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物流整合與定位

物流整合與定位. 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物流扮演的角色 時基物流 物流整合與決策 逆物流管理 結論. 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若從微觀與宏觀的角度來看,物流觀念可以區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為「總體物流」(宏觀物流)與「個體物流」(微觀物流)。. 教育. 公共政策. 實體設備. 影響. 個體物流(微觀物流). 實體供給. 實體配銷. 內部存貨移轉. 物 料. 工廠. 顧客. 總體物流 (宏觀物流). 圖 3-1 微觀物流與宏觀物流圖. 總體物流/宏觀物流

maj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物流整合與定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物流整合與定位 • 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 物流扮演的角色 • 時基物流 • 物流整合與決策 • 逆物流管理 • 結論

  2. 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 若從微觀與宏觀的角度來看,物流觀念可以區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為「總體物流」(宏觀物流)與「個體物流」(微觀物流)。

  3. 教育 公共政策 實體設備 影響 個體物流(微觀物流) 實體供給 實體配銷 內部存貨移轉 物 料 工廠 顧客 總體物流 (宏觀物流) 圖 3-1 微觀物流與宏觀物流圖

  4. 總體物流/宏觀物流 「宏觀物流」(macro-logistics)則是著重於全國或全球整體物流設施的運作。宏觀物流主要包括: • 實體設備子系統 • 公共政策子系統 • 教育子系統

  5. 個體物流/微觀物流 「微觀物流」(micro-logistics)係著重個別企業的活動微觀物流主要的活動,包括: • 實體供給(physical supply) • 內部存貨移轉(internal inventory transfer) • 實體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6. 物流扮演的角色 • 物流在公司內部的角色扮演 • 物流在經濟上的角色扮演

  7. 物流在公司內部的角色扮演 • 物流的機制 • 物流本質上是一種「顧客導向」的系統,並以追求企業最大的累積報酬率為目標。 • 物流在企業的定位變遷

  8. 產、銷售原因 ◎物流活動非經營者關 心重點 產、銷售原因 ◎生產機能分工分業 ◎銷售力提升擴夫商圈 1.物流附屬時代 2.降低物流成本時代 ◎物流成本合理化 ◎認識:「物流是第三利潤來源」 ◎設法縮減物流成本 3.物流整合時代 ◎形成附加價值的差異化策略 ◎消費者更加重視適商品的時間與 空間性加附加價值 ◎物流服務品質成為行銷競爭上強 有力的手段 圖 3-3 物流定位變遷

  9. 物流在經濟上的角色扮演 • 加速貨物的流通效率,刺激有效的生產與行銷 • 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 • 促進經濟繁榮之鑰

  10. 時基物流 • 有不少管理學者謂現在是時基物流(time-based logistics)的時代,凡事皆講求速度與效率。 • 企業透過物流作業的時間壓縮與有效控制物流的績效,來提升其競爭力的作為,稱為「時基物流」。 • 兩大觀念: • 推遲觀念 • 貨物併裝

  11. 推遲觀念 • 型態推遲 • 物流推遲

  12. 貨物併裝 • 併裝運輸的概念,即是貨物的運送具有大量運輸之規模經濟的效益,貨物量越多則每延噸公里的貨運費率越低。 • 一般有三種模式: • 同市場區域的貨物併裝 • 定時配送 • 匯集配送

  13. 時間壓縮所產生的價值與效益 • 企業的效益 • 供應商的效益 • 顧客的效益 • 研發廠商的效益 • 公司內部的效益

  14. 如何將時間變為有利競爭的要素 • 壓縮時間的效益 • 避免市場訂單的長鞭效應 • 有效的資訊管理

  15. 物流整合與決策 • 整合物流的概念 • 物流決策 • 物流體系整合的特徵 • 整合後之通路管理

  16. 整合物流的概念 • 及時回應 • 最小的變異 • 品質的追求 • 最低的庫存 • 支援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

  17. 存貨 運輸 倉儲 採購 搬運 包裝 配銷通路 設施區位 顧客服務 物流資訊 物流決策

  18. 物流體系整合的特徵 • 風險的承擔方式改變 • 通路主導廠商的權力移轉 • 通路領導廠商的影響力增加

  19. 整合後之通路管理 • 均屬大規模的通路管理的策略有以下三種模式: • 廠商規模大小程度不一時,應由規模大的廠商採行合作策略,可採「全面性」的整合。 • 而小廠商可以採策略聯盟的方式,「加入」此一協力網路。 • 均屬小廠之間的通路合作,則必須由特定的合作項目開始,「逐步」改善。 • 物流體系整合成功,會為企業與夥伴帶來更大的效益;整合失敗,卻可能會為彼此帶來更大的危機。

  20. 逆物流管理 1/2 • 美國物流管理學會對逆物流的定義如下: • 「透過產源減量(source reduction)、再生(recycling)、替代(substitution)、再利用(reuse)、及清理(disposal)等方法進行物流活動;同時在物流程序中,扮演產品退回、維修與再製、物品再處理、物品再生、廢棄物清理(waste disposal)及有害物質(hazardous materials)管理的角色。」

  21. 逆物流管理 2/2 • 逆物流對企業的影響 • 成本與利益的權衡考量。 • 法令要求。 • 社會責任。

  22. 逆物流管理 • 逆物流之流程架構 • 逆物流決策制定 • 逆物流的作業成本分析理論

  23. 處理程序 • 初步製造 • 再製 • 維修 • 再使用 • 重新出售 • 再生 • 最終物品 • 產品 • 備用零件 逆向物流處理流程圖 顧客 • 供應商 • 原物料 • 組裝零件 • 包裝材料 • 製造零件 • 配銷中心 • 區域性 • 地區性 • 處理 • 掩埋 • 焚化

  24. 結 論 1/2 • 「物流整合」就是把物流的規劃、執行、控制及協調各個企業的活動,以環環相扣的方式加以結合,使企業能更有效率地運作。 • 「時基物流」係企業透過在物流作業的時間壓縮與有效控制物流的績效,來提升其競爭力的作為。

  25. 結 論 2/2 • 近年來,由於消費大眾及政府管制法規對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對環境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有關環保法規的訂定也因應國際環保潮流的趨勢,使得綠色供應鏈(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成為國際間熱門且重要的課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