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k likes | 1.32k Views
阳光心态工作坊. 压力 应对 与情绪管理. 主讲 : 郑日昌. 郑日昌教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博导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人才测评师考试专家委员会主任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 TC292) 委员 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保健学会心理保健师专家委员会主任
E N D
阳光心态工作坊 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 主讲:郑日昌
郑日昌教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博导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人才测评师考试专家委员会主任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2)委员 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保健学会心理保健师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员工心理帮助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 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彻斯特大学 客座教授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客座教授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4
工作坊要求 学员互动 讲练结合 联系实际 注重实效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5
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 “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自从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Selye, H.)于一九三五年使用“Stress”这个字汇以来,“压力”与人类形影不离,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压力时代,“压力大”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不仅是个人,家庭、学校、职场,因压力产生的病理现象蔓延。……在国外,许多大型书局都设有“压力专柜”,有关压力的著作汗牛充栋,正反映压力问题的严重性遍及全球,尤其是先进国家。 ——刘焜辉
职业压力与健康 压力来源: 工 作 人 际 生 活 灾 祸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8
京沪穗鹏四城感觉“压力大”排位为: 上海67% 深圳64% 广州46% 北京45%。 70%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压力原因: 变化快 竞争烈 选择多 欲望高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0
选择冲突: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如果上帝不在了,人们就陷入了焦虑。 ----萨特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1
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 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2
欲望无止境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当代人的纠结 生活越来越好,幸福越来越少 收入越来越高,存款越来越少 交际越来越多,友情越来越少 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 消遣越来越多,放松越来越少 消费越来越高,满意越来越少 房子越住越宽,心胸越来越小 学习越来越多,收获越来越少 究竟什么原因,似乎心态坏了!
组织与纪检工作压力大: 责任重 难度高 矛盾多 纪律严
北京某城区的266名各级公务员,采用国际通用OSI-2压力量表和访谈技术进行调查,压力来源如下 : 角色期望 工作本身 与他人关系 职业发展和成就 组织结构和氛围 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冲突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6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发现: 企业经理:工作和家庭问题压力 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个人成就和社会支持因素压力 企业一般工人:经济和住房问题压力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7
应激反应: 阶段 功能 危害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18
长期应激不良会造成身体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消化性溃疡 •偏头痛 •哮喘 •大量脱发等
人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的作用,心跳加速,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多次反复,便会导致慢性高血压病或冠心病。 人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的作用,心跳加速,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多次反复,便会导致慢性高血压病或冠心病。 • 盛怒能抑制肠胃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导致胃溃疡或溃疡性结肠炎。据一些国家统计,消化道疾病中因情绪不稳定成为致病因素者竟占三分之一。 • 紧张的情绪刺激经由植物性神经系统和激素的作用,会降低或抑制有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心理矛盾、不安全感以及压制愤怒和不满情绪体验的人易于患癌症。例如,肺癌和乳腺癌的患者就多半有压抑的愤怒情绪。 • 此外,脾气暴躁、沾火就着的人还易患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偏头痛、肠绞痛等病症。
情绪与健康: 猴子实验 感冒实验 A型性格 C型性格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21
医学模式 神学模式 生物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人有七情: 喜 怒 忧 思 恐 悲 惊 | | | | | | | 伤 伤 伤 伤 伤 伤 伤 心 肝 肺 脾 肾 五 神 脏 脏 脏 脏 脏 脏 经 “悲哀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帖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马克思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24
情绪影响: 身心健康 工作效率 人际关系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25
情绪与事业 EQ 高 I Q高 EQ高 I Q低 EQ高 贵人相助 事业大成 I Q高 EQ低 I Q低 EQ低 一事无成 怀才不遇 IQ 低 高
职业倦怠(枯竭) 放弃目标 情绪变坏 丧失人性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28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胡锦涛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29
我们讲和谐, 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0
构建和谐社会 要从我做起 要从心开始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1
2010年校园案件 5月12日,犯罪嫌疑人吴焕民持菜刀闯入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幼儿园砍杀,致使7名儿童和2名教师死亡. 4月30日,山东省潍坊市尚庄村民王永来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 4月29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受伤32名。 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一名男子冲进雷城第一小学校园,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1名教师。 3月23日,福建南平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在南平实验小学校门口挥刀乱捅,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2
企业家不堪重负,精神崩溃 1980年至2008年,仅有记录的,中国便有2000多位企业家自杀。 上海大众老总方宏 贵州习酒老总陈星国 金花股份副董事长徐凯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3
2005年12月初,身价达30亿余元的民企山东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 2005年12月中旬,广州市华港房地产发展公司总经理马豪杀死妻子和女儿之后自杀。警方称,马豪近期有严重的忧郁症状,精神不振,曾表示无法承受工作上的压力。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4
《财富》在2003-2005年间所做的有关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压力状况调查,发现有27%的高级经理人处于一个较高的心理倦怠水平。 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员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华为公司的非正常死亡: 2006年6月,华为公司刚毕业的25岁研究生胡新宇,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不幸死亡. 2007年7月18日,26岁的华为公司员工张锐,因不堪工作压力自缢身亡. 2007年8月11日,华为公司长春办事处一名赵姓员工跳楼自杀。 2008年2月26日,华为成都研究所一男员工跳楼自杀。 2008年3月6日,华为公司深圳坂田研发基地软件部员工张立国跳楼自杀。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6
2010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员工系列自杀事件 5月26日晚深圳龙华厂区23岁男员工跳楼身亡. 5月25日晨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19岁员工坠楼死亡 5月21日凌晨富士康一名21岁的男员工从宿舍跳楼身亡。 5月14日晚富士康一名21岁梁姓员工坠楼身亡. 5月11日龙华厂区24岁女工祝晨明从出租屋跳楼身亡。 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 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 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4月6日观澜宿舍18岁女工饶淑琴坠楼送医院治疗。 3月29日龙华厂区一23岁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身亡。 3月17日龙华园区18岁新女员工田玉从3楼跳下受伤。 1月23日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 “高坠死亡”。 5月11日晚富士康因跳楼频发请来3位五台山高僧做法事.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37
精神家园缺失,官员自杀频现 近年来,自杀官员频频出现,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科级,每个层级都有。 自杀的省部级高官有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山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王通智。 官员自杀主要是精神家园缺失所致,而贪污腐败,仕途不顺,工作压力过大是构成官员自杀的三大诱因。
《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100多名官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心理压抑。其中,64.65%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并由此导致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100多名官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心理压抑。其中,64.65%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并由此导致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
2008年10月初,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因地震失子、地震后工作压力大在家床头自缢身亡。 2009年4月20日33岁的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因失子痛苦在家中自缢身亡。
2010年1月13日河南省邓州市建设局墙改办主任刘云峰在接受纪委调查时“跳楼自杀”。2010年1月13日河南省邓州市建设局墙改办主任刘云峰在接受纪委调查时“跳楼自杀”。 1月18日陕西省勉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局长冯某从勉县医院住院部7楼跳下死亡。 1月20日安徽蚌埠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县级官员从该市行政办公中心综合楼坠楼身亡。 2月5日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在湛江市跳楼身亡。 3月20日凌晨,广东江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甄励富因严重抑郁在家附近自缢身亡。 4月8日莆田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胜于当日上午跳楼自杀 。 6月24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刘亚军撞火车身亡 8月25日河北省万全县县长王聪著在宿舍自缢死亡。 8月27日江苏射阳县纪委一名干部在该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跳楼自杀。 9月2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童兆洪在办公室卫生间自缢身亡。 10月16日广东韶关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坠楼身亡。 11月5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处长唐宏武因抑郁在家中跳楼自尽。 11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商务局副局长周启汉在一商务宾馆坠楼身亡。
2011年2月12日山西运城纪委副书记蔡铁刚因患抑郁症坠楼自杀。2011年2月12日山西运城纪委副书记蔡铁刚因患抑郁症坠楼自杀。 4月12日江西遂川县保密机要局副局长关可平跳楼身亡 4月20日山东阳谷县维稳办副主任陈国庆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4月28日河南洛阳市公安局纪委书记张广生跳楼身亡。 4月29日江苏省常州市编办主任许明新跳楼身亡 。 7月11日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忠在办公室自杀。 8月27日湖北省公安县纪委官员谢业新自杀身亡。 9月18日辽宁农信社主任袁卫亮因精神抑郁溺水自杀。 10月7日南宁铁路局总调度长、运输处处长李智跳楼身亡。 12月10日山西平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建新因涉嫌受贿接受调查跳楼身亡。
2012年3月30日河南商丘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张明显(副厅级)坠楼自杀。2012年3月30日河南商丘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张明显(副厅级)坠楼自杀。 5月6日江苏扬州市开发区城管局局长邹国春与一年轻女子跳湖身亡。 8月15日湖南汨罗市房管局监察大队长徐向军涉嫌经济问题被双规 跳楼身亡。 8月22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因抑郁症在家跳楼身亡。 9月13日海南琼海市国土局戴副局长因工作压力大跳楼自杀。 9月26日湖南娄底市畜牧水产局退休局长王中平双规期间自缢身亡。 12月16日陕西榆林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引胜坠楼身亡,生前患有重度抑郁症,口碑和人品相当好。 2013年1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祁晓林自缢身亡,生前身患疾病,有抑郁症状。
2005年6月,中组部发布《要重视和关心干部的心理健康》的文件,认为“确有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
2010年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四川调研时也强调,基层干部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要具体帮助基层干部克服困难,积极疏导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
据有关调查,官员精神压力主要有: 官场竞争,仕途不顺; 对问责制度、网络监督等不适应; 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群众上访等公共危机应对不当; 个人情感与家庭问题处理不善; 腐败已经暴露或者即将暴露 。
贪官短命 羊城晚报09年2月18日报道: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指出,病由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76%的疾病是情绪性疾病。有人对16名腐败官员做跟踪调查,当时他们平均年龄41岁,十年后,16人中15人得病,不少人是癌症,病死6人。而巴西一个医疗机构调查了583名贪官和583名廉洁官员,10年随访的结果是:贪官60%以上得癌症、脑出血、心肌梗塞等,而廉洁官员患病率只有16%。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47
世界每年约100万人,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世界每年约100万人,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中国每年约25万人,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自杀率为10万分之22.23,是15-34岁青壮年的首位死因,全部人群第五大死因。 (2009年9月10日<环球时报>社评:别回避自杀这个沉重话题)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4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调查发现: 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女性27.45%, 男性22.08%。 80年代出生的人31.7%,75-79年出生的29.9%, 70-74年出生的25.4%, 69年以前出生的22.7%。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49
高压力者经常出现的身心症状: 容易疲劳84.9% 感觉沮丧/压抑60.5% 焦虑50% 头痛或感觉头脑发紧50% 记忆力下降48.8% 脑中乱糟糟的,或是一片空白43% 失眠40% 2014/8/28 郑日昌 教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