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k likes | 1.24k Views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A Visual Approach to Park Design. 图 1. 好的公园设计就是要使游客尽情享受游玩,使他们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并满足他们的行为需要。. 图 2. 所谓设计就是要表达设计者对一个场地将怎样被人使用的意图。. 图 3. 当人们没有按设计意图来使用公园时,有理由追问一下,设计本身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图 4. “人看人”,这是一种大家都喜好的活动,可把它作为一种设计工具。. 图 5. 图1.1. 注意人们聚集的地方。. 图1.2.
E N D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A Visual Approach to Park Design
图 1 好的公园设计就是要使游客尽情享受游玩,使他们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并满足他们的行为需要。
图 2 所谓设计就是要表达设计者对一个场地将怎样被人使用的意图。
图 3 当人们没有按设计意图来使用公园时,有理由追问一下,设计本身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图 4 “人看人”,这是一种大家都喜好的活动,可把它作为一种设计工具。
图1.1 注意人们聚集的地方。
图1.2 为什么人们在演讲区以外的地方演讲,而对为其专门设计的演讲区却视而不见。
图1.3 养成随时随地观察人们活动的习惯。
图2.1 注意人们常常进行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却比那些程式性活动频繁得多。
图2.2 注意:你所看到的人,他们也常常在看他人。
图2.3 如同独立式住宅一样,野营车已变成了自我表现的媒介。
图2.4 在很多居住小区中,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心是在住宅前,而不是在住宅后。
图2.5 不 少人去热闹的地方看热闹,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来看他。
图2.6 有的人消磨不少时间,为的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能显示自己身份的标志上来。
图2.7 伙计们,出去表演一番吧!
图2.8 坐憩设施应该朝着活动方向。
图2.9 “安全点”就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从而使观看者感到舒适泰然。如果将观看者置于被观看者中,观者一定会感到心神不安。
图2.10 在平面图上标出人群的可能集结点,并在图上添加一些坐憩设施。
图2.11 请考虑一下,如何妥善组织整个活动区,从而促进一个场地到另一个场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观看。
图2.12 不管你在设计中是否作出这样的安排,看热闹的人总是靠在或坐在身边方便的设施上。
图2.13 设计 公园游憩处的交接地段时,要使人们在对某些活动进行观察的同时,置身于场外。
图2.14 场地的坐憩设施应远离入口处的通道
图2.15 在入口通道处的两侧布置休息设施,游客们可能对这种“夹道欢迎”望而生畏。
图2.16 母亲们不愿带领孩子穿过成群结伙的青年人,这样儿童游戏场就形同虚设,荒废无用了。(黑点表示L形公园中的人群分布)
图2.17 人们在公园里表现出种种的 行为活动。
图2.18 一个忽视人们行为活动的供压改建方案。
图 3.1 设计者争分夺秒地紧张工作。
图 3.2 行为学家不慌不忙地探索真理。
图 3.3 孩子们把建筑材料筑造成环型的游乐设施。
图 3.4 建筑工地所见到的情景可以启发人们在设计游戏场地时,把一个个单独的游戏设施连结成圈,成为一体。
图 3.5 与连接体系相对的传统设计是将各种游乐设施分开设置。
图 3.6 在精力过剩理论的鼓动下,产生出一些单调的规定使用者按照固定的方式去使用的娱乐设施。
图 3.7 最佳唤醒理论主张设计冒险游乐场。
图 3.8 在一个游戏场中,那些可供随意摆弄的娱乐器械将给孩子们带来最开心的自由玩耍。
图 3.9 连接体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随意进行活动的环型游戏场,它鼓励孩子们在玩耍中发扬互助精神,并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能力的大小,在难易程度上将设施分级设置。
图 3.10 在连接体系中,关键地点的游戏进程可以自由选择。
图 3.11 观察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发现其行为倾向,以便在环境设计中予以考虑。
图 3.12 哪些设施是现代的,哪些设施是老式的,按照艾利斯的观点:结构简单的就是现代的。
图 4.1 设计者作出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决策。
图 4.2 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偏好和愿望。
图 4.3 两种思维活动的方式 A、闭门造车“俱乐部”的思维方式 表现出社会现实主观意志的结果,表现出洞察力。 哲学家 设计一种哲学(不考虑事实的理想化) 提出一种生活准则,构成某种环境。 设计者 B、在主体内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的思维方式 哲学家 引导一种行为 提出一种生活准则,构成某种环境(潜在的) 设计一种哲学对现实/洞察力,设计一个环境。 既所知事实进行扫描。 设计者 对接受或拒绝作出反映新的事实,被人所认识,对其环境实效作出评估。 生活在现实中的那些人,那个环境的 使用者。 设计是为 反馈到设计阶段
图 4.4 与设计者的预料相反,使用者仅是与共享内院的邻居进行社交。
图 4.5 一当警察扮成钓鱼者出现的时候,钓鱼老人心里就免不了一阵紧张不安。
图 4.6 街区公园运动常常证明:所谓免费服务纯是待价而沽。
图 5.1 决策思想有时大相径庭 囤于自我者 超越自身者 伦理学家 主观意识 客观意识 环境设计者 唯我意识 唯他意识 行为学家 先天意识 后天意识
图 5.3 一丛花草,或被看作是园艺上的奇景,或被看作是暴徒的 藏身之处。
图 5.4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手段来满足同一种需求,譬如,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图 5.5 出于职业习惯,设计者总爱强调视觉处理上的差异。以使自己的设计体现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