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归纳:克里木战争的交战双方、他们的目的是 什么?由此推断战争的性质. 交战双方:沙皇俄国 VS 英、法、土 目的:俄、英、法 —— 扩张势力 土 —— 维护国家领土 性质:对俄、英、法 ——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对土 —— 正义的自卫战争. 战争的结果:俄败,英、法、土胜, 《巴黎和约》. 阅读与思考:

manas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俄国农奴制改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2. 课标要求 1、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3. 归纳:克里木战争的交战双方、他们的目的是 什么?由此推断战争的性质 交战双方:沙皇俄国 VS英、法、土 目的:俄、英、法 —— 扩张势力 土 —— 维护国家领土 性质:对俄、英、法 ——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对土 —— 正义的自卫战争 战争的结果:俄败,英、法、土胜, 《巴黎和约》

  4. 阅读与思考: 以下材料反映出了俄国存在的什么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么? 力量对比上,俄国明显处于劣势。农奴制的俄国生产技术落后,军事装备、军队训练、交通运输和供应都极差。英法军队使用的是远射程大炮、新式步枪和蒸汽战船,俄军使用的是老式枪炮和帆船。俄军中95%使用旧式滑膛燧发枪,射程只有300步。英法奥共有蒸汽战船281艘,而俄军只有24艘。从俄国中部运兵到克里米亚,靠的是牛车和马车,比英法从本国运兵到克里米亚还要慢。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俄国面临的是一场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具有现代化生产的民族的无望的战争。俄国遭到惨败,战争的始作俑者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

  5. 结论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结论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分析教材P97中的两个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变革的呼声”由哪些人发出?他们代表了谁的利益? 结论3:十二月党人、知识分子群体发出了改革呼声 (开明贵族)(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说明了其改革的目的是: 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结论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6. 一、改革的背景 结论1、2、3、4 二、改革的内容

  7. 扩大自由劳动力来源,动摇落后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农奴负担仍然很重扩大自由劳动力来源,动摇落后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农奴负担仍然很重 1、解放法令 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2、司法改革 颁布《司法章程》 法律意识增强 3、地方自治 对地方的公共事务作出贡献、提高资产阶级地位 设农村自治局 城市杜马

  8. 三、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 归纳:日俄战争在哪里进行?这说明了战争的 什么性质? 主要在中国的东北 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性) 拓展:结合当时俄、日两国形势,推想俄国战败原因 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对落后(沙皇专制、农村中 封建生产关系) 俄国长期的重欧轻亚战略 俄国本土统治中心与战场距离相对较远 军事指挥失误

  9. 提升:哪些因素导致了1905年革命? A、腐朽落后的沙皇专制和俄国农村中的封建残余 导致 工人、农民、士兵 VS沙皇、地主 B、日俄战争的惨败 C、“流血星期日”事件 根本 具体 导火线 归纳:1905年革命成功了吗?这次革命给俄国带来了什么 影响? 以失败告终 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推动了斯托雷平改革 作为十月革命的“演习”,为其提供了经验教训

  10. 四、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分析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1861年改革不彻底 日俄战争的失败 1905年革命 目的:维护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扶持富农阶层 教材P102材料中的新人指哪些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富农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 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

  11. 斯托雷平的隆重 葬礼 有人说斯托雷平创造了奇迹,也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影响:出现了经济发展奇迹 (刺激生产积极性、瓦解落后的封建村社) 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12. 知识结构 克里米亚战争(外) 背景 变革的呼声 (内) 解放法令 内容 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日俄战争 (外) 1905年革命(内) 影响 背景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3.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比较 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欧的影响 主观目的: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富国强兵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

  14.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不同点 封建性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鼓励工场购买农奴,强化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5.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有下列的观点 观点一:俄国1861年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观点二:俄国1861年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性质的改革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理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市场和资金,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在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 观点二理由: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地主利益 内容:解放法令对农奴的残酷掠夺 政治制度上保留了沙皇封建专制 影响:农民与地主矛盾尖锐

  16.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知识分子群体”主张:反对沙皇统治,抨击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思想解放。 这是普希金为谁写的诗歌?为什么要为他们写作?

  17. 1、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18. 2、结合措施分析2.19法令产生的影响 A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 B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付出了沉重的 负担(赎买的份地价格高出市价, 期满前仍要为地主服役)

  19. 宣读解放法令

  20. 3、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你如何理解?

  21. 流血星期日

  22. 三、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 结合列宁所说,思考下列三图之 间有何关系?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