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51 Views
高 考英 语 辅 导 讲 座. — My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NMET. 2005.3.. 高考辅导讲座. 2005 考纲解读 2004 试卷点评 2005 试题展望 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2005 考纲解读. 英语学科考试指导思想. 英语学科命题特点. 英语学科考试指导思想.
E N D
高 考英 语 辅 导 讲 座 — My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NMET 2005.3.
高考辅导讲座 • 2005考纲解读 • 2004试卷点评 • 2005试题展望 • 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 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2005考纲解读 英语学科考试指导思想 英语学科命题特点
英语学科考试指导思想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浙江卷)试卷会更符合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方向过渡,试卷将会本着“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原则,命题的原则、题型结构、考查的内容和试卷的难度上仍然会与全国统一试卷保持一致,强调语言应用,同时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返回
英语学科命题特点 1、命题原则稳中有变 2、题型结构有所变化
2004试卷点评 总体难度系数0.55,抽样平均分82.17,试题总词量2296,接近往年高考词汇量。各大题分别为:
单项选择题 第22题:The Wilson live in an A-shaped house near the coast. It is a 17th century cottage. 第30题:If you are feeling so tired, perhaps a little sleep would help. 第34题:Because the shop is closing down , all the T-shirts are sold at half price. 比较难的题目有第32(0.11)、21(0.25)、31(0.21)、35题。 第32题:I’ve never seen anyone run so fast 一just watchDavid go. 第21题:The winter of 1990 was extremely bad. In factmost people say it was the worst winter of their lives.(in a word) 第31题:While modeling business is by no means easy to get into, the good model will always be in demand. 第35题:Anyway, that evening, which I’ll tell you more about later, I ended up staying at Rachel’s place.
2005试题展望 试卷难度基本一致 试卷内容体现特色 各类试题解题要领
单项选择题往往从以下几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单项选择题往往从以下几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 基础语法知识; • 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 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 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 对句子结构和逻辑进行分析。
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减少机械操练,加大运用能力的提高 开拓个人视野,致力于提升人文素养 学会分析比较,注重积累各国文化差异 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多种能力的有机运用
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单项选择题复习建议: • 全面地细致地复习语法和词汇,尤其是要注意积累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词汇的用法,牢记一些特殊的句型结构和固定习语搭配。 • 以动词作为复习重点。动词中的时态和非谓语动词又是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要培养抓住动词来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 做情景题时,不要用中文思维进行思考,注意整个题干的前后衔接关系。 • 牢牢记住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考虑问题,做到语境先行,语法跟上。 • 复习中要善于选题,不要过多地沉浸于难题怪题之中,对于那类题目要大胆舍弃,不能决定的可以征求备课组老师的意见。
完形填空复习建议: 总的原则是: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来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先完意,后完形”,即先理解作者的主旨大意,再来选择填空。做完形填空的一般步骤为: • 通读全文,领悟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故事情节。考生必须跳过空格,快速地通读全文,粗略地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不要急急忙忙做题,有时,要读完全文才能确定一个选项的答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重视文章的语篇意义。当然,在通读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容易的空格当即填上,这样就等于相对地增加了已知的信息,降低了文章的难度。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 • 读全文,推理判断,前后照应,试选答案。在进行选择填空时,要先易后难。选择的方法是抓住上下文的联系、句子之间的联系和固定习语词组的搭配关系。第二次读全文时,应该带着问题去读,要寻找文章中给予的“暗示”或“提示”。如同位语、定语从句、插入语、关联词等,在上下文中选择合理的答案。 • 通读全文,检验答案,修正错误。粗选答案后,一定要把自己所选的答案套回文章中,再把文章通读一遍,特别注意一下文章的行文是否合乎逻辑,所选词汇是否达意和搭配。
同行共勉 • 回归课本,系统整理,查缺补漏,重在基础,题不离手,锻炼身体,调整心态,“慢”“快”相得益彰。 • 揭竿立起不仅仅形容“农民起义”,运用在学习上也十分合适,举一反三是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触类旁通是学习的较高境界,只有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起到预防、提高、再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