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48 Views
氣候變化 - 香港的連繫. HKO-WGO Climate Change Forum 15-10-2013 香港天文台 李細明. 香港的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氣溫上升 人類健康受威脅 更多能源消耗 極端降水事件增多 / 降水變化增大 山泥傾瀉及水浸風險上升 乾旱、水資源短缺機會仍然存在 海平面上升 風暴潮威脅增加 沿岸地區水浸風險升高. 香港天文台. 1884 年開始定時的氣象觀測 同一地點 130 年的氣象數據 對氣候變化研究彌足珍貴. 天文台總部 ( 自 1884 年起 ). 沙田自動氣象站 ( 自 1984 年起 ).
E N D
氣候變化 - 香港的連繫 HKO-WGO Climate Change Forum 15-10-2013 香港天文台 李細明
香港的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 氣溫上升 • 人類健康受威脅 • 更多能源消耗 • 極端降水事件增多/降水變化增大 • 山泥傾瀉及水浸風險上升 • 乾旱、水資源短缺機會仍然存在 • 海平面上升 • 風暴潮威脅增加 • 沿岸地區水浸風險升高
香港天文台 • 1884年開始定時的氣象觀測 • 同一地點130年的氣象數據對氣候變化研究彌足珍貴 天文台總部(自1884年起) 沙田自動氣象站 (自1984年起) 京士柏(自1950年代起)
年均氣溫上升 每100年上升1.2 oC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OCT NOV DEC JAN FEB MAR APR MAY 冬天日子(10月-4月)越來越少 藍色–冬天日子:日平均氣温≤ 18.8 oC (1971-2000年日平均氣温分佈的底25個百分位)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夏天日子(4月-10月)越來越多 橙色–夏天日子:日平均氣温: ≥ 27.7 oC (1971-2000年日平均氣温分佈的頂25個百分位)
香港熱夜、酷熱天氣日數增加; 寒冷天氣日數減少
CDD (Cooling degree day) -冷卻度日 冷卻度日越大,能源需求越大 參考溫度=26.0oC 更多需要開冷氣的日子
能源消耗–更多炎熱天氣導改制冷需求增加 (空調、冷藏等等) 當然,市民生活質素改善也是用電量上升的原因
香港年平均氣溫未來推算 (初步結果) • 利用了25個AR5的氣候模式進行統計降尺度 • 考慮了未來城市化的影響 RCP8.5 – 高濃度情景 RCP4.5 – 中濃度情景
極端高溫和寒冷天氣推算 (更新工作進行中)
香港極端日高溫事件越趨頻繁(更新工作進行中)香港極端日高溫事件越趨頻繁(更新工作進行中) 2年一遇 1年一遇 2046-2065 2081-2100 在A1B、A2和B1排放情景下,香港20世紀末「20年一遇」的 極端日高溫事件會在21世紀中(左)和21世紀末(右)縮短到 2年一遇和1年一遇
年雨量上升 1997年 最高 (3343毫米) 每10年上升1 % 1963年 最低 (901毫米)
降雨日數(日雨量>=1mm)減少 總雨量上升,但降雨日數下降
極端降水事件越趨頻繁 (更新工作進行中)
夏天大氣越趨不穩定 指數越高,大氣越不穩定
香港年雨量過去及未來的變化 (更新工作進行中)
極端降雨日數增加 (更新工作進行中)
香港極端日降水事件越趨頻繁(更新工作進行中)香港極端日降水事件越趨頻繁(更新工作進行中) 12年一遇 7年一遇 2081-2100 2046-2065 在A1B、A2和B1排放情景下,香港20世紀末「20年一遇」的 極端日降水事件會在21世紀中(左)和21世紀末(右)縮短到 12年一遇和7年一遇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所顯示的主要乾旱事件 香港的SPI-24 (兩年) (1881-2012) McKee et al (1993)所建議的乾旱分級 香港在過去130年曾經歷數次乾旱 (e.g. 1900年代初, 1963-1964年) 1963-64年香港制水 (Courtesy HKSAR ISD)
香港和河源的SPI-24 (1953 – 2011) 新豐江水庫 SPI-24 in Heyuan(河源) 1963 SPI-24 in Hong Kong 香港和河源(東江的上游)在1963年同時出現乾旱 1963 天文台正與水務署合作監測乾旱及 因應氣候變化評估未來出現乾旱的情況 1963
SPI-24的未來推算(更新工作進行中) 1963年乾旱 未來推算 過去觀測 未來仍有可能出現類似1963年的乾旱!
海平面上升令風暴潮的風險增加 熱帶氣旋所引起的風暴潮 IPCC第五份評估報告推算全球平均海平面到21世紀末上升0.26-0.82米 海圖基準面在主水平基準面下0.146米。
2008年颱風黑格比襲港後大澳的水浸情況 鰂魚涌最高水位: 3.53米 (courtesy of 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