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01 Views
地震æ¥äº†ï¼Œæˆ‘ä»¬è¯¥æ€Žä¹ˆåš ---------一(4)主题ç会. 地震的产生. 地震就是地çƒè¡¨å±‚的快速振动,在å¤ä»£åˆç§°ä¸ºåœ°åŠ¨ã€‚å®ƒå°±è±¡åˆ®é£Žã€ä¸‹é›¨ã€é—ªç”µã€å±±å´©ã€ç«å±±çˆ†å‘ä¸€æ ·ï¼Œæ˜¯åœ°çƒä¸Šç»å¸¸å‘生的一ç§è‡ªç„¶çŽ°è±¡ã€‚. ä¸å›½æ˜¯ä¸ªå¤šåœ°éœ‡çš„国家. ä¸å›½ä½äºŽä¸–界两大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亚欧地震带的交汇部ä½ï¼Œå—太平洋æ¿å—ã€å°åº¦æ¿å—å’Œè²å¾‹å®¾æµ·æ¿å—的挤压,地震æ–裂带å分å‘è‚²ã€‚å¤§åœ°æž„é€ ä½ç½®å†³å®šï¼Œåœ°éœ‡é¢‘ç¹éœ‡ç¾ä¸¥é‡ã€‚在 20 世纪里,全çƒå…±å‘生 3 次 8.5 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其ä¸ä¸¤æ¬¡å‘生在我国。. ä¸å›½åœ°éœ‡å¸¦çš„分布.
E N D
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做---------一(4)主题班会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做---------一(4)主题班会
地震的产生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亚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 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地震的危害 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不同级别地震表现(一)零级:无感地震,地震仪的仪表上有记录,而人尚无感觉。 (二)一级为「微震」:人体静止时或对地震有特殊敏感者,有感应。 (三)二级属於「轻震」:门窗摇动,一般人均有感觉。 (四)三级为「弱震」:房屋动摇,门窗格格有响,悬物摇摆,盛水动荡。 (五)四级为「中震」:房屋摇动甚烈,不稳定物体易倾倒或落下,盛水容器达八分满都会溅出。 (六)五级为「强震」:墙壁裂开,烟囱或牌坊都会倾倒。 (七)六级为「裂震」:房屋倾倒,山崩地裂,表层断陷。
地震的预防 地震前兆 自救措施 地震逃生
地震前兆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 :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1、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 2、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3、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同时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 蒸腾等。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温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 应该说明的是,动物、大气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宏观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自救措施 1.准备好急用药品,广谱抗生素、治疗腹泻药物、治疗感冒药物(有条件可以准备点绷带,酒精之类的) 2.准备好食物,速食面之类,不用加热的,还要有大量清水,不能保证的话,可以用牛奶之类的乳制饮料代替。 3.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务必把药品带够1周药量带在身上。 4.准备的东西一定要放到离你最近的地方。 5.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你一定要知道的地震活命三角区 “ ”
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物体越结实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活命三角区 活命三角区
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 假如地震发生,你不能这样做 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车里 2、靠墙站立或蹲下 3、站在门框边上 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 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 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 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假如你正好在汽车边上? 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 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 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
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在大地震时活下来! 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 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 请记住“活命三角区”!
在地震中采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在地震中采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 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率
地震逃生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