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979 Views
护理文件书写 规范. 一、护理文书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 题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 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但是护士 的法律意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 护理的要求,护士尚未认识到护理工 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法律。. 二、护理文书的概念及内容. 1 、护理文书的定义: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反映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的文字资料,是护士观察病情,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部分。. 2 、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 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
E N D
一、护理文书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 题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 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但是护士 的法律意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 护理的要求,护士尚未认识到护理工 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法律。
二、护理文书的概念及内容 • 1、护理文书的定义: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反映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的文字资料,是护士观察病情,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部分。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 • 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 •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 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 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患 者护理记录应 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 点书写。
护理记录反应患者住院期间的病 情变化及护理过程,应客观、真实、 准确、及时、完整,内容简明扼 要,使用中、西医医学术语,采取 中医护理措施应当体现辨证施护。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年龄、 性别、住院病历号、床号、页码、 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量、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2、 书写要求:护理文书使用蓝色钢 笔填写,字体以正楷书写,字迹清晰 不得用草体,不规范的字或自创字书 写,严禁涂改、伪造,书写过程中若 出现错别字,应当用同色笔在错别字 上画双横线并在之上进行修改,不得 采用刮、贴、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 来的字迹。
3、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 (1)大多数护士对护理记录的 • 法律意义不够重视,存在护士代护 • 士签名、无职业证护士签名、漏签 • 等现象。
(2)护理记录单存在字迹不清,陈述 不清,记录内容相互矛盾,有涂改、 粘贴,滥用简化字,有错别字等现象。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困 难甚至举证失败。
(3) 患者入院、出院、手术、死 亡、病情变化及抢救用药等时间, 医生和护士之间因沟通不到位,记 录中造成不一致。
(4)缺乏完整性,对病人的全身 情况评估不全,评估出的健康问题 没有在护理记录中出现,一些特殊 的检查诊疗、用药,护理措施记录 不全,严重影响到病历的完整性。
(5)缺乏及时性,患者发生病情变化 时,给予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与护 理,未作及时记录。在发生医疗纠纷 时就失去主动性,从法律上来说,如 果未将观察到的症状、体征及已执行 的护理操作作出及时正确的书面记 录,不论护士是否完成,都将意味着 没有完成。
记录内容措词欠准确性,欠客观 性,存在主观臆断。护理记录在 书写时要求使用医学术语,字迹工 整、清晰,内容表达真实、客观、 全面、准确,标点正确。如:带气 管插管的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但 护理记录中经常会出现“扪及腹 软,患者未诉腹痛、腹胀”这样的 语句;
还有昏迷患者喂流质后,记录中出 现“患者未诉不适”或者是“患者无不 适”这样的语句;或出现“生命体征 平稳,患者气促、心悸”等记录内 容。用词含糊,只做主观判断的描 写,未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真实、客 观的描写,未记录可体现病情的真 实数据。
专科内容记录少、缺少专科特点。 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记录只 是简单记录患者精神、神志、面色、 饮食、治疗情况,而无专科内容记 录,如饮食情况、进食种类、进食 后有无不适的症状、大便的性质 等。
护理记录中仍然出现多、少、高、 低、快、慢、约××毫升等含糊不 清的情况.
1、体温单:楣、底栏漏项;体温加测不符要求;入院、手术时间漏写(换页未转抄多见);出入量记录与护理记录不相符。1、体温单:楣、底栏漏项;体温加测不符要求;入院、手术时间漏写(换页未转抄多见);出入量记录与护理记录不相符。 2、护理记录单:格式随意(空格不一致);症状的观察记录及治疗护理措施以后效果等记录不连贯,带教签字不及时、不规范。 3、医嘱单:漏签医嘱现象仍有出现。 4、护理文件标注页码错误、字迹潦草。
护理记录的书写原则: 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完整性、特色性(专科)
护理文件书写要求 • 护理文件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 • 生命 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 • 活动等的客观资料,是医疗文件的 •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 • 力,应严肃对待,认真保管。
1、 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 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保持 动态连续性。文字简明扼要,使 用医学术语。时间记录到分钟。
2、因抢救及危重症病人,未能 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当在抢 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 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
3、护理文件应当版面整洁,书 写清晰,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护理记录应从护理观察的角度 动态和连续反映患者的客观情况 ,不 加入主观分析和推断。记录的方法应 按照实际护理工作的程序进行记录。 做什么写什么,谁执行谁记录 。
4、表格眉栏及其他项目栏应逐项 填写,无漏项,署名要签全名,盖 章无效。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 能单独签名,应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姓名(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5、日期用公历年,时间用 北京时间。度量衡单位一律采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位。
6、书写过程中若需要修改时,应 在需修改的原纪录上用同色笔双线 标识,以保证原纪录清晰可辨,不 得采用涂改、刀刮、剪贴、涂改等 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 迹。 例如:呼息吸
一、体温单 体温单书写要求:体温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住院周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过敏史等项。
(1) 年龄要填写具体岁数,不 足1岁者写月数,不足月数写天数。 “日期”栏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 日。
. (2) 用红笔在40°C----42°C之间纵 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 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 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 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 X时X分”的方式表述。
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连续记录 14天。如在第一次手术后14天内实施 第二次手术,则第二次手术后的日期 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期作为分母 填写,连续记录至末次手术后的第14 天。例如: 2/6
(4)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加试体温,用红 “○”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纵 行相连,下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若降温后体温反而上升,则将蓝“X”画在两 格之间的线上,下一次体温与上升体温相 连线。若体温不升,则在35℃横线下相应 时间栏内用红笔纵向填写“不升”。
二、测量体温的频率 常规每日一次。新入院及手术后体温正常 者每日测 体温、脉搏、呼吸 (8Am_4Pm_8Pm),连续测三日,以后 每日测记一次(4pm)。若体温37.5以上者 改每日(8Am_12N_4Pm_8Pm),
连续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体温39℃以上者每日测记六次,连续三天体温低于39℃后,可改为每日四次,连续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连续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体温39℃以上者每日测记六次,连续三天体温低于39℃后,可改为每日四次,连续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 住院患儿3岁以内一般免测脉搏、呼吸、血压。有医嘱时遵医嘱执行。
三、 当脉搏与心率不一致时,心 率以“○”表示,脉搏以红“●”表示,并 分别连线,两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当脉率与心率一致后,则不画心率, 继续绘制脉率曲线。使用心脏起搏器 的患者,心率应以“H”表示,相邻两 次心率用红线相连。
四、 医嘱需要记录尿量者,应记录24小时尿量,小便失禁用“※”表示。 大便记录24小时内大便次数。“0/E”表示灌肠1次无大便,“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表示大便失禁或有假肛,“※/E”表示清洁灌肠后大便多次。若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下表示大便量。
新入院当天应测量并记录血压记录,常规每周测量1次或根据医嘱进行测量并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毫米汞柱新入院当天应测量并记录血压记录,常规每周测量1次或根据医嘱进行测量并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毫米汞柱 入院当天应有体重记录,常规每周,测量1次。病情危重或卧床不能测量者应填写“卧床”
. 出入量用蓝黑钢笔填写,统 计时间为24小时。入量包括食物 含水量、鼻饲量、每次饮水量、 注入体内的药物、液体量等。 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 及各种引流液等。
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 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一次, 单位:毫升
、出入量包括对患者24小时内所有的入量和出量记录,应定时总结。日间出入量由白班小结1次,在白班最后一次记录的下方划一条蓝横线,同时将日间总出量分别记录在相应栏内;24小时出入量由夜班总结,在最后一次记录下划一条红横线,于横线下写上“24小时总出入量”字样并分别将总入量和总出量填入相应栏内,并将出入总量记录于体温单栏内。、出入量包括对患者24小时内所有的入量和出量记录,应定时总结。日间出入量由白班小结1次,在白班最后一次记录的下方划一条蓝横线,同时将日间总出量分别记录在相应栏内;24小时出入量由夜班总结,在最后一次记录下划一条红横线,于横线下写上“24小时总出入量”字样并分别将总入量和总出量填入相应栏内,并将出入总量记录于体温单栏内。
.过敏史: 过敏药物或食物等用红钢笔 填写名称。
护理记录单 • 2、意识:
护士长或上级护士应定期检查审 核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记录,用 红笔划双线在错字上,认真修改并签 名在同一行内。 签名格式:(注册护士/护士)
2、 新入院及转入患者首次记录内容 包括:患者入院时间、入院方式(急 诊、平诊、步行、扶入、平车、轮椅 等)、生命体征、主要病情(主诉、 症状、体征、心理状况等)、护理级 别、饮食、证型及治则、处置情况和 护理措施等。
3、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动态 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症状、体征、神志、心理(情 绪)等变化情况,以及饮食、睡眠、 大小便及活动等。
4、手术患者应记录术前准备情况、情 志变化情况、术前用药、术后回病房 时间、回病房后的生命体征、神志及 麻醉清醒时间、伤口引流及各种管道 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等,原则上术后患者连续记录3天。
5、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突发事 件、病情变化等均应及时记录。 6、出院时按专科特点进行健康指 导及小结。
8、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首次护理记录应在当班完成,一级护理患者1——3天记录一次,二级护理患者3——5天记录一次,三级护理患者5——7天记录一次(指责任护士书写的记录,不包括当班护士在病情变化时所记的内容)。8、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首次护理记录应在当班完成,一级护理患者1——3天记录一次,二级护理患者3——5天记录一次,三级护理患者5——7天记录一次(指责任护士书写的记录,不包括当班护士在病情变化时所记的内容)。
三、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 钟。常规每4小时测量1次,其中 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
四、病情记录栏主要记录患者在本 班内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手术患者还应重点记录麻醉方式、 手术名称、返回病室状况、伤口状 况、引流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