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02 Views
優質化 第二期程申辦 與 第五次自主管理會 議. 2013.3.27. 一、目前執行概況. 一、第二期程初步彙整. 計劃書架構. 計畫書內涵. 一、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一)簡述學校願景。 (二)學校應針對第一期程之後續發展,擬定第二期程優質化發展目標 。 二、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學校 應就第一期程實施成效,精簡說明自我檢討與分析,並提出後續發展策略。包含下列層面: ( 一 ) 依部訂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為主,精簡呈現整體檢討和學校進步情形。 ( 二 ) 簡述經費使用配置與執行效益(含執行率) 。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E N D
優質化第二期程申辦與第五次自主管理會議 2013.3.27
計畫書內涵 一、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一)簡述學校願景。 (二)學校應針對第一期程之後續發展,擬定第二期程優質化發展目標。 二、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學校應就第一期程實施成效,精簡說明自我檢討與分析,並提出後續發展策略。包含下列層面: (一) 依部訂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為主,精簡呈現整體檢討和學校進步情形。 (二) 簡述經費使用配置與執行效益(含執行率)。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學校依據優質化整體發展目標,敘明第二期程計畫與各子計畫的形成緣由及過程。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 (一)各子計畫能聚焦並發展學校特色,就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習(含學習弱勢學生扶助)、學校創新特色等署訂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或配合12年國教相關政策,視學校需求將相關政策列入子計畫內容(如:改善英文聽力設備、藝術人文、多元文化教育、差異化教學策略、學科有效教學策略、學科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適性輔導做法、補救教學、學校評鑑待改善項目等)以三年為期撰寫子計畫內容,且子計畫總數以三項為原則(至多五項)。 (二)各子計畫若有分支計畫,以三項為原則,且分支計畫與子計畫間應密切相關。 (三)各子計畫均應敘明計畫目標、社群建構與運作、實施方式、受益對象、預期效益及資源運用之規劃。 (四)各子計畫的社群成員應由教師與行政人員共同組成,並附上參與成員名單。
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 (一)學校應以三年為期,整合各子計畫,明列學校整體資源規劃與經費需求之關聯,並提供三年經費需求分析總表,上下學期經費編列檢核表。 (二)資本門以不超過補助總經費之1/3為原則。 (三)「入學獎學金」及「優秀學生獎學(勵)金」合計之額度不得超過經常門經費的20%,並追蹤獲獎學生的後續表現。
六、學校自主管理與績效檢核學校可參考「第二期程成果評核指標」,就本期程三年計畫各年度預期達成之項目,訂定學校子計畫與分支計畫之「自主管理評核表」的質化與量化績效指標,定期進行自我檢核,做為自主管理和成果檢核之重要依據。(範例)六、學校自主管理與績效檢核學校可參考「第二期程成果評核指標」,就本期程三年計畫各年度預期達成之項目,訂定學校子計畫與分支計畫之「自主管理評核表」的質化與量化績效指標,定期進行自我檢核,做為自主管理和成果檢核之重要依據。(範例) 七、校際經驗交流(夥伴學校學習社群) 各校應就第二期程發展主軸及具體作為相近之主題,建立跨校之夥伴學習社群,並說明交流方式,訂定夥伴學校交流學習計畫並實施之。第二年起校際交流成效納入審查。
第二期程自主管理評核表—分年子計畫評核表(表b-1)第二期程自主管理評核表—分年子計畫評核表(表b-1)
範例: 經費使用 [一、102會計年度概算表(102年8月至12月) 單位:仟元]
發展方向 創新 (主流價值、未來發展) 傳統 (歷史觀、倫理) 建臺高中 核心價值 [升學輔導] [生活管理] 責任 (世界公民、道德)
申辦精神 申辦脈絡 推動高中優質化→達成目標 第一期程(99-101) 99:試探申請、處室分配、各自提出 100:延續申辦、計畫整併、處室平衡 101:處室領導考核、打破建制合作、學科社群為主體 • 整合各處室心力,由各處室的面向推展學校優質化,並提出符合「確實可行」的子計畫。 • 通過優質化後,將各子計畫和經費編入年度處室工作要項和執行預算,緊密結合優質化專案和學校發展工作。 • 經由優質化的申請,鼓勵教職員工由上而下的優質目標,和由下而上的優質動力 • 展現本校優質的特性和追求優質進步的信念。 第二期程(102-104) 102:社群運作、行政支援 103:社群合作、橫跨目標 104:社群滾動、展現價值 展現優質、優質更優質
目標 價值 申辦精神 發展方向 鄉土文化的學生 (傳統) 科學內涵的學生 (創新) 教師社群 課程發展 刻苦耐勞 社區的學生 (責任)
102學年度經費概算總表-各子計畫試算 學務處-(1100千元) [B-科學內涵與多元學習] (自然科、數學科、英文科) 圖書館-(300千元) [A-深化鄉土文化] (國文科、藝文科、社會科) 第一年:社群各自展現 第二年:客語介紹鄉土 第一年:社群各自展現 第二年:以英語話劇呈現自然科學 教師增能 社群核心 (1000千元) C-教師教學增能與專業發展 教務處-(1100千元) (高中)+(綜高) D-拔尖扶弱與專業技能提升
聚焦討論 • 形成社群 • 討論三年歷程 • 校際交流作法 • 績效檢核(質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