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 罗桂华 (上杭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联系电话: 13850697703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 罗桂华 (上杭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联系电话: 13850697703. 主要内容. 一、茶知识 二、优质高效茶园的建立与茶园管理技术 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四、茶叶加工厂与空调做青房的建立 五、闽南乌龙茶采制加工技术 六、清香型铁观音乌龙茶采制加工技术 七、典型经验. 一、茶知识. 茶类 : 分六大类 △ 绿茶 : △ 红茶 : △ 青茶 ( 乌龙茶 ): △ 黄茶: △ 黑茶: △ 白茶: ☆普洱茶. 各种茶类的加工工艺. △ 绿茶 : 轻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烘干或炒干)

ma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 罗桂华 (上杭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联系电话: 1385069770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罗桂华 (上杭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联系电话:13850697703

  2. 主要内容 • 一、茶知识 • 二、优质高效茶园的建立与茶园管理技术 • 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 四、茶叶加工厂与空调做青房的建立 • 五、闽南乌龙茶采制加工技术 • 六、清香型铁观音乌龙茶采制加工技术 • 七、典型经验

  3. 一、茶知识 • 茶类:分六大类 • △绿茶: • △红茶: • △青茶(乌龙茶): • △黄茶: • △黑茶: • △白茶: • ☆普洱茶

  4. 各种茶类的加工工艺 • △绿茶: 轻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烘干或炒干) • △红茶: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 • △青茶(乌龙茶): 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火→毛茶 • △黄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 △黑茶:杀青→初揉→渥堆 →复揉→干燥 • △白茶:萎凋→并筛→拣剔→干燥 • ☆普洱茶:主产云南思茅地区普洱县,云南大叶种→揉捻 →晒干 →渥堆发酵→干燥

  5. 福建主要茶类的名优茶 △绿茶:烘青——茉莉花茶 炒青——武平炒绿 特种绿茶——龙井、碧螺春、毛峰 △红茶:工夫红茶——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坦洋工夫(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青茶(乌龙茶):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色种(黄旦、毛蟹、本山、白芽奇兰、佛手) △白茶:白毫银针(太峔银针)、白牡丹

  6. 二,优质高效茶园建造与管理技术

  7. ☆绿茶产区:特早芽种:福云6号;早芽种:福鼎大白、福鼎大豪、 福云7号中芽种:梅占迟芽种:以政和大白茶为主。 ☆乌龙茶产区:早芽种:黄旦、金观音、丹桂.中芽种:铁观音、白芽奇兰、本山迟芽种:水仙 (一)品种选择与布局

  8. 品种布局 • 注意 • 早、中、迟芽种的合理搭配。 • 品种纯度大于98%,无检疫性病虫害。种性特征明显,苗木健壮,高度大于20厘米,颈粗大于5毫米,分枝3个,叶片至少8张以上。

  9. 推荐品种:铁观音 • 原产安溪县西坪尧阳乡松岩村,无性系品种。 • 灌木型,中叶类,中偏迟芽种。 • 植株中等大小,分枝稀疏,树姿开张。 • 叶形椭圆,叶缘波浪形,叶揉隆起,叶尖渐尖,色深绿,富光泽。 • 春芽萌发期一般在4月初,一芽三叶期在4月中、下旬。嫩梢黄绿略带紫色,茸毛中等,开花多,结实率高,产量中等。

  10. 铁观音幼苗

  11. 铁观音幼苗

  12. 铁观音

  13. (二)园地选择 • 1、环境: 茶园周边森林、植被保存较好,5千米内不得建有排放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的工厂、矿山、作坊、土窑等。茶园四周有山体、森林、河流等天然屏障或人工防护林体系。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茶园与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距离1千米以上,且有隔离带。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电力方便充足。

  14. 2、园地: 园地宜选在平地或坡度20度以内的山地,要求土壤微酸性,PH4.5~6.5,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质结构良好,无污染,富含有机质。园地附近有可利用的水源。

  15. (三)茶园规划与开垦 • 1、规划原则: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具体要做好道路、排蓄系统的设计,茶行合理布局和开垦工作

  16. 2、道路设计: • 茶园道路分汽车便道、主道、支道、步道。 • 汽车便道宽4~5米,路坡0~5度,弯道半径>4米; • 主道宽2~3米,路坡0~6度,弯道半径>2.5米; • 支道宽1.5~2.5米,路坡7度以内,弯道半径>1.5米; • 步道根据需要与梯层长度,在层与层之间交错设立,可设“之”字形迂回而上的步道。

  17. 3,排灌网络设置 • 由水渠、拦洪沟、主沟、支沟、蓄水池组成拦洪沟又称隔离沟,环茶园而设置;深度和宽度为50~60厘米,沟的出口与水道相接;主沟一般是沿道路两旁设置,深宽度一般为40厘米左右;平地茶园一般不设置支沟,坡地茶园在茶行的后壁挖宽深各30厘米的小沟,在小沟中间隔2~3米筑一小埂,高度略低于平台,形状似竹节,也叫竹节沟;一般20亩亩左右的茶园,可建容量10立方米的小池。有条件的茶园每3-5亩建一容积为1-3立方米的蓄水池,并随山就势,多建此类容积的蓄水池,有利于茶园浇水、施肥、喷药。

  18. 4、茶行设置: • 一般占土地总面积的70%左右,尽量背北朝南。平地茶园设置方法较简单,以行距1.5~1.8米划出种植行,坡地茶园要建等高梯层,一般坡度5~10度的,梯面宽以7~13米为宜;坡度10~15的,梯面宽以5~7米为宜;坡度15~20的,梯面宽以3~5米为宜。

  19. 5、防护体系建设: • 道路两旁、茶行空隙以及茶园边缘地带营造防风林、经济林、风景林,形成强大的茶园防护体系。在茶园梯壁可种植爬地兰、金珍菜花等作物,以维护、绿化梯壁。

  20. 6、表土回沟开垦法: • 在划好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挖去放在两种植行中间,再将种植沟 的心土挖去20厘米左右,放在另一茶行边,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厘米左右,施入基肥,每亩5000公斤左右,将基肥与心土混拌,再将表土翻入种植沟结合施用50公斤磷肥作基肥,拣去石块、树根,以备植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21. (四)茶树种植1、种植时期: • 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不论春栽或秋栽,都应尽可能地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以利成活。

  22. 2、种植规格: • 单行种植的梯台宽度一般要达到2米,最低不小于1.3米,多行种植的平地,行距1.5~1.8米,株距20-30厘米,单株双行或双株单行种植,每亩用苗量2000~4000株。目前多采用双行单株甚至双行双株种植,亩用苗量4000-6000株。高密植茶园一般提倡5000-6000株为宜。

  23. 3、种植方法: • 起苗出圃 苗高达20厘米以上,茎变硬、三分之二以上红棕色,于秋冬季或早春无霜期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湿透苗床。起苗时,要用锄头挖,多带土,勿伤根群。应去除异种杂株、病虫株。

  24. 大小苗分开种植; • 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如茶苗太高可进行必要的定剪。定植时,在种植沟内挖10厘米深,把茶苗垂直置于沟内,用左手扶住苗木,右手填上,并压紧压实,使苗木自然直立,注意不要损伤根颈。比较干旱的地区,还可用小木锺把苗木周围的细土夯实,然后把水浇透。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种植,则最为理想。有条件的地方在种植沟内铺放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他植物稿秆,以利保水保温,抑制杂草生长。

  25. (五)茶园管理 • 主要包括茶园施肥、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和茶树修剪、病虫防治等内容。不同茶树生长时期侧重点不同。1、幼龄茶园管理指定植后一至三年内茶园未封行、未达到设计产量或未正式投产这段时间的管理。

  26. (1)抗旱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园土壤湿润。一周内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最好在茶苗两旁各30厘米以内及茶行间铺草覆盖,上压碎土,既保水保湿,还可防止杂草生长。(2)清除杂草。茶苗移栽后应及时拔除茶苗附近杂草,并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浅耕除草,一般一年进行3-5次。(1)抗旱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园土壤湿润。一周内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最好在茶苗两旁各30厘米以内及茶行间铺草覆盖,上压碎土,既保水保湿,还可防止杂草生长。(2)清除杂草。茶苗移栽后应及时拔除茶苗附近杂草,并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浅耕除草,一般一年进行3-5次。 茶园管理

  27. 茶园管理 • (3)间苗补苗。新建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株,必须抓紧时间在建园前2年内将缺苗补齐,最好采用同龄茶苗补。对于种植过密的应及时间苗,保持合理密植。

  28. 茶园管理 • (4)肥水管理。 • 种植10天后可进行叶面喷施,补肥补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新根发生时,施一次稀薄水肥,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施一次水肥。 • 近2-3年新植的茶园,为了追求品质上的新枞香味,以采及采后的轻剪代替定型修剪,以获得更多的鲜叶产量,施肥用量已呈加大趋势,并以撒施为主,不少茶园甚至出现肥害现象。 • 建议采摘或轻剪后10天左右施一次肥,待一芽一叶初展时再施一次,每次亩用量不超过10公斤复合肥,既经济又有效。并据叶色变化,适当增施氮肥,而不是一味施复合肥或尿素。

  29. 茶园管理 • (5)定型修剪。定剪时间:一年春、夏、秋季皆可进行定剪,但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的早春2、3月定剪为好。定剪次数:根据茶树品种、植株高度与分枝情况而定,一般幼龄茶树需进行3~4次定剪。定剪高度:因树、因品种不同。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30厘米以上时,离地15~20厘米处水平剪去;第二次要离地30~40厘米剪去;第三次在离地55~60厘米左右剪去;第四次在离地60~70厘米左右处剪成弧形,培养树冠。一般一年定剪一次,如低海拔、肥培管理好,幼树生长迅速的,也可一年定剪2次。

  30. 2、投产茶园管理 • (1)施肥量计算。实践上亩产干荼250kg以内按1斤纯N生产干茶7斤计算,亩产干茶250-400kg则以1:6计,若亩产干茶400kg以上则要以1:5计;NPK三要素比例,绿茶区一般2-4:1:1,乌龙茶区2-3:1:1。

  31. ☆推广“一基、三追、多喷”的施肥方法 • 一基:即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茶园深耕结合施入全年施肥量40-50%的N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等,配合施用磷钾复合肥等.

  32. “三追” •   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20天,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三次施肥量占全年N肥用量的50-60%,其中催芽肥用量要约占三次追肥总用量的40-5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总量的25%左

  33. “多喷” •   在茶树生产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它叶面营养液等作根外追肥,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期以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期效果最好。

  34. (2)加强茶园土壤耕作与覆盖。 • ①浅耕,一般耕深10~15厘米,每年进行二至三次,在二三月春茶萌发前、五六月春茶采后,七八月夏茶采后,选择晴天结合施肥进行。②深耕,耕深20~30厘米,结合开基肥沟。一般每年只进行一次,也可用隔行深耕的方式进行两年完成,每年茶季结束后进行。③茶园铺草厚度达10厘米以上,每亩用干草1000公斤以上,或进行地膜覆盖。

  35. (3)生产茶园树冠更新 • ①秋末茶季结束,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前及时进行轻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以上3-5cm的茶枝,并同时剪去突出枝、病虫枝、衰老枝等枝条;②而对由于经多次采摘后树冠面参差不齐,形成许多鸡爪枝的青壮年茶园,在春茶前或在春茶后或在茶季结束后进行深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去树冠面上10-15cm以鸡爪枝为主

  36. 生产茶园树冠更新 • ③对树势衰老,生长逐年衰退,枯枝、病虫枝增多,萌发能力减退,对夹叶不断出现,产量逐年下降的半衰老茶树,以及树势矮小,萌芽无力,产量无法提高的未老先衰的茶树,在春茶前或在春茶后或在茶季结束后进行重修剪,剪去原树高的三分之二或更重些;树势尚壮或茶丛较高大的半乔木状茶树,以剪去原树高的五分之三为宜。

  37. (4)合理采摘适时封园。 •   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行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采用“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的采摘方法,尤其注意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月上旬前即行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38. (5)加强茶园秋冬季管理 •   对抗旱性较差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以提高抗寒能力又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美0.5-1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300ppm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密切注视冬季春初天气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

  39. (6)病虫综合防治。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把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在茶园用药上注意以下事项: • ①正确选择农药品种; • ②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 • ③适期用药; • ④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保证喷药质量; • ⑤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40. 三、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41.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 根据目前茶园现状,低产茶园大至可以将其分为生态失调型、种植过密型、管理不善型、品种不良型等四类。现将各类型特点与分类改造措施小结如下:

  42. (一)生态失调型的茶园改造 • 1、主要类型。 • ①坡度大,梯田小,梯壁既高又陡,水土冲刷严重。 • ②茶园内除了茶叶不见树,除草连根带土一起刮,园内裸露面积大。 • ③茶园远离林区和河流,周边无防护隔离带,茶树易受不良气候和污染的侵袭。

  43. 2、改造措施。 • 坡度大的茶园劳动效率低,产出少,此类茶园应尽量予以淘汰,特别是坡度25度以上的要下决心退茶还林。 • 裸露面大的茶园,在空地较大的间隙和道路两旁种树,树种可以选择经济林、观赏林或落叶果树,如梨、杨梅、柿子等。树木的数量要因地制宜,不可喧宾夺主,另外要注意不能种植与茶树有共生病虫害的树种,如梧桐、柑橘等。空地上还可人工种植草皮。梯壁上的杂草,只能用镰刀割除,不能用锄头削除,要留下草根固定梯壁。

  44. (二)管理不善型的茶园改造 • 这类茶园主要是由于技术不到位,或投入不足疏于管理造成的。1、主要类型。 • ①在园貌上表现为埂壁坍塌,后沟被泥土埋没,排灌系统破落,土壤板结,杂草丛生。 • ②树貌不齐,或植株矮小一副老头状,或绿叶层稀薄满园病态;也有的修剪定型不当,树势太高。 • ③断行缺株,或茶行外移成篱笆状。

  45. 2、改造措施。 • 按照标准要求挖沟筑埂,修复排灌网络,并深翻土壤,清除杂草。春茶采后,在茶克过磷酸钙的标准施肥,填上松土。然后根据树势情况,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断行缺株的,可在较密的茶行中进行分株移植;篱笆状的,采用套种的方法,即在梯层中间挖种植沟,重新种植,等新茶培育至采摘面达60厘米宽时,砍去“篱笆茶”。

  46. (三)品种不良型的茶园改造 • 根据调查,现有栽培种都是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从广义上说都属于良种,但由于不同时期育种的目标不一样,所以要求的品种特性不一样,“优良”的概念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说来,产量型的品种,它的历史地位正在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质量型品种,尤其是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其产品更受市场的青睐。所以,所谓品种不良,是以当前及预期市场的需求来判定的。对品种不良型的茶园,最好的改造措施是改植换种。为减轻当年经济损失,可选择在春茶采收后进行。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按新植茶园及其管理办法进行。

  47. (四)种植过密型的茶园改造 • 主要表现为耕作行密蔽,茶树个体发育不良,分枝细弱,发芽无力,芽头稀疏而瘦小。病虫害经常发生,而且程度比较严重。

  48. 对种植过密型的茶园,可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改造。1980年前后建立的“密植免耕”茶园,种植密度达每公顷15万-30万株(1万-2万株/亩)以上,这种模式的茶园是在急于求产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经济寿命短,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此类茶园应予淘汰。常规推广的每公顷6万-9万株,行距1.3-1.5米的茶园,可用单人修剪机把茶蓬两边各剪去15厘米,留下30厘米的耕作行,然后用双人弧型修剪成弧形茶蓬对种植过密型的茶园,可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改造。1980年前后建立的“密植免耕”茶园,种植密度达每公顷15万-30万株(1万-2万株/亩)以上,这种模式的茶园是在急于求产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经济寿命短,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此类茶园应予淘汰。常规推广的每公顷6万-9万株,行距1.3-1.5米的茶园,可用单人修剪机把茶蓬两边各剪去15厘米,留下30厘米的耕作行,然后用双人弧型修剪成弧形茶蓬

  49.   行距不足1.3米的茶园,或梯面宽度不足2.2米,却种植两行的,可以采取“去1留1”的措施,即挖去1行,留下1行。然后用弧形修剪机,把蓬面修成弧形。  行距不足1.3米的茶园,或梯面宽度不足2.2米,却种植两行的,可以采取“去1留1”的措施,即挖去1行,留下1行。然后用弧形修剪机,把蓬面修成弧形。

  50. 四、茶叶加工厂与空调凉青间的建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