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k likes | 1.24k Views
成县杜甫草堂“诗碑”与杜甫陇南行. 蔡副全.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一、成县杜甫草堂概况. 1 、位置 成县杜甫草堂,又称杜公祠,座落于成县城东南 3.5 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是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 “ 草堂 ” 中历史最久的一处。 《 成县新志 》 : “ 子美草堂在飞龙峡口,山带水环,霞飞雾落,清丽可人,唐乾元中子美避难居此,作草亭,有 《 同谷七歌 》 及 《 凤凰台 》 诸诗,后人感其高风,即其址祠祀之 ” 。. 峡口风光. 停骖龙 潭云 , 回道虎 崖石. 2 、草堂始建、重建时间. 始建:
E N D
成县杜甫草堂“诗碑”与杜甫陇南行 蔡副全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一、成县杜甫草堂概况 1、位置 成县杜甫草堂,又称杜公祠,座落于成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是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 《成县新志》: “子美草堂在飞龙峡口,山带水环,霞飞雾落,清丽可人,唐乾元中子美避难居此,作草亭,有《同谷七歌》及《凤凰台》诸诗,后人感其高风,即其址祠祀之”。
2、草堂始建、重建时间 始建: 周采泉《杜集书录·卷七·附石刻》提到据有规模的杜诗石刻有三处四起,其中最著名的唐咸通中(860-873)的成州刺史赵鸿刻于成州的杜诗石刻: 宋代以前旧刻。胡宗愈所谓“好事者随处刻随地刻其诗于石”,则知当时各地所刻迄今堙没不彰者正多矣。但尽刻其一地之诗,有文献可征者则应自赵鸿始。但赵刻同谷诗无题识。” 赵鸿,唐咸通中(860-873)成州刺史。
重建: 北宋•晁说之《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记》: “祠望凤凰台而临百丈潭……同谷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涑水郭慥始立祠……宣和五年五月已未朝请大夫知成州晁说之记并书”
春日谒杜少陵祠 庙柏青青又见春,高名千古属词臣。涛声漱石吟怀壮,岚色笼霞道骨真。幽愤断碑萦客思,清风苔砌展精禋。情深不觉嗟同契,为薙荒祠启后人。
明•管应律《重修杜工部祠记》: “少陵公祠,其来远矣……我赵侯奉命尹是邑,春日修堂祀……不日落成,祠焕然一新,事竣,应律等请题纪胜,侯义不容……侯,三晋世科也,讳冠卿,号玉铉,太原之狼孟人。万历戊午(四十六年,1618)仲春日记” 明•管应律《重修杜工部祠记》
二、草堂“诗碑” 1、草堂今存历代“诗碑” (1)南宋 宇文子震诗碑(绍熙四年〈1193〉) 《成县新志》录有诗碑完整诗文: 燕寝香残日欲西,来寻陈迹路逶迤(weīyí)。 江涛动荡一何壮,石壁崔嵬(cuīweí)也自奇。 鸡犬便殊尘世事,蛟龙长护老翁诗。 草堂歘(xū)见垂扁榜,却忆身游濯锦时。 诗后有跋语云:“右赋龙峡草堂。绍熙癸丑□□十七日,郡守成都宇文子震题”。
《陇右金石录》(卷四)载: 按此刻凡十二行,行七字。后有跋云:“右赋龙峡草堂。绍熙癸丑□□十七日,郡守□都宇文子震题。”诗跋共泐(lè)四字,行书秀整,旧志从未著录。余既得其拓本,亟为录入。石刻于绍熙四年,“都”上缺文当为“成”字也。
宇文子震,隆兴元年(1163)进士,字子友,成都人。《阶州直隶州续志•职官•表二十六》(卷二十一)载:“(宇文子震)绍熙间知成州,寻遣潼川府。”因今存《诗碑》跋“宇文子震”四字中正好泐“子”字。宇文子震,隆兴元年(1163)进士,字子友,成都人。《阶州直隶州续志•职官•表二十六》(卷二十一)载:“(宇文子震)绍熙间知成州,寻遣潼川府。”因今存《诗碑》跋“宇文子震”四字中正好泐“子”字。
(2)明代 ①《李昆、张海诗碑》(正德癸酉〈1513〉) 拂藓读残碑,字漫不可句。东渠台中彦,感此激情愫。创始伊何人?兴仆吾可作。抗手进县令,慈亦岂末务?我省力规画,尔宜亟举措。会使道路人,从知古贤慕。予闻事叹息,因之资觉悟。东西走二京,累累几陵墓。况复浮尘踪, 题跋:正德癸酉六月暇日,与东渠访杜少陵祠址有述。东渠吾台长,燕山李公德方也,时分巡至成县。 侵晨入龙峡,杳霭足云雾。岩际余凿痕,云是栈道路。遥通剑阁门,斜连白水渡。杜陵有祠宇,畴昔此漂寓。侵晨入龙峡,萧条翳榛莽,摇落伤指顾。两楹盖数瓦,垣毁门不具。四壁绘浮屠,讹舛更堪怒。
(2)明代 ①《李昆、张海诗碑》(正德癸酉〈1513〉) 况复浮尘踪,谁能侧目注?彼美少陵翁,磊落君子度。盛气排海岳,雅调续韶頀。弃官救房琯,知名通妇孺。严武不能杀,陷贼靡所污。平生忠义心,万里屯邅步。郁郁抱悃愊,稍稍见词赋。光焰万丈长,宁以华藻故?诸葛颜韩范,比拟固非误。乃知贤俊迹,百世所公护。我为歌长辞,聊以效疏附。徘徊未能去,焂忽烟水暮。 中宪大夫陕西提刑按察司副使高密李昆承裕书,金陵七十三翁张海□。 况复浮尘踪,谁能侧目注?彼美少陵翁,磊落君子度。盛气排海岳,雅调续韶頀。弃官救房琯,知名通妇孺。严武不能杀,陷贼靡所污。平生忠义心,万里屯邅步。郁郁抱悃愊,稍稍见词赋。光焰万丈长,宁以华藻故?诸葛颜韩范,比拟固非误。乃知贤俊迹,百世所公护。我为歌长辞,聊以效疏附。徘徊未能去,焂忽烟水暮。 中宪大夫陕西提刑按察司副使高密李昆承裕书,金陵七十三翁张海□。
(2)明代 ①《李昆、张海诗碑》(正德癸酉〈1513〉) 题跋:正德癸酉六月暇日,與東渠訪杜少陵祠址有述。東梁吾台長,燕山李公德方也,時公巡至成縣。(明孟鵬年修《徽郡志•藝文•卷八》載李璋《重至徽山》題下注“東渠李璋,都御史”。由此可見,東渠即李璋。) 侵晨入龍峽,杳靄足雲霧。巌際餘鑿痕,云是古棧路。遙通劍閣門,斜連白水渡。杜陵有祠宇,疇昔此漂寓。蕭條翳榛莽,搖落傷指顧。兩楹葢數瓦,垣毀門不具。四壁繪浮屠,訛舛更堪怒。拂蘚讀殘碑,字漫不可句。東渠台中彥,感此激情愫:“創始伊何人?興僕吾可作。抗手進縣令,茲亦豈末務?我當力規畫,爾宜亟舉錯。會使道路人,從知古賢慕。”予聞重歎息,因之資覺悟。東西走二京,累累幾陵墓。況復浮塵蹤,誰能側目注?彼美少陵翁,磊落君子度。盛氣排海嶽,雅調續韶濩。棄官救房琯,知名通孺婦。嚴武不能殺,陷賊靡所污。平生忠義心,萬里迍邅步。鬱鬱抱悃愊,稍稍見詞賦。光焰萬丈長,寜以華藻故。諸葛顏韓範,比儗固非誣。乃知賢俊跡,百世所公護。我為歌長辭,聊以效疏附。徘徊未能去,倏忽煙水暮。 中憲大夫陝西提刑按察司副使高密李昆承裕書。金陵七十三翁張海□。 注:《成縣新志》作“香”,考之拓片,實為“杳”。明•孟鵬年修《徽郡志•藝文•卷八》載李昆《遊北禪山寺有述》云:“迢遙迷曲徑,杳靄認巌扃”
(2)明代 ①胡明善《春日谒杜少陵祠》诗碑(嘉靖九年〈1530〉) 少陵栖息地, 尘迹寄云隈。 风雨吟龙峡, 江山领凤台。 春明秦树远, 天黑楚魂来。 揽辔瞻杜祠, 千秋一叹哀。
《游万象洞》 岩扃遥隔世尘幽,烟景苍苍际胜游。洞里有天开万象,人间何处觅三洲。 珠幢翳日云英满,络□浮空石髓流。愿得玄真容吏隐,便屋黄发长丹丘。 胡明善书。
(2)明代 ②刘璜《谒少陵祠》诗碑(嘉靖十九年〈1540〉) 南山壁立与天通, 隐隐草堂云雾中。 悯世昌才持万卷, 遁时避乱酒千盅。 盛唐三变知奇绝, 大雅一删妙化工。 谁恨拾遗终寂寞, 诗家门户独高风。
(2)明代 ②刘璜《谒少陵祠》诗碑(嘉靖十九年〈1540〉) 南山壁立与天通, 隐隐草堂云雾中。 悯世昌才持万卷, 遁时避乱酒千盅。 盛唐三变知奇绝, 大雅一删妙化工。 谁恨拾遗终寂寞, 诗家门户独高风。
古屋傍山麓, 苔对断石书; 欲瞻丰采采, 月影万林疎。
(2)明代 ③白镒《过杜子祠》诗碑(嘉靖十六年〈1537〉) 对县南山秀出岐, 少陵遗迹起生祠。 豪吟悯世忧时志, 晚景怀乡去乱思。 大雅删余高独步, 盛唐变后妙难窥。 诗圣门户知多少, 神圣无俦总是师。
(2)明代(嘉靖三十二〈1553〉) 远望山城小,人传胜迹多。苔封吴将冢,藤覆杜公窠。 仙阁曾邀月,仇池不起波。诗成欲酌酒,洒落舞婆婆。
(2)明代(嘉靖三十二〈1553〉) ⑤杨贤《谒杜工部祠》诗碑 飞龙峡外凤台空,子美祠堂在眼中。俊逸每于诗里识,拜瞻今始意相通。 寻芳敢学游春兴,得句忘归恋我翁。不是鲁狂欲弄斧,愿言乞巧度愚蒙。
(2)明代 ⑥刘尚礼《谒少陵祠》诗碑(嘉靖三十六年〈1557〉)诗碑右上残缺,原为“□□□祠一首” 凤凰台下飞龙硖, 硖口遥□杜老祠。 诗句漫留苍藓碣, 草堂高护碧萝枝。 徐探步月看云处, 想见思家忆弟时。 千古风流重山水, 令人特地起遐思。
(2)明代 玉泉刘尚礼次韵一首 云山窈窕汲清界, 烟水潺湲绕杜祠。 寝殿纷飞新藿叶, 吟台唯有老松枝。 独怜雅调成陈迹, 却恨残碑属几时。 吊古寻幽归旆脱, 亮怀应入梦中思。
(3)清代 刘埘、刘墫诗碑(无年月) 大雅今何在,青山旧草堂。数椽间架小,三径薜萝荒。 夹岸千寻逼,奔流一水狂。仙人开晓洞,鸣凤翥高冈。 潭静龟鱼现,岩深虎豹藏。卜邻如夙约,结伴近禅房。 萍梗依关塞,葵心向庙廊。才名怜太白,开济忆南阳。 岂独文章焰,还推忠爱长。当时歌橡粟,此日荐羔羊。 板屋经风雨,茅檐压雪霜。年年勤补葺,来往奠椒浆。
东武刘埘、刘墫为清人,与山东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同为族兄。东武刘氏为名门望族。东武刘埘、刘墫为清人,与山东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同为族兄。东武刘氏为名门望族。 刘埘,字敬庵,为刘墉堂兄,雍正十三年(1732)举人,曾知成县事。 刘墫(1707——1791),字象山,号松庵,刘墉从兄,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出任陕甘学政。《诗碑》镌刻年代当是此时。
识云: “工部草堂在城邑东南飞龙峡口,凤凰台西。堂开东向,夹岸石壁千寻,对面有醉仙形悬壁间,衣冠须眉略可指似,二水合流出峡,水行石间,岌业劲荡,势若飞龙,下有深潭,无庑可钓长鱼。昔公由秦入蜀,爱其地,结茅以居,与赞公往来。后人因祀公,春秋例用特羊云。东武刘埘识,刘墫书。”
︽黄文炳诗碑︾ (道光五年1825) 道光五年乙酉春 三春花柳亂啼鶯,古木叢祠傍曲城。 一代風騷歸大雅,千古臣節仰名卿。 苔碑藓磧寒煙護,遠浦遙岑暮靄橫。 唐室祗今無寸土,草堂終古屬先生。 直隸階州事嘯村黃文炳敬題
家君治成邑三年矣。麟亦需次□□西安,久疏定省,光緒乙酉冬,奉差奉赴漢中,繞道省親。適葉公補修同谷草堂徵詩,落成,麟依韻和酬,囑同補壁,聊誠一時鴻印云耳。家君治成邑三年矣。麟亦需次□□西安,久疏定省,光緒乙酉冬,奉差奉赴漢中,繞道省親。適葉公補修同谷草堂徵詩,落成,麟依韻和酬,囑同補壁,聊誠一時鴻印云耳。 结屋县(即悬)崖深復深,騷壇嵂崒此登臨。芳尊載酒獨懷古,老樹拏雲直到今。大雅迴瀾詩萬卷,飛泉掛壁硖千尋。追思天寶流離日,遙望家書抵萬金。 許身稷契本無妨,地老天荒勝草堂。兵燹飄零懷弟妹,鬼神歌泣有文章。眼中寒畯萬間庇,石上因緣一瓣香。俯仰同時誰伯仲,謫仙旂鼓尚相當。 千秋詩史总無慚,未飲廉泉早勵貪。風雨亂崖自悲壯,乾坤萬象盡包涵。居憐同谷歌傳七,律冠唐人味得三。憑弔黃蒿古城水,祗餘明月映寒潭。 荒祠雲樹自縱橫,谷暗風號虎豹驚。入廟馨香千古祀,思君史爱一心誠。東柯流歷天涯感,南國親多舊雨情。何日得瞻嚴僕射,不教知己負平生。 藍翎五品銜陝西候補知縣楚南李炳麟題並書。 《李炳麟诗碑》(道光五年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