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76 Views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為新高中通識教育作準備 ︰ 提升初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校本發展計劃 (2008-2010). 文理書院 ( 香港 ) 吳晶晶、吳凱瑩. 目錄. 在本校實踐通識探究的挑戰 對話、啓迪、重整 實踐示例: 3.1. 整體課程設計 3.2. 教學技巧與學習果效 教育學院對本校的支援.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1. 在本校實踐通識探究的挑戰. 學生背景. 新移民 社經地位不高 學習能力一般 學習動機不足 對周遭的人和事漠不關心 學生依賴性強. 回顧 過往經驗. 2006-2007 自由放任
E N D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為新高中通識教育作準備︰提升初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校本發展計劃 (2008-2010) 文理書院(香港)吳晶晶、吳凱瑩
目錄 • 在本校實踐通識探究的挑戰 • 對話、啓迪、重整 • 實踐示例: 3.1. 整體課程設計 3.2. 教學技巧與學習果效 • 教育學院對本校的支援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1.在本校實踐通識探究的挑戰
學生背景 • 新移民 • 社經地位不高 • 學習能力一般 • 學習動機不足 • 對周遭的人和事漠不關心 • 學生依賴性強
回顧過往經驗 • 2006-2007 • 自由放任 • 沒有提供框架,同學自由發揮欠缺方向難作統籌及予以引導 • 2007-2008 • 扣緊教學內容。以班別形式規限主題:舊區重建、新市鎮發展、填海。 • 研究方法:全體同學進行實地探究及問卷調查 • 效果 • 同學有機會接觸社區 • 同學難以達到要求 • 教師期望與同學表現之落差 • 2008-2009 • ?
2008-09展望 • 如何減輕教師壓力並達到教學目標? • 如何提升學生探究技巧? • 如何緊密聯繫課程內容?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2. 對話、啓迪、重整
與自己和教院支援人員對話 • 重構初中通識科「探究學習」 • 我們的學生需要學習些甚麼?(內容) • 學生要怎樣學習通識科?(方法) • 如何把學習內化和伸延至新高中?
忌 “太大人?”(與初中生的生活脫節) “太男人?”(側重數據、忽略生活觀察和感受) “太野心?”(研究範圍太宏觀、太艱澀)
宜 • 從生活經驗入手 • 建基於關心社會、有識見的公民之學習內容 • 對社會有認識 • 對社會有了解 • 應用研習工具認識和了解社會 • 分析社會上的情況 • 評估不同人士的看法 • 建立自己的看法 • 考慮同學能力 • 將「社會」收窄為「社區」 • 自身經驗社區社會
關鍵 • 老師適時介入、引領、講授 • 然而,關鍵問題是,如何認定/製造適合的時機?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3. 實踐示例3.1. 整體課程設計
2008-09中一級通識教育科探究活動 主題:社區情況與公民意識 學習內容:“公民意識就是意識到在私人生活之外,還有公共生活,也自覺要參與,要貢獻,要發展公共生活……” (教育局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http://www.ls.hkedcity.net/) 由生活出發
KISS Chai Wan • 從生活經驗開始訂立探究主題 • 套用KISS Model分析 • Keep • Improve • Start • Stop 由生活出發, 探索適合的教學時機
由生活出發的實地探究 3. 實踐示例3.2. 教學技巧與學習果效
主要任務 學生分組進行區內觀察,再以KISS Model分析。過程中,用相片和文字記錄觀察所得。
原則/特色 • 引介同學認識探究主題 • 引導同學討論探究問題 • 回饋同學
引介、引導、回饋 • 善用簡單工作紙 • 善用小組討論 • 善用同輩意見 • 善用 “反面”教材 • 鋪排適當時機講授知識 • 善用媒體 / 工具 • 善用同學的親身經驗
善用 “反面”教材例一 1. 從模糊到清晰 2. 從錯誤到正確 3. 從細碎到統整
鋪排適當時機講授知識 • 過程 • 讓同學察覺自己的錯誤
鋪排適當時機講授知識 2.教導同學掌握正確知識
鋪排適當時機講授知識 3.修正錯誤
善用同學的親身經驗 引導同學思考如何進行問卷調查? 多角度思考 解決難題的策略 認識更多可行的資料搜集方法 同學們如何拍攝以上照片? 偷拍
總結學習果效 • 加深對社區的認識: • “公民意識就是意識到在私人生活之外,還有公共生活,也自覺要參與,要貢獻,要發展公共生活……” • 自主學習 • 掌握探究過程(目的、角色、技巧)
教育學院對本校的支援 • 患得患失 漸入佳境 • Framework • 專題研習工作坊 • 課程設計及調整 • 善用媒體/實用的建議 • 觀課備忘及簡評 • 期望: • 為學生提供工作坊? • 設計及協助帶領實地考察及探究活動? • 研發教材?
謝謝!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