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19 Views
四十七、山茶科 Theaceae. 乔木或灌木,多为常绿。单叶互生,羽状脉;无托叶。花常为两性,多单生叶腋,稀形成花序;萼片 5 ~ 7 ,常宿存;花瓣 5 ,稀 4 或更多;雄蕊多数,有时基部合生或成束;子房上位, 2 ~ 10 室,每室 2 至多数胚珠,中轴胎座。蒴果,室背开裂,浆果或核果状而不开裂。 本科约 20 属, 250 余种,产热带至亚热带;中国产 15 属, 190 种,主产长江流域以南。. 1. 金花茶. 学名 Camellia nitidissima var . nitidissima Chi. 产地及分布 产于中国
E N D
四十七、山茶科Theaceae 乔木或灌木,多为常绿。单叶互生,羽状脉;无托叶。花常为两性,多单生叶腋,稀形成花序;萼片5~7,常宿存;花瓣5,稀4或更多;雄蕊多数,有时基部合生或成束;子房上位,2~10室,每室2至多数胚珠,中轴胎座。蒴果,室背开裂,浆果或核果状而不开裂。 本科约20属,250余种,产热带至亚热带;中国产15属,190种,主产长江流域以南。
1.金花茶 • 学名Camellia nitidissima var. nitidissima Chi. • 产地及分布 产于中国 特产于广西南部,越 南北部也有分布。近 年各地有引种。
识别要点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2~6m,嫩枝无毛。 • 叶长椭圆形至宽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缘有细锯齿,叶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无毛,叶表侧脉显著下凹,下面突起。 • 花黄色至金黄色, 1~3朵腋生;花梗长0.7~1.5cm;苞片革质,5枚,呈黄绿色,宿存;花瓣8~12枚,近圆形,较厚;雄蕊多数;花柱3~4枚,分离达基部。 • 蒴果扁三角形。 • 花期11~3月,果期10~12月。
生态习性 • 中性树种,喜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生于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或石灰岩山地常绿林中,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在自然界生长于暖热地带低海拔(75~350m)的山谷溪沟旁常绿阔叶林下。
繁殖方法 • 播种、扦插或嫁接。
观赏与应用 • 金花茶稀有名贵,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 • 花色金黄,具蜡质光泽,晶莹可爱,秀丽雅致,在山茶类群中,被誉为“茶族皇后” ,亚热带地区可植于常绿阔叶树群下或植荫棚中,供以观赏。 • 其花除作观赏外,叶可泡茶作饮料,也有药用价值。 • 广西南宁市建有金花茶专类园,供观赏和研究。
2.茶梅 • 学名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 产地及分布 产于长江以南地区。日本有分布。
识别要点 • 小乔木或灌木;分枝稀疏,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 • 叶椭圆形至长卵形,叶端短锐尖,叶缘有齿,叶表面有光泽,叶脉上略有毛。 • 花白色,略有芳香,无柄;子房密被白色毛。 • 蒴果略有毛,无宿存花萼,内有种子3粒。 • 花期11~1月。
生态习性 • 中性树种,喜半荫,强烈阳光会灼伤其叶和芽,导致叶卷脱落;但以在阳光充足处花朵更为繁茂。 •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壤中,碱性土和粘土不适宜种植茶梅。 • 有一定抗旱性。
繁殖方法 • 扦插、嫁接繁殖。
观赏与应用 • 可用丛植于草坪或疏林下,也可作基础种植及常绿篱垣材料,开花时为花篱、落花后又为常绿绿篱,很受欢迎。 • 亦可作盆栽观赏。
3.山茶 • 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 • 产地及分布原产中国和日本。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露地多有栽培,北部温室栽培。
识别要点 • 小乔木或灌木。 •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先端短钝渐尖,基部楔形,缘有细齿,表面有明显光泽。 • 花多为大红色,径6~12cm,无梗,花瓣有单瓣类1~2轮,5~7片;复瓣类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重瓣类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花瓣近圆形,顶端微凹;萼密被短毛,边缘膜质;花丝及子房均无毛。 • 蒴果近球形,径2~3cm,无宿存花萼;种子椭圆形。 • 花期2~4月;果秋季成熟。
生态习性 • 中性树种,喜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及严寒,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5~6.5为宜;黏重土壤或排水不良易烂根死亡。
繁殖方法 • 扦插或嫁接,以嫁接繁殖为主。
观赏与应用 • 山茶树冠多姿,四季叶色翠绿,花大色艳,色彩丰富,花期长,是冬末、初春少花季节丰富园林景色的名贵树种。 • 可孤植、群植于庭园、公园、建筑物前,亦可同假山石畔、牡丹园、玉兰园等配植,使之花期交错,构成艳丽的园林春色。 • 山茶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达3000多个。
4.茶 • 学名Cmaelliasinemsis O. Kuntze. • 产地及分布 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识别要点 • 灌木,但通常多丛生。 • 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薄草质,侧脉明显。 • 花白色。
生态习性 • 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于山各云雾山地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方法 • 播种或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 • 茶叶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优良饮料,内含单宁,两种维生素,咖啡,茶碱。 • 枝叶茂密,终年常青,可孤植、列植、群植或作绿篱。
5.油茶 • 学名 Cmaelliaoleifera Abcl. • 产地及分布 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
识别要点 • 嫩枝红褐色略有毛。 • 叶厚草质,卵状椭圆形,边缘有锯齿,下面侧脉不明显。 • 花白色。花瓣5~7,顶端2裂。子房密生白色丝状绒毛。
生态习性 • 喜光,幼时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
繁殖方法 • 播种、扦插。 观赏与应用 • 在园林中丛植或作花篱。
6.红花油茶 • 学名Camellia chekiang – oleosa Hu. • 产地及分布产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地或水沟边。
识别要点 • 树皮灰白色。 • 叶厚革质,叶片矩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叶尖渐尖至尾状渐尖,上面光亮。 • 花鲜红色,花瓣5~7。 • 花期10月至次年2月。
生态习性 • 喜湿润酸性的黄壤,萌芽力及抗病能力强。
繁殖方法 • 播种、扦插或嫁接。
观赏与应用 • 红花油茶树冠多姿,四季叶色翠绿,花大色艳,色彩丰富,花期长,是冬末、初春少花季节丰富园林景色的名贵树种。 • 可孤植、群植于庭园、公园、建筑物前,亦可同假山石畔、牡丹园、玉兰园等配植,使之花期交错,构成艳丽的园林春色。
7.木荷 • 学名Schima superba Gard et Champ. • 产地及分布 我国南部、西南部各地。
识别要点 • 常绿乔木,皮孔明显,树皮碎后特臭。 • 叶椭圆形,叶绿边缘有钝锯齿。 • 花单生叶腋或簇生枝顶,白色。 • 蒴果,木质。
生态习性 • 喜光,适应温暖气候及肥沃酸性土壤。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适作庭荫树和风景树。 • 防火林带重要树种。
8.厚皮香 • 学名 Ternstroemia grmnanthera (Wight et.Arn.)Spragus. • 产地及分布 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各地。
识别要点 • 常绿小乔木,枝条灰绿色,无毛,小枝粗壮,带棕色,近轮生,多次分叉形成圆锥形树冠。 • 叶倒卵状椭圆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 • 花淡黄色,有浓香。浆果,近球形。
生态习性 • 喜荫湿环境,常生于背阳,根系发达,不耐强度修剪。
繁殖方法 • 播种、扦插。 观赏与应用 • 入冬叶转绯红色,花开时节浓香,作为庭园观赏树种。
思考练习 • 如何识别山茶花和红花油茶? • 山茶科树种主要有哪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