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 5 章 静定平面桁架

第 5 章 静定平面桁架. 本章内容 桁架的特点及分类,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 对称性的利用,几种梁式桁架的受力特点,组合结构的 计算。 目的要求 1. 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分类。 2. 熟练运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3. 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 §5-1 平面桁架计算简图. 1. 特点及组成 所有结点都是铰结点,在结点荷载作用下,各杆内 力中只有轴力。截面上应力分布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 料的作用。因此,桁架是大跨度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 形式。在桥梁及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 5-1.

man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5 章 静定平面桁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章 静定平面桁架 本章内容 桁架的特点及分类,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 对称性的利用,几种梁式桁架的受力特点,组合结构的 计算。 目的要求 1. 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分类。 2. 熟练运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3. 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

  2. §5-1 平面桁架计算简图 1. 特点及组成 所有结点都是铰结点,在结点荷载作用下,各杆内 力中只有轴力。截面上应力分布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 料的作用。因此,桁架是大跨度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 形式。在桥梁及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5-1

  3. 2.计算简图中引用的基本假定 (1)桁架中的各结点都是光滑的理想铰结点。 (2)各杆轴线都是直线,且在同一平面内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且在桁架平面内。 上述假定,保证了桁架中各结点均为铰结点,各杆内只有 轴力,都是二力杆。符合上述假定的桁架,是理想桁架。实 际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如钢桁架及钢筋混凝土桁架 中的结点都具有很大的刚性。此外,各杆轴线也不可能绝对 平直,也不一定正好都过铰中心,荷载也不完全作用在结点 上等等。但工程实践及实验表明,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应力是 次要的,称为次应力。按理想桁架计算的应力是主要的,称 为主应力。本节只讨论产生主应力的内力计算。

  4. 3.名词解释 桁架的杆件按其所在位置 分为弦杆和腹杆。弦杆又分 为上弦杆和下弦杆腹杆也分 为斜杆和竖杆,如图5-3所 示。两支座之间的水平距离l 称为跨度,支座联线至桁架 最高点的距离H称为桁高。 弦杆上相邻两结点之间的区 间称为节间,其间距d称为节 间长度。 图5-3

  5. 4.桁架的分类: (1) 按几何外形分 1) 平行弦桁架、2) 折弦桁架、3) 三角形桁架,分别 如图5-4(a)、(b)、(c)所示。 (2) 按有无水平支座反力分 1)梁式桁架 如图5-4(a)、(b)、(c)所示。 2)拱式桁架 如图5-4(d)所示。 (3) 按几何组成分 1) 简单桁架 由一个基本铰结三角形开始,依次增加二元 体组成的桁架,如图5-4(a)、(b)、(c)所示。 2) 联合桁架 由几个简单桁架按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 规则而联合组成的桁架,如图5-4(d)、(e)所示。 3) 复杂桁架 不属前两种方式组成的其他桁架,如图5-4(f) 所示。

  6. 图5-4

  7. §5-2 结点法 桁架计算一般是先求支座反力后计算内力。计算内力时 可截取桁架中的一部分为隔离体,根据隔离体的平衡条件 求解各杆的轴力。如果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及以上的结 点,这种方法叫截面法。如果所取隔离体仅包含一个结 点,这种方法叫结点法。 当取某一结点为隔离体时,由于结点上的外力与杆件内 力组成一平面汇交力系,则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两个,即 ΣFx=0,ΣFy=0。可解出两个未知量。因此,在一般情况 下,用结点法进行计算时,其上的未知力数目不宜超过两 个,以避免在结点之间解联立方程。 结点法用于计算简单桁架很方便。因为简单桁架是依次 增加二元体组成的。每个二元体只包含两个未知轴力的 杆,完全可由平衡方程确定。计算顺序按几何组成的相反 次序进行,即从最后一个二元体开始计算。

  8. 桁架杆件内力的符号规定:轴力以使截面受拉为正,受桁架杆件内力的符号规定:轴力以使截面受拉为正,受 压为负。在取隔离体时,轴力均先假设为正。即轴力方向 用离开结点表示。计算结果为正,则为拉力;反之,则为 压力。 桁架中常有一些特殊形式的结点,掌握这些特殊结点的 平衡条件,可使计算大为简化。把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 杆。(1) L型结点。不在一直线上的两杆结点,当结点不受外 力时,两杆均为零杆,如图5-5(a)所示。若其中一杆与外力 F共线,则此杆内力与外力F相等, 另一杆为零杆,如图5- 5(d)所示。 (2) T型结点。两杆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杆结点,当结点不 受外力时,第三杆为零杆,如图5-5(b)所示。若外力F与第 三杆共线,则第三杆内力等于外力F,如图5-5(e)所示。

  9. 图5-5 (3) X型结点。四杆结点两两共线,如图5-5(c)所示,当结点 不受外力时,则共线的两杆内力相等且符号相同。 (4) K型线点。这也是四杆结点,其中两杆共线,另两杆在 该直线同侧且与直线夹角相等,如图5-5(f)所示,当结点不 受外力时,则非共线的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

  10. 以上结论,均可取适当的坐标由投影方程得出。以上结论,均可取适当的坐标由投影方程得出。 应用上述结论可判定出图5-6(a)、(b)、(c)所示结构中 虚线各杆均为零杆。这里所讲的零杆是对某种荷载而言 的,当荷载变化时,零杆也随之变化,如图5-6(b)、(c)所 示。此处的零杆也决非多余联系。 图5-6

  11. 例5-1用结点法计算图5-7(a) 所示桁架各杆的内力。 解:该桁架为简单桁架,由 于桁架及荷载都对称,故可计 算其中的一半杆件的内力,最 后由结点C的平衡条件进行校 核。 1.计算支座反力。 ΣFx = 0, FAx = 0 由对称性可知 FAy = FBy = (2+4+2)/2 = 4 kN (↑) 图5-7

  12. 2.内力计算。 (1) 取结点A为隔离体,如图5-7(b)所示。 ΣFy = 0, FNAE = -4 = -5.66 kN ΣFx = 0, FNAD+FNAE× /2 = 0 FNAD = -(-4 )× /2 = 4 kN (2) 取结点D为隔离体,如图5-7(c)所示。 ΣFx = 0, FNDC = 4 kN; ΣFy = 0, FNDE = 2 kN (3) 取结点E为隔离体,如图5-7(d)所示。 ΣFy = 0, 4 × /2-2-FNEC× /2 = 0, FNEC = 2 = 2.83 kN ΣFx = 0, FNEG+FNEC× /2+4 × /2 = 0, FNEG = -2 × /2-4 = -6 kN (4) 由对称性可知另一半桁架杆件的内力。 (5) 校核。 取结点C为隔离体,如图5-7(e)所示。 ΣFx = 4+2 × /2-2 × /2-4 = 0 ΣFy = 2 × /2+2-4 = 0 C结点平衡条件满足,故知内力计算无误。

  13. §5-3 截面法 用截面法计算内力时,由于隔离体上所作用的力为平 面一般力系,故可建立三个平衡方程。若隔离体上的未知 力数目不超过三个,则可将它们全部求出,否则需利用解 联立方程的方法才能求出所有未知力。为此,可适当选取 矩心及投影轴,利用力矩法和投影法,尽可能使建立的平 衡方程只包含一个未知力,以避免解联立方程。 例5-2用截面法计算图5-8(a)所示桁架中a、b、c、d各 杆的内力。 解: 1.求支座反力。 由对称性可知: FA = FB = (10+20×5+10)/2 = 60 kN (↑)

  14. 图5-8

  15. 2.计算各杆内力。 (1)作截面Ⅰ-Ⅰ,如图5-8(a)所示,取左部分为隔离 体,如图5-8(b)所示。为求a杆内力,可以b、c两杆的交点E 为矩心,由方程ΣME = 0,得 60×3-10×3-FNa×3 = 0, FNa = 50 kN (2) 求上弦杆c的内力时,以a、b两杆的交点D为矩心, 此时要计算FNc的力臂不太方便,为此将FNc分解为水平和 竖直方向的两个分力。则各分力的力臂均为已知。 由ΣMD=0,得 (FNc×1/ )×3+(FNc×3/ )×3+60×6-10×6-20×3=0 FNc = -20 = -63.2 kN

  16. (3) 求b杆内力时,应以a、c两杆的交点O为矩心,为 此,应求出OA之间的距离,设为x,由比例关系: 可得, x = 6m 同样,将FNb在E点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力,由ΣMO = 0,得 (FNb× /2)×9+( FNb× /2)×3+10×6+20×9 - 60×6 = 0 FNb = 10 = 14.1 kN (4) 为求FNd,作截面Ⅱ-Ⅱ,取左部分为隔离体,如图5-8(a)、(c)所示。因被截断的另两杆平行,故采用投影方程计算。由ΣFy = 0,得 FNd×4/5+60-10-20-20 = 0 FNd = -10×5/4 = -12.5 kN

  17. 如前所述,用截面法求桁架内力时,应尽量使截断的杆件不超过三如前所述,用截面法求桁架内力时,应尽量使截断的杆件不超过三 根,这样所截杆件的内力均可利用同一隔离体求出。特殊情况下,所作 截面虽然截断了三根以上的杆件,但只要在被截各杆中,除一根外,其 余各杆汇交于同一点或互相平行,则该杆的内力仍可首先求出。 例如图5-9(a)所示桁架中,作截面Ⅰ-Ⅰ,由ΣMC=0,可求出a杆内 力。又如图5-9(b)所示桁架中,作截面Ⅱ-Ⅱ,由ΣX = 0,可求出b杆内 力。图5-10所示的工程上多采用的联合桁架,一般宜用截面法将联合杆 DE的内力求出。即作Ⅰ-Ⅰ截面,取左部分或右部分为隔离体,由 ΣMC=0求出FNDE。这样左、右两个简单桁架就可用结点法来计算。 图5-9 图5-10

  18. §5-4 截面法和结点法的联合应用 结点法和截面法是计算桁架内力的两种基本方法。两 种方法各有所长,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例5-3 试求图5-11所示桁架中a、b及c杆的内力。 解:从几何组成看,桁架中的AGB为基本部分,EHC为 附属部分。 (1) 作截面Ⅰ-Ⅰ,取右部分为隔离体,由ΣMC=0,得 FNa×d + F×d = 0 FNa = -F (2) 取结点G为隔离体,由ΣFy = 0,得 FNc = -F 由ΣFx = 0,得 FNFG = FNa = -F (3) 作截面Ⅱ-Ⅱ,取左部分为隔离体,由ΣMA=0,得 FNb× d+F×d-F×d = 0, FNb = 0

  19. 例5-4求图5-12所示桁架中 a杆的内力。 解: 1.求支座反力。 ΣMB = 0, FA=(20×15+20×12+20×9) /18=40kN(↑) ΣMA = 0, FB=20 kN(↑) 校核;ΣFy=40+20-20-20-20 = 0 故知反力计算无误。 2.计算a杆内力。 • 作Ⅰ-Ⅰ截面,取左部分为 隔离体,由ΣMF=0,得: FNHC×4-20×3-40×3 = 0, FNHC = 45 kN。 图5-11 图5-12

  20. 取结点H为隔离体,由ΣFx = 0, 得:FNGH =FNHC = 45 kN (3) 作截面Ⅱ-Ⅱ,仍取左部分为隔离体,由ΣMF = 0,得 FNa×3/ ×4+45×4-40×3 = 0, FNa = -5 = -18.0 kN 在该题中,若取截面Ⅲ-Ⅲ所截取的一部分为隔离体(图 5-12),由于ED杆为零,FNED = 0。 由平衡方程ΣMC = 0,可得 FNa×2/ ×3+FNa×3/ ×2+20×3 = 0, FNa = -5 = -18.0 kN 可见,按后一种方法计算更简单。

  21. §5-6 组合结构的计算 组合结构是指由链杆和受弯为主的梁式杆组成的结 构。链杆只受轴力作用,梁式杆除受轴力外,还要受弯 矩、剪力的作用。用截面法计算组合结构内力时,为了使 隔离体上的未知力不致过多,应尽量避免截断受弯杆件。 因此,计算组合结构的步骤一般是先求支座反力,然后计 算各链杆的轴力,最后计算受弯杆的内力。 例5-5 求图5-13(a)所示组合结构各杆的轴力,作受弯杆 的M、FS图。 解:1.计算支座反力。 ΣMB = 0, FA = (20×6×3)/12 = 30 kN(↑) ΣMA = 0, FB = (20×6×9)/12 = 90 kN(↑) 校核: ΣFy = 30+90-20×6 = 0 故知反力计算无误。

  22. 2.求链杆内力。 (1) 作截面Ⅰ-Ⅰ,拆开铰C 及截断DE杆,取左边为隔离 体,由ΣMC = 0,得 FNDE×3-30×6 = 0, FNDE = 60 kN (2) 取结点D、E为隔离 体,由平衡条件ΣFx=0、 ΣFy = 0可求得各链杆轴力如 图5-13(a)所示。 图5-13

  23. 3.计算受弯杆内力。 (1) 取出CB杆为隔离体,如图5-13(b)所示。由平衡条件 可得 FCH = 60 kN(→), FCV =3 0 kN(↑) 据此可作出CB杆的弯矩图及剪力图。 (2) AC杆的内力可与CB杆相同的方法求得。最后受弯 杆的弯矩图及剪力图如图5-13(c)、(d)所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