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1.84k Views
急救物料. 急救物料. 急救課程手冊修訂版. 急救箱. 急救箱應 :. 有適當的物料 存放於乾燥、顯眼的地方 不上鎖 有適當的標籤 指派專人定時檢查,更換過期物品,並補充物料. 急救箱內的基本物料. 鑷子和剪刀 探熱針 別針 繃帶扣 膠布 火酒 小盆 電筒 筆和記事簿. 各類敷料 各類繃帶卷 三角繃帶 筒形紗布繃帶 及施用器 面罩 眼罩 膠手套 棉花. 敷料. 理想的敷料. 敷料的用途. 必須經消毒處理 質料柔軟 吸水力強. 覆蓋及保護傷口 防止細菌感染 吸收傷口滲出的液體 加速止血.
E N D
急救物料 急救物料 急救課程手冊修訂版
急救箱 急救箱應: • 有適當的物料 • 存放於乾燥、顯眼的地方 • 不上鎖 • 有適當的標籤 • 指派專人定時檢查,更換過期物品,並補充物料
急救箱內的基本物料 • 鑷子和剪刀 • 探熱針 • 別針 • 繃帶扣 • 膠布 • 火酒 • 小盆 • 電筒 • 筆和記事簿 • 各類敷料 • 各類繃帶卷 • 三角繃帶 • 筒形紗布繃帶及施用器 • 面罩 • 眼罩 • 膠手套 • 棉花
敷料 理想的敷料 敷料的用途 • 必須經消毒處理 • 質料柔軟 • 吸水力強 • 覆蓋及保護傷口 • 防止細菌感染 • 吸收傷口滲出的液體 • 加速止血
用毛巾覆蓋傷處 清潔毛巾 敷料的種類 臨時敷料具備條件 • 柔軟 • 透氣 • 無黏性 • 清潔 • 吸水 例如:清潔的布塊、被單、手帕等
消毒紗布敷料 消毒敷料包 黏性敷料 敷料的種類
敷料完全覆蓋傷口 膠布不要完全環繞傷肢 使用敷料的基本守則 • 先清洗雙手 • 防止交互感染 • 切勿對著敷料、傷口說話、咳嗽 • 避免用手接觸傷口或敷料內側 • 敷料面積應大於傷口 • 將敷料直接放在傷口上 • 不應除去滲滿血液的敷料,應在上上面加上另一塊敷料
三角繃帶 (三角巾) 繃帶卷 (卷軸繃帶) 筒形紗布繃帶 繃帶的種類
三角繃帶的用途 • 個別消毒包裝可摺成為臨時敷料 • 可製成環形墊 • 可作懸帶以承托傷肢 • 可摺成闊帶或窄帶以固定傷肢 • 可固定敷料以幫助止血
包紮繃帶要注意的事項 • 向傷者解釋要做的程序 • 置傷者於舒適姿勢(坐、躺下) • 承托傷處 • 盡可能面對傷者 • 鬆緊程度適中 • 確保打平結 • 切勿在骨骼突起地方打結 • 固定下肢時,平結應放在未受傷一側的前方 • 每隔十分鐘,檢查血液循環
檢查指甲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受影響的徵狀 • 肢體皮膚蒼白,後轉為灰白或藍色 • 肢體皮膚變得冰冷 • 可能感到刺痛或麻痺 • 可能無法活動傷肢 • 微絲血管再充血時間延長 • 遠端脈搏微弱或消失
闊繃帶 窄繃帶 使用三角繃帶的一般原則 • 張開成適當闊度 • 放上足夠繃帶及軟墊 • 由天然空隙下穿過繃帶 • 在傷肢與身體間、兩腿間或關節部位放上軟墊
繃帶卷的用途 • 固定敷料 • 施壓止血 • 支持扭傷或扯傷部位
使用繃帶卷的一般原則 • 採用適當闊度的繃帶卷 • 由內而外 • 由下而上 • 遮蓋上一周的三分之二,外露三分之一 • 在傷肢外側固定繃帶卷
固定繃帶卷的方法 • 將末端塞入前一圈的繃帶內 • 繃帶扣 • 黏性膠布 • 安全別針 • 將帶末端正中剪開,兩帶繞傷肢一圈並打上平結
三角繃帶的應用(懸帶) 臂懸帶 (大手掛) 肩懸帶 (三角手掛/聖約翰手掛) 若沒有三角繃帶可以使用臨時懸帶
利用皮帶 利用外套 利用安全別針 三角繃帶的應用(臨時懸帶)
在頸後交叉帶尾 三角繃帶的應用 頭部紮法
用肩懸帶承托傷肢 三角繃帶的應用 掌心嚴重出血紮法
繃帶卷的應用 簡單螺旋形紮法 • 適用的出血部位: • 前臂 • 上臂 • 大腿 • 小腿 手臂受傷 - 用臂懸帶承托 下肢受傷 - 承高受傷部位
繃帶卷的應用 人字形紮法 • 適用的出血部位: • 肘部 • 膝部 • 足跟 手臂受傷 - 用臂懸帶承托 下肢受傷 - 承高受傷部位
繃帶卷的應用 8 字形紮法 • 適用的受傷部位 : • 手部出血 • 足部出血 • 足踝扭傷 手部受傷 - 用肩懸帶承托 下肢受傷 - 承高受傷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