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五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五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一 、人类行为 二 、社会环境 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人类行为. (一)  人类行为的含义 社会工作通常界定:人类行为是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要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在这里,适应性、类型众多并易于变化、动态、可控制或可训练、发展性、整合性是其基本特征。. 一、人类行为. (二)关于人类行为正常和异常的划分

marc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 第一节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 一 、人类行为 • 二 、社会环境 • 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 一、人类行为 • (一)  人类行为的含义 • 社会工作通常界定:人类行为是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要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在这里,适应性、类型众多并易于变化、动态、可控制或可训练、发展性、整合性是其基本特征。

  4. 一、人类行为 • (二)关于人类行为正常和异常的划分 • 划分人的行为属于正常还是异常有诸多标准,这些相对标准包括统计规律、社会规范、行为适应性、个人主观感受等。一般地,如果某人行为与大多数人相似,在统计上就可以视为常态,其行为就属于正常行为,反之则是异常行为;如果个人行为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规矩,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是有偏差的;如果某人无法适应社会,就会出现社会化不足,进而体现为异常行为。上述标准是相对的,也是以具体社会情景为条件、为背景的。在某些个人、地域和时段发生的正常行为,在其他场景中可能被视为偏差行为。

  5. 二、社会环境 • (一) 社会环境的含义 •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6. 二、社会环境 • (二) 社会环境的多样性 • 人不可以只依靠自身就完成各项人生发展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元素,人总是处于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的单系统或多系统的交叉场景之中的。他人是个人所处社会环境中的最重要和最活跃元素,人的生物发展、心理和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一般是在由他人组成的特定社会场景中进行。

  7.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一)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分析视角 • 不少宏观和微观理论对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在社会工作中,“人在环境中”是描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概念。“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成年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描述也可以推广运用于其他案主。鉴于人和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人在环境中”已被称为真正属于社会工作领域的特殊概念和理论。

  8.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二)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 (1) 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 (2)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各年龄段人士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受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而言,人格未充分定型、社会化未完成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反之则较小。 • (3) 个人会对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 • (4)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些。

  9.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三)社会工作者要科学地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社会工作由整体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人的困境来自个人还是环境,社会工作者常常认为人们的困境源于上述两者的不恰当互动。因此,改变环境和改变两者互动都是重新实现人和环境间适应性平衡的专业手法。

  10. 第二节 儿童行为和社会环境 • 一、儿童发展理论 • 二、儿童阶段的特征 • 三、儿童问题及对策

  11. 一、儿童发展理论(1) • 鲍尔比(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对母爱的需求十分强烈;同时婴幼儿对父母分离会产生焦虑。他们不仅接受父母之爱,也会诱导双亲来爱他们。 • 皮亚杰(Piaget)的认知理论把个体行为背后的过程用信息处理来表达,来研究个体获得、储存、转换和运用符号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 • 弗洛伊德(Freud)的心理和性理论在心理治疗方面影响深远。该理论认为,欲望是人的重要基础,是一种心理和性的能力。在不同时期,儿童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恰当满足,满足太多或太少都会使人格发展受到影响,并可能导致其人格变异。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也较大。该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经历本我、自我、超我三阶段,本我主要满足个人欲望,但往往被超我视为不道德,从而两者会发生矛盾,自我是其中的调停者。

  12. 一、儿童发展理论(2) • 埃里克森(Erikson)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基础上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并提出了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这一分类方法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极具启发。该理论认为,人生各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特任务,人们从其中的正反经验中发展出独特的品质。一般地,人们完成了任务就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否则就面临心理社会危机。 • 柯尔伯格(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人类道德发展可以分为前道德期、习惯期和原则期。前道德期为7岁前,分不清是非,这时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予以控制。习惯期需要遵守成人或他人的意见,实现社会所期望的行为。

  13. 二、儿童阶段的特征 • (一)儿童生理的发展 • 儿童的生物特性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出生前已经形成的基本身体结构和组织系统,出生后成长极快。

  14. 二、儿童阶段的特征 • (二) 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发展 • 心理和人格发展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是儿童的重要任务,儿童社会化有如下特征:(1)0—6岁儿童最早通过哭笑表示情感,随后逐渐对亲近者有依恋行为,并开始与同伴和其他成人交往。(2)学校和朋友开始成为6岁到性成熟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课程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此阶段,游戏也变得与课程同等重要,并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5. 三、儿童问题及对策 • (一) 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 • 不同年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和气质上的缺陷。许多孩子存在娇气、骄横、任性、自私、懒惰、冷漠等不良性格,缺乏勇气、刚强、大度、坚韧等优良性格。 • 儿童行为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处的场景不同,但是都可以细化为家庭、学校、朋辈、社区、社会等系统。 •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家庭形态变化和家庭教育不当。(1)独生子女家庭和核心家庭越来越多;(2)离婚家庭对孩子有相当影响;(3)家庭教育两极化,一是责任两极化,二是期望两极化;(4)虐待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学校是向儿童提供学习知识、技术并且训练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学校教育始终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育、德育和技能教育还没有取得应有的重要地位,教育尚未真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缺乏专门针对儿童偏差行为设立的咨询和辅导机构。 • 多元化是儿童所在社会环境的重要特征。由于儿童缺乏正确的价值和道德判断,模仿学习的能力又很强,因此,各种不良习惯和行为对其正常发展和社会化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6. 三、儿童问题及对策 • (二) 解决儿童问题的对策 • 儿童面临的不少问题和困境是其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根据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既应该努力依托专业技术修正儿童的偏差行为,也应该针对影响儿童正常和健康成长的社会系统采用合适的干预手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把握不同阶段儿童的基本特性,剖析偏差行为的微观机制。社会工作者也需要领悟儿童问题乃至偏差行为的宏观原因。

  17. 第三节 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 一、青少年发展理论 • 二、青少年阶段的特征 • 三、青少年问题及对策

  18. 一、青少年发展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青少年年龄段属于正式运作期。他们已经学会思想考虑任何事情,学会推理、分析、回想等,能做许多假设,并会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思考。 • 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特别强调青少年时期的认同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关键环节。该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的特色在于身份意识,需要将许多成分整合起来。如果整合不好就会发生角色的混淆,导致身份危机。 •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处于习惯期,需要遵守成人或他人的命令、实现社会期望。

  19. 二、青少年阶段的特征 • (一) 生理及心理特征 • 青少年的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不断提升,自我中心继续发展,并努力寻求自我的身份,他们在获得同辈群体帮助下得到了不少发展。

  20. 二、青少年阶段的特征 • (二) 社会关系方面的特征 • 在青少年期,人们的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征。首先,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有所不同。其次,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阵地。第三,宏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扩大。

  21. 三、青少年问题及对策 • (一)青少年问题及解释 • (1)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自己的想法或行为得到朋友认同或认知奖励,则本人就学习到新的规范。 • (3)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与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等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 (4)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主要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

  22. 三、青少年问题及对策 • (二) 解决问题的社会工作对策 • (1)针对个人原因,一般可以采用微观的社会工作手法; • (2)针对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分析采用相应对策。由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原因机制极其复杂,而青少年有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因此,针对可能的多个原因采用整合手法,以学校为基本依托,整合家庭、社区、社会的多方面资源提供专业服务,就是舒缓、解决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方法。

  23. 第四节 成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 一、成人的行为理论 • 二、成人阶段的特性 • 三、成人问题及对策

  24. 一、成人的行为理论 • 斯通和邱尔奇的健全人特性理论。它认为本阶段的个人发展分为理想的成熟类型和问题/病态类型。 • 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本阶段属于生命周期的第六期和第七期,有两项任务:其一,进一步社会化以促进人际关系,寻求与异性建立亲密的互爱关系。如果没有完成上述任务,人就会有一种孤独感。其二,事业发展。 •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认为本阶段属于原则期,人有基于思考和分析而得的内部行为守则,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道德观念包括个人人权和民主以及可以接受的法律。 • 荣格的分析理论。他认为自我是个人与外界妥协的结果,人必须到40岁才发展完全。40岁至老年前,人会发展内在的和特殊的目标,追求自我实现。

  25. 二、成人阶段的特性 • 成年期大致以40岁分界,40岁前后的生理特性存在不少差异。成年期的生理状态呈曲线分布,35岁前的身体各方面状况表现出较高水平,此后,生理指标逐步衰退并逐渐呈现出老年特征。 • 40岁前,他们进行了多个角色的转型。他们逐步完成学业、从学生转变为工作者,并拥有了新的身份和地位。40岁后,他们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一,情感去与深沉稳定;其二,婚姻更加务实;其三,本阶段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其四,更年期综合症是本年龄段人士的特有体验。

  26. 三、成人问题及对策 • (一) 成人阶段的主要问题 • 成年期需要完成诸多人生任务,如果某些任务完成得不圆满,就可能引发成年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婚姻问题和就业问题。

  27. 三、成人问题及对策 • (二) 社会工作对成人问题的应对 • 首先,要对成年人士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的原因机制进行深入剖析。这些原因可能来自成年人自身的行为和其他特征,也可能来自社会环境中家庭、学校、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系统。 • 其次,提出若干被选工作方案。 • 其三,综合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诸多因素,在被选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 其四,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理念、理论基础、工作方向、工作策略、工作者角色。 • 其五,推行工作计划,提供专业服务,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变,最大程度地保证可操作性。 • 最后,在达成预期目标后,逐步结束与服务对象的工作关系,并对项目执行的多方面情况进行评估。

  28. 第五节老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 一、老年行为和社会理论 • 二、老人阶段的特性 • 三、老人问题及对策

  29. 一、老年行为和社会理论 • 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对自己一生的成就进行反思。具有整合意识的老人会觉得生命十分美好,具有绝望意识的老人会觉得人生十分失败。 • 伯克莱的成长理论。他发现老人人格和适应情况可以分为如下类型: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 • 卡明和亨利的撤退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不一定是中年期的延长,而是老人从现存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及价值体系中撤离。这种撤离并非社会力量压迫的结果,而是老化现象中一种内在的成长过程,使老人形成自我中心、自我满足的现象。 • 伯吉斯、哈维格斯特等人的活动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对每一个人都有同等价值。个人的角色建立在工作、婚姻与社会联系及社团参与的基础上。老年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与社会保持接触,有活跃的社交生活,积极开辟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和维持开朗的心境,获得快乐和健康。

  30. 二、老人阶段的特性 • 人进入老年阶段,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方面会有一些明显特征:生理衰退越来越显著;角色发生多角度改变;认知和心理变化也是老年人的重要性为特征;社会环境对老人具有重要影响。

  31. 三、老人问题及对策 • (一)  老人的主要问题 • 由于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和角色转换,老年人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经济收入减少;情感生活弱化;各类疾病增加。

  32. 三、老人问题及对策 • (二)加强老人服务的对策 • 社会服务人员要积极了解老人的根本需要和主要需要,协助恢复其社会关系,避免社会隔离;对不可恢复的功能要防止其恶化;要整合资源,解决老人问题满足其生活需求。 •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手段,鼓励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扩大老人的社交圈,丰富与社会的联系,充实晚年生活。 •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鼓励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充满孝心地奉养父母,使得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 社会工作者要在举行针对性的个别服务和小组服务的同时,多开拓适合老年人的教学训练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训练老人的社会适应技巧,强化老人的自我权能。 • 政府作为强大的资源拥有者和分配者,要在动态预测老人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项老人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和健康,维护各项合法权利,推动其积极的社会参与,并适时进行动态修订,保证他们同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