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玩 板橋

玩 板橋. 未來學校實驗 課程 教案設計 / 林麗雲 103/1/17. 一、教案簡介. *教案主題 / 玩美板橋─在地藝術文化探索 *設計源起 /

mar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玩 板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玩 板橋 未來學校實驗課程 教案設計/林麗雲 103/1/17

  2. 一、教案簡介 *教案主題/ 玩美板橋─在地藝術文化探索 *設計源起/ 當所有的家長、學生擔心入學問題,不知教育何去何從時,教育單位是否應從另一個方面思考。原本每一個學校就應有其作為地區教育中心的責任,讓學生了解地區的地理、文化、歷史、藝術等特色,因為對自己生活的土地產生了感情,並願意投入深耕在地可見與不可見資產,才可能擁有拓展國際視野的基礎。如果教師們願意投入在地文化的創造,就有提升在地就學的可能性,進而創造豐富多元的文化。因此十二年國教正是校方改變教學方式,為教育注入生命的良好契機,本教案因此而生。

  3. *課程設計概念圖/ 和歷史學科的配合 和地理學科的配合 和公民、國文等學科的配合

  4. *課程特色/ (一)學科導向、外籍生參與:本課程期望透過美術課程,引導學生觀察在地生活與歷史文化,以學生各自美的角度豐厚板橋文化,其中包括外籍交換生的參與,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 (二)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任務:透過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企劃書(Project),並實踐企劃,完成後檢討修正。 (三)創造力教學:運用團隊合作模式,學生在課程當中,討論、遊戲、學習,以激發彼此的潛能。

  5. *教案實施流程圖/

  6. *本課程欲培養的主要能力/ (一)認知:學科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意思考能力 (二)情意:學習動機、國際化素養、公民素養、科學素養、人文素養 (三)技能:ICT技能(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溝通技巧、團隊合作、品德教育、領導能力

  7. 二、教案教學模式 *配合時事報導與國際議題/ 商業周刊/上課方式不改 12年國教一定失敗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18/297203.htm#ixzz2urBNJZ2n 滾動式教改還要殘害多少孩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RO-sw6Lvk 國際間代表台灣的藝術文化是甚麼?肉形石和翠玉白菜之外? 台北故宮至寶「翠玉白菜」等珍藏將首度赴日展出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Asia)  2013/10/16

  8. *問題導向引起學習動機/ 畢業後,阿萌和阿宅受邀參加好友有為的高中校慶。他們一出板橋捷運站,就看到有為來迎接。 阿萌:板橋好方便啊,三鐵共構,到處是大樓…。 阿宅:恩~不過聽說板橋也很有歷史,是藝術文化薈萃的地方。有為你覺得呢?可以介紹一下板橋高中所在的板橋地區嗎? 有為:我以為你們只是來逛逛攤位,沒想到這麼好學。 阿萌:別小看我們,既然都來了當然要開開眼界。 有為:其實…我也不太了解… *如果你是有為或者是有為的高中同學,該怎麼辦?

  9. 分組提出各自企劃,他組學生扮演評審給予意見。分組提出各自企劃,他組學生扮演評審給予意見。 *創意教學法提升學習動機/ 解決問題小遊戲,促進小組默契

  10. *資訊融入提升教學效率 課堂討論開放使用平板或智慧型手機,提升學習動機與教學效率。 課後使用線上電子書製作,學習不僅止於課堂

  11. *有效教學團隊運作模式/

  12. 三、課程執行與教學活動 (一)前測(一堂課): • 拓弄思(Torrance)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 • ICT能力檢核表(共10題) • 學科能力前測(共10題)

  13. (二)以林家花園為出發點看板橋美術發展(二堂課)(二)以林家花園為出發點看板橋美術發展(二堂課) 授課技巧:講授與分組資訊蒐尋搶答 學生搶答時,使用平板與 智慧型手機查資料。

  14. 板橋高中所在地 林家花園 *板橋高中與林家花園 空照圖今昔對比(讓學生 上網找地圖,並指出校 園所在地) 1945年4月1日美軍航照

  15. 2014年3月3日google地圖 A點 板橋高中 B點林家花園 步行8分鐘

  16. *依照謝琯樵作品雕刻在林家花園牆上的歷史照片*依照謝琯樵作品雕刻在林家花園牆上的歷史照片 主題1:板橋三先生

  17. 主題2:官展內的林家花園畫作 板橋の庭 (板橋庭園), 1939 高田馨 第二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府展) 得獎記錄:特選 林家の庭 (林家庭園), 1936 名島貢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林本源庭園 , 1935 陳清汾 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得獎記錄:特選

  18. 鹽月桃甫 主題3:從台展四位委員談台灣官展 石川欽一郎 鄉原古統 木下靜涯

  19. 主題4:台展三少年 林玉山 陳進 郭雪湖

  20. 主題5:清至日治期林家花園的藝文活動 總督至林家花園看戲 日治時期林家花園香玉簃賞菊盛會 日本始政40年博覽會台灣鄉土館 設於林家花園

  21. 主題6:戰後畫壇概況與林家花園頹毀期 渡海三家帶來新畫風-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 白色恐怖期因作品而犧牲的黃榮燦作品

  22. 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林家花園整修 1987年重新開放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林家花園整修 1987年重新開放 重新開放後林家花園持續推動社區藝文活動 林家花園因游民入住,多處遭破壞

  23. 值得作為台灣美術雕塑史的校園迷你藝術史 (三)板中公共藝術巡禮與計劃書討論(二節課) (1)找尋板中最美的角落 (2)討論板中附近值得介紹探討的主題 (3)學生就所拍得的景點向全班作介紹

  24. 楊英風鳳凌霄漢原作 楊英風(1926年12月4日-1997年10月21日) 後期以現代主義的抽象組合造型、不銹鋼材質和中國式的藝術思維聞名於世。

  25. (四)板中附近景點分組探訪(二節課) 由學生自行分組,設計路線,老師協助尋找社區資源 進行參訪與蒐集資料,學生透過行動載具深化了解參訪內容。

  26. (五)資訊化教學媒體─電子書技術學習與完稿 (二節課) (1)美的原理原則 (2)Corldraw基礎操作法 (3)創意設計練習 (4)電子書製作

  27. *主要資訊應用教學媒材列表/

  28. *學生學習過程上傳作品與完成作品截圖http://ebook.pcsh.ntpc.edu.tw/book/list.php?type=16*學生學習過程上傳作品與完成作品截圖http://ebook.pcsh.ntpc.edu.tw/book/list.php?type=16

  29. *創意設計練習 透過創意設計練習,提升學生製作電子書的靈感與激發其創造力。

  30. (六)電子書成品與後測 我是板中生 我愛林家花園 玩美板橋-第一組 範例: 愛上食''板'' 林家花園之匾聯(汲古書屋) 總結:因為我們對周遭環境的關心, 可以活化在地文化藝術,也能靈活運 用美術科所學的內容,增益在地文化 資產,並以在國際上站穩立場,拓展視野為長遠目標。

  31. 四、成效評估─關鍵能力提升

  32. 成效評估:ICT能力、學科能力 兩個班級在後測成績成長幅度均明顯高於前測成績 p=0.00 p=0.00

  33. 成效評估:5C關鍵能力_創造力 兩個班級在後測成績成長幅度均明顯高於前測成績 p=0.00

  34. 五、教案省思 (1)教學模式可複製:本課程為校本課程,其理論基礎為「紮根美學」(grounded theory)、 「紮根美學」(grounded aesthetics),基本概念相通;他校教師可援引此理論基礎,挖掘在地美學等相關素材進行 (2)電子書的藝文推廣方法可行性高:電子書介面為網路版,只須具備網路設備,即可上傳與宣傳。 (3)教案設計與教學法適當:以合作學習模式為前提,使學生都能參與,並發揮各別才能,促進合作精神,符應十二年國教差異化教學與有效教學的評量指標。 (4)學科銜接與配合:教案具有延展性,能促進學生主動銜接與深化人文社會等學科課程,並因企劃屬性而自行尋求他科教師的協助。

  35.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