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21 Views
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10.1. 标准资料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10.2. 10.1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标准资料 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 ( 时间研究、工作抽样、 P T S 等 ) 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 某种结构的 作业要素 或 基本操作单元正常时间值 的数据库 。 标准资料法 (Standard Data System, SDS 法 ) 就是利用标准资料来综合制定各种作业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10.1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SDS 特点
E N D
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10.1 标准资料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10.2
10.1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标准资料 • 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时间研究、工作抽样、P T S等)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或基本操作单元正常时间值的数据库。 标准资料法(Standard Data System, SDS法) • 就是利用标准资料来综合制定各种作业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10.1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SDS特点 (1)标准资料以作业测定方法为基础,预先确定时间数据。与预定时间标准相似,但两者涉及的作业要素阶次不同。标准资料所记录的是作业要素的时间数据;而预定时间标准所记录的是最基本动作(动素)的时间数据。 (2)SDS法利用现成的时间资料,对同类作业要素不需重新测定,能较快地制定出一项新作业的标准时间,成本较低。 (3)标准资料衡量标准比较统一,数据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 (4)标准资料库可信度高。 (5)运用SDS法主观判断的误差少。 (6)标准资料用其它作业测定方法制定,标准资料法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其它测定方法。
10.1 标准资料法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SDS法的基本用途 • 制定和修改工序或作业标准时间。 • 评价新产品及其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劳动定额. 标准资料分别提供各种生产条件下作业宽放率、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数据;各种辅助性手工操作的数据;机械设备加工时间的基础数据等。 支持企业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确定工厂生产能力、确定各种成本、预算控制、采购决策、建立有效的工厂布局.
10.2 标准资料法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1、按制定和实施范围分类 标准资料按实施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按标准资料的内容分类 1)作业时间标准资料。它是指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制定的标准数据资料。 2)辅助时间标准资料。它是指以加工作业的辅助时间为对象制定的标准资料,如装卡工件、测量工件和操纵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标准资料。 3)宽放时间标准资料。它是指以宽放时间为对象制定的标准资料,包括作业宽放率标准,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标准等。
10.2 标准资料法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3.按综合程度分类 按不同作业阶次,综合程度编制标准资料。 如:以操作为对象的标准资料 以工序为对象的标准资料 4.按设备与工艺分类 (1)按制造工艺分。 (2)按设备类型分。 (3)按设备规格分。 (4)按设备制造厂分。
10.2 标准资料法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5.按标准资料确定方法分类 综合标准资料:是将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动作或动作要素)的时间数据汇总较大工作单元的时间数据; 分析标准资料:则收集与建立标准工时有关的各种变量与参数,运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模型,确定参数和作业时间之间的关系。
10.2 标准资料法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标准资料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 (1)解析式(经验公式) 。 (2)图线(包括直线、曲线和计算图表)。 (3)表格式 (4)数据库或其它形式。
10.2 标准资料法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标准资料最基本的单元是动作,由低一级的标准资料可综合成高一级的标准资料据,构成标准资料的等级系统。 由低到高可分为: 动作级, 要素级, 任务级, 中间产品级, 成品级或服务级等。
第十一章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概念 11.1 学习曲线的原理 11.2 知识曲线的概念 11.3
“学习曲线” 也称为熟练曲线,进步曲线,改进曲线。 表示单台(件)产品的工时消耗和连续累计产量之间关系。 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单台(件)产品工时消耗呈现下降趋势。 11.1学习曲线的概念
11.1学习曲线的概念 影响学习曲线的因素 操作者动作的熟练程度; 工装设备及工具的改善; 产品设计的改进; 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 分工专业化; 管理科学化。
11.2 学习曲线的原理 学习曲线现象所反映的规律,呈指数函数关系, Y=KCn(11-1) X=2n(11-2) 式中,Y为生产第X台(件)产品的工时; K为生产第1台(件)产品的工时; C为工时递减率或学习率; X为累计生产的台(件)数; n为累计产量翻番指数。
11.2 学习曲线原理 对上面两式取对数,可得: lgY = lgK + nlgC lgX = nlg2 设 (11-3) 式中,a称为学习系数。由此可得: lgY = lgK - algX(11-4) 从而 Y = KX - a(11-5) 式11-5叫莱特公式,它表示了学习效果即产品单件工时Y随累计产量X(即学习次数)而变化的情况。
11.2 学习曲线原理 学习曲线通常采用对数分析法,既便于作图,又便于计算,也更加直观。 图11-280%学习率的学习曲线对数图表 确定学习率方法常有直接测定法、历史资料法、经验估计法、合成法、MTM法(方法时间测定)
11.2 学习曲线原理 • 学习曲线的重要性就在于他使人们认识到在职学习能提高效率及效益。
11.3 知识学习曲线概述 知识学习曲线说明学习的时间效应. 通过学习对知识的积累在增长,随着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使生产力上升,与学习曲线相同。 知识学习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