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77 Views
專 題 討 論. 指導老師:王鵬森 學 生:呂宗銘. 知識價值鏈模型建立 與個案應用. 資料來源: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作 者:陳永隆. 大 綱. 摘要 文獻探討 知識價值鏈 (KVC) 模型 關鍵價值鏈 (CVC) 與最佳價值鏈 (OVC) 個案應用與討論 結論. 摘 要.
E N D
專 題 討 論 指導老師:王鵬森 學 生:呂宗銘
知識價值鏈模型建立 與個案應用 資料來源: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作 者:陳永隆
大 綱 • 摘要 • 文獻探討 • 知識價值鏈(KVC)模型 • 關鍵價值鏈(CVC)與最佳價值鏈(OVC) • 個案應用與討論 • 結論
摘 要 本篇研究的目的是要結合工程、管理、資訊、教育等重要的跨領域理論或法則,建立一套「知識價值鏈(Knowledge value chain)模型」,可以找出企業組織在知識活動過程中,員工與組織核心能力的強弱、關鍵價值鏈的節點與最佳價值鏈的組合。本研究所建立的「知識價值鏈模型」。
文獻探討 • 價值鏈 • 知識螺旋 • 平衡計分卡 • 多元智慧 • 80/20法則
一、模型假設 • 企業組織經由知識活動後所產生的價值貢獻度數值,其背後都可以找到每個數值所對應的價值鏈節點。 • 各價值鏈節點都符合知識螺旋的互動加值特性。
一、模型假設(cont.) 型態一 型態二 型態三
假設參數 • Ki = 輸入知識 • Vj = 來自知識活動後的價值輸出 • Vck = 來自CVC流程的關鍵價值輸出 • Vctotal = 來自知識活動後的關鍵價值總輸出 • DVj = 來自知識活動後的價值輸出差 • Voj = 來自OVC 流程的最佳價值組合 • Vomax = 來自知識活動後的最大價值輸出 • KA = 知識活動 • CVC = 關鍵價值鏈(Critical value chain)流程 • OVC = 最佳價值鏈(Optimum value chain)流程
三、關鍵價值鏈找出關鍵貢獻節點步驟 • 設定符合「典型的80/20型態」的判斷標準 • 輸入價值貢獻節點Nj,及其相對應的價值貢 獻度Vj • 依價值貢獻度高低重新排序,得到新的 Nk,Vk • 判斷是否能從Nk, Vk數列中,找到滿足「典 型80/20型態」的分界點
關鍵價值鏈找出關鍵貢獻節點步驟cont. • 若找到符合「典型的80/20型態」的分界點,則輸出關鍵價值節點Nck,及其相對應的價值貢獻度Vck • 若無法找到符合「典型的80/20型態」的分界點,表示該組資料屬於「例外的80/20型態」,因此關鍵價值節點不存在
四、最佳價值鏈(OVC)最佳價值參數組合計算流程四、最佳價值鏈(OVC)最佳價值參數組合計算流程 • 賦予每一個價值貢獻值Vj一個相對應的權重(係數) wj • 定義目的函數、限制式 • 利用最佳化運算技術求解 • 提供產生最大知識價值貢獻度的最佳價值參數組合
伍、個案應用與討論 -K企業 • 個案背景 成立超過70年 員工超過4,000人 具全球領先品牌的樂器設計與製造公司 • K企業的知識價值鏈計畫包括三個主要的知識活動: 1.知識文件的蒐集與分享 2.知識社群的互動與創新 3.專家經驗的學習與擴散
K企業設定五大目標 • 財務獲利 • 顧客滿意 • 流程改善 • 員工成長 • 全面創新
知識價值鏈評估 • 找出知識工作者與各事業單位在上述五個目標達成率的優劣程度 • 找出五個目標的關鍵貢獻節點,並進行價值鏈結與經驗分享 • 找出K企業的限制關係,並計算出欲達成整體最大價值時的最佳目標組合,以有效利用企業的有限資源。
最佳價值鏈計算 • 假設:1.以V1到V5代表K企業在知識價值鏈專案 設定的五個目標 2.V1到V5的值均介於0到5之間 3.經由該企業主管討論,各目標的權重先 設定為相同的情況下,K企業的目的函數 為知識活動的最大價值貢獻度Vmax,其 定義為: Vmax=(V1+V2+V3+V4+V5)/5
結論 本研究所建立之模型已應用在台灣K企業的知識管理導入實務中,利用預先設定的五個企業目標─顧客滿意、企業獲利、員工成長、流程改善與全面創新,本模型可得到以下結果: (一) 找出企業知識工作者在上述五個目標達成率的優劣程度,讓企業得以檢視是否適才適用;
結論 (cont.) • (二) 分別找出五個目標的關鍵貢獻節點,並進行價值鏈結與經驗分享; • (三) 找出K企業的限制關係,並計算出欲達成整體最大目標時的最佳目標組合,以有效利用企業的有限資源,達成企業的整體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