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15 Views
第 5 章 振幅调制电路. 概述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 振幅调制电路. 5.1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调制信号:由原始信号转换成的 低频 信号. (基带信号). 正弦波. 信号. 方波. 载波信号:(等幅) 高频 振荡信号. 三角波. 锯齿波. 已调信号(已调波):经过调制后的 高频 信号. 调制: 用 调制信号 去控制 载波信号 的某一个参量的过程 。. 解调: 调制的逆过程 ,即从 已调波 中恢复原 调制信号 的过程。. 二、调制的分类. 本章以调制信号为 模拟信号的连续波调制 为例进行讨论,其结论也适合于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
E N D
第 5 章 振幅调制电路 概述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 振幅调制电路
5.1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调制信号:由原始信号转换成的低频信号 (基带信号) 正弦波 信号 方波 载波信号:(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三角波 锯齿波 已调信号(已调波):经过调制后的高频信号 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一个参量的过程。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中恢复原调制信号的过程。
二、调制的分类 本章以调制信号为模拟信号的连续波调制为例进行讨论,其结论也适合于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 按调制信号分 数字调制 振幅调制(简称调幅,AM) 连续波调制 频率调制(简称调频,FM) (正弦波) 相位调制(简称调相,PM) 按载波信号分 脉冲振幅调制(PAM) 脉冲宽度调制(PWM) 脉冲波调制 脉冲位置调制(PPM) 脉冲编码调制(PCM)
对应解调 对应解调 对应解调 用 控制载波振幅 用 控制载波频率 用 控制载波相位 三、调制与解调的方式 调制:由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三参量(振幅、频率、相 位)之一,使其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检波 调幅: 瞬时振幅: 鉴频 调频: 瞬时频率: 鉴相 调相: 瞬时相位:
5.2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 5.2.1 普通调幅波 简称AM调幅波 一、普通调幅波一般表达式 载波信号: 调制信号: 普通调幅波振幅: ka由调幅电路决定 普通调幅波信号:
通常 调幅指数或调幅度,表示载波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后改变的程度 把调幅波振幅变化规律,即 称为调幅波的包络。 二、单频调制 1、表达式
2、波形 波形特点: (1)调幅波的振幅(包络)的 变化规律与调制信号波形一致 (2)调幅度ma反映了调幅的强 弱程度, 可以看出:一般ma值越大调幅越深 ma=0时 未调幅 ma=1时 最大调幅(百分之百) ma>1时 过量调幅,包络失真,实际电路中必须避免
载波分量 : 上边频分量 : 下边频分量 : 过量调幅波形 百分百调幅波形 3、频谱 可见,调幅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弦波,包含有三个频率分量: 不含传输信息 含传输信息 含传输信息
调制信号 Ω 载波 ωc 调幅波 下边频 上边频 ωc+Ω ωc- Ω 特点: (1)调制过程是实现频谱线性搬移的过程 (2)调幅波的带宽:
由于 4、功率 载波功率: 故 ? 每一边频功率: 调幅波的平均总功率: ? 当 ma = 1时,边频功率达到最大,但仅为Poav / 3 实际使用中, ma在0.1~1之间,平均值为0.3。可见普通 调幅波中含有信息的上下边频分量所占的功率非常小,而不含 信息的载波占绝大多数,因而调幅波的功率浪费大,效率低。
复习回顾 1、AM波数学表示式 3、AM波的功率分配 2、AM波频谱结构
上边频带分量 下边频带分量 通常 载波分量 调制信号 载波 最高调制频率 ωc ω Ωmax Ωmax Ωmax Ωmax 调幅波 上边频带 下边频带 ω ωc-Ωmax ωc ωc+Ωmax 同样含有三部分频率成份 特点: (1)实现频谱线性搬移 (2)调幅波带宽: 同单频调制,信息含于边带分量中,载波不含有用信息,但载波占有很大能量。不经济。要抑制载波。
载波 频谱只有 无载波分量! 调制信号 上边频 下边频 5.2.2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和单边带调幅波 一、双边带调幅波 DSB波:抑制了载波分量,只含上、下边带分量。 1、表达式 用载波和调制信号直接相乘实现! 单频调制时: 2、频谱 带宽: DSB波的频谱成份中抑制了载波分量,全部功率为边带占有,功率利用率高于AM波。
(1)载波相位在调制电压零 交点处要突变 包络线 3、波形 特点: (2)包络随调制信号变化, 但包络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 调制信号变化规律。
单频调制的单边带调幅波的频谱为 或 二、单边带调幅波 SSB波:只含一个边带分量 1、 表达式 单频调制时 或 2、 频谱 3、特点 (1)频带只有双边带调幅波的一半,其频带利用率高 (2)全部功率都含有信息,功率利用率高
例1 设某一广播电台的信号电压 问:此电台的频率是多少?调制信号频率是多少?
例 2 已知调幅波输出电压 试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
例3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若已知RL=1Ω,试求载波功率、边频功率、调幅波在调制信号一周期内的平均功率。
5.3 振幅调制电路 按输出信号功率的高低分: 低电平调幅电路: 在低功率电平时进行调制,因此它产生小功率的调幅波,然后由线性功率放大器放大,得到所要求功率的调幅波,一般用于发射机的前级。 设计时输出功率和效率不是主要指标。重点是提高调制的线性度,减小不需要的频率分量和提高滤波性能。 高电平调幅电路: 在所需的功率电平上进行调制,调制与功放合一,一般用于发射机的末级。 一般只能产生AM。 优点:整机效率高。 设计时必须兼顾输出功率、效率和调制线性的要求。
5.3.1 低电平调幅电路 主要用途:可产生AM、 DSB、 SSB 单二极管开关状态调幅电路 二极管调幅电路 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 主要电路: 二极管环型调幅电路 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 - + - ud ud id 开关频率 id 一、单二极管开关状态调幅电路 (1)什么是开关状态 当二极管在两个电压共同作用下,其中一个电压振幅足够大,另一个电压振幅较小,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将完全受大振幅电压的控制,可以近似认为二极管处于理想开关状态。 (2)调幅原理 ? id=?
uc(t) 引入开关函数表示二极管的开关作用 ? 为周期性的函数,可用傅立叶级数展开
B=2Ω Ωωc2ωc 经带通滤波后可取出 可得到AM信号
+ i1 ud1 i2 ud2 二、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 2:1 1:2 1:1 D1、D2都是在 的正半周导通,负半周截止,故其开关函数都是 + uL1 _ + u'L — - uL2 +
i Ω 3ωc+Ω 3ωc-Ω ωc-Ω ωc+Ω i1 i2 经带通滤波后可取出 2:1 1:2 1:1 能实现DSB调幅信号的调幅。
D1 D3 D1 D1 D4 T1 T1 T2 T2 构成环形 D2 D3 D3 2L 2L RL RL C 2C D4 D4 D2 D2 则有 T3 T3 II I uΩ uΩ + - + - + - uΩ uc uc + - + - 三、二极管环形调幅电路 (1)电路结构 + uL - 在平衡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二极管D3、D4。电路中四个二极管首尾相接。 设:
(2)工作原理分析 D3、D4的开关函数是 D1、D2的开关函数是 ,
ωc-Ω ω+Ω 3ωc-Ω 3ω+Ω 经带通滤波后可取出 那么在一个周期内平衡调幅电路I,II在负载RL上产生的电压为: 能实现DSB调幅信号的调幅。
式中:K 为增益系数或标度因子,单位为 ,K 的数值 与乘法器的电路参数有关。 (一)模拟乘法器的传输特性 模拟乘法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常称X输入和Y 输入)和一个输出端,是一个三端口网络,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四、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理想的传输特性:
(二)模拟乘法器的振幅调制原理 ------实现双边带调幅 ------实现普通调幅波调幅 且改变UAB可改变ma 用于实现调幅的模拟乘法器有国产芯片BG314、XCC,国外芯片MC1496(1596)、AD630等。
iⅠ i6 iⅡ i2 i1 i5 i3 i4 (三)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 1、双差分对管模拟乘法器的原理电路 总电路有两个单差分对管电路T1、T2、 T5和T3、T4、T6组合而成。 输入信号ux加在两个单差分对管 的输入端,uy加在T5和T6的输入端。 I0为T5、T6差分对管的恒流源。 i5为T1、T2差分放大电路的恒 流源。 i6为T3、T4差分放大电路的恒流源。
2、T5和T6组成差分对管的电流电压关系 同理 式中,q为电子电荷;k为波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
3、T1、T2和T3、T4组成的差分对管的电流电压关系3、T1、T2和T3、T4组成的差分对管的电流电压关系
4、输出电压 当输入为小信号并满足: ------只有当输入信号较小时,具有较理想的相乘作用。
载波调零电位器,可通过调节Rw,使 ,相当于在1、4脚之间加了一个直流电压Uo,以产生AM波 。 (四) 模拟乘法器MC1596调幅电路 R1、R2、R3和Rc为管子提供静态偏压,8端为交流地电位; T7、T8和D构成镜像电流源。 扩展uΩ的线性动态范围 MC1596调幅电路
基极调幅 集电极调幅 5.3.2 高电平调幅电路 用途:产生普通调幅波 主要要求:兼顾输出功率大、效率高、调制线性度好 主要电路:利用丙类谐振功放实现 根据调制信号接入方式的不同分为: 调制信号控制基极电源电压,工作于欠压区,效率较低,适用于小功率发射机。 调制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电压,工作于过压区,效率高。
(一)电路构成 高频旁路电容 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为: 它随调制信号变化而变化。 一 、集电极调幅电路 分析时,将此电路看成高频功率 放大电路:
(二)调幅原理 由图可知,在过压区, IC0、Ic1m与VCC 成线性关系:
(三)各功率和效率 (1)在载波状态即未调制时 直流电源输入功率: 载波输出功率: 集电极损耗: 集电极效率:
(2)在调制最高点,即 有效电源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 集电极损耗: 集电极效率:
提供的功率 (3)在调制信号一周内, 平均直流输入功率: VCT提供的功率 调制信号提供的功率:
由调制信号提供,调制信号为功率源。 边频功率: 集电极平均损耗: 平均集电极效率:
2)在调制一周内的各平均功率都是载波状态对应功率的 倍。 3)在调制最高点的各功率都是载波状态对应功率的 倍。 5)选管子时,应采用管子的允许损耗功率 。 (4) 集电极调幅的特点 1)必须工作在过压区。 4)调制过程中效率不变。(等效率调制)
二 、基极调幅电路 (一)电路构成 基极有效电源电压为:
线性区 (二)调幅原理 由图可知,在欠压区的线性区, IC0、Ic1m随VBB变化而变化, 可见此电路可产生普通调幅波。 (三) 基极调幅的特点 (1)必须工作于欠压区。 (3)调制过程中效率是变化的。 (2)输入功率都由直流电源提供 。
本章小结: 1、理解调制的作用。 2、掌握调幅信号的定义、表达式、波形、频谱等基本特征。 3、掌握典型的幅度调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例5 参见教材P157 5-10 思考题: P158 5-13 (a)图
第六章 调幅信号的解调 本章主要内容: 1、概述 2、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 3、同步检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