 化学07级 4、改革成效 学生科研: 发明专利1项,核心1篇,CN 1篇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五 、存在问题与改革计划 (1)教学团队尚未形成 (2)教材建设 (3)课程资源开发亟待加强 诚邀: 《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课程主讲教师共商改革大计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