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心理应激与应对

心理应激与应对. 甲组:信号后 20 秒 电刺激 + 乙组:信号后不定期电刺激 ++ 丙组:信号后无刺激 --. 甲组:小鼠进食要遭受电击, 但每 48 小时有 1 小时可进食。. 乙组:每 48 小时中,有 1 小时给小鼠进食一次。. 一、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应激原 三、应激反应 四、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 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9 世纪末,法国生理学家勃纳德( C.Bernard )提出机体“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的概念

Download Presentation

心理应激与应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理应激与应对

  2. 甲组:信号后20秒 电刺激 + 乙组:信号后不定期电刺激 ++ 丙组:信号后无刺激 --

  3. 甲组:小鼠进食要遭受电击, 但每48小时有1小时可进食。 乙组:每48小时中,有1小时给小鼠进食一次。

  4. 一、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二、应激原 • 三、应激反应 • 四、心理应激与健康

  5. 一、 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19世纪末,法国生理学家勃纳德(C.Bernard)提出机体“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的概念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 提出“稳态”(homeostasi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学说”(emergency reaction hypothesis),认为应急反应时机体“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行为模式的生理基础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的唤醒和加强

  6.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elye)将“应激”(stress)概念首先引入生物医学领域。 “ 应激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s,GAS)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它由生物体内的、非特异地被引起的所有变化组成。”

  7. “心理应激” • “心理应激是由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要求—能力’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 。

  8. 环境变化 • 是否有意义? (有) 我能否应对? (不能) •  第1次评价 第2次评价 后果如何? 心理应激 第3次评价

  9. 二、应激原 • 心理应激总是由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刺激而引起,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统称为应激原 。 • 常见的心理应激原 • 心理性应激原 • 社会性应激原 • 环境性应激原 • 文化性应激原

  10. (一)心理性应激原 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如各种心理冲突与挫折、不祥预感等。 • 挫折 • 失败 • 需要 动机 行为 满足目标(需要) • 产生新的需要

  11. 需要 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对维持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相应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机体内部及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 需要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12. 动机 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使该行动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动机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有多种需要,于是就会形成多种动机,个体在选择时就会难以取舍,从而产生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即形成动机冲突 :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 (举例)

  13.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动机无法达到目标,就是挫折。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如果挫折太大,太频繁,或超过个体的耐受能力及个体不能正确对待时,则可能引起紧张状态,情绪困扰,致使行为偏差,进而可能发生躯体及精神疾病。

  14. (二)社会性应激原 • 指发生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环境有影响的一切社会生活事件。

  15. 1.应激性生活事件 •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Holmes)编制了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又称社会再适应量表,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为指标加以评分。

  16. 社会再适应量表 • 变 化 事 件 LCU 变 化 事 件 LCU • --------------------------------------------------- • 1.配偶死亡 100 2.离婚 73 • 3.夫妇分居 65 4.坐牢 63 • 5.亲密家庭成员丧 63 6. 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 7.结婚 50 8.被解雇 47 • 9.复婚 45 10.退休 45 •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44 12.妊娠 40 • 13.性功能障碍 39 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 39 • 15.业务上的再调整 39 16.经济状态的变化 38 • 17.好友丧亡 37 18.改行 36 • 19.夫妻多次吵架 35 20.中等负债 31

  17.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30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9 • 23.子女离家 2924.姻亲纠纷 29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8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6 • 27.入学或毕业 26 28.生活条件变化 25 • 29.个人习惯的改变 24 30.与上级矛盾 23 • 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20 32.迁居 20 • 33.转学 20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19 • 35.宗教活动的变化 19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18 • 37.少量负债 17 38.睡眠习惯变化 16 • 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15 • 40.饮食习惯变化 15 41.休假 13 • 42.圣诞节 12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过马路) 11

  18. Holmes等提出: • 若个体LCU 1年内累计值超过300,则预示今后2年内将有重大的病患。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若1年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健康平安;LCU为150~300,则来年有50%的可能性患病;LCU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80%。

  19. 2.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 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更多的是轻微而频繁的影响,有学者将此类应激原称为日常困扰或微应激原,即日常生活中的麻烦带来的苦恼。

  20. 日常困扰与振奋 • 这一条给您带来多少烦恼 这一条给您带来多少高兴 • 0 1 2 3 4 您的孩子 0 1 2 3 4 • 0 1 2 3 4 在家的时间 0 1 2 3 4 • 0 1 2 3 4 性 生 活 0 1 2 3 4 • 0 1 2 3 4 同 事 0 1 2 3 4 • 0 1 2 3 4 工作负荷 0 1 2 3 4 • 0 1 2 3 4 聚会受限 0 1 2 3 4 • 0 1 2 3 4 经济宽裕程度 0 1 2 3 4 • 0 1 2 3 4 您的仪表 0 1 2 3 4 • 0 1 2 3 4 气 候 0 1 2 3 4 • 0 1 2 3 4 您的邻居 0 1 2 3 4 • 0 1 2 3 4 烹 饪 0 1 2 3 4 • 0 1 2 3 4 家庭宴会 0 1 2 3 4 • 0 1 2 3 4 自由支配时间量 0 1 2 3 4 • 0-没有; 1-很少; 2-中等; 3-较多; 4-很多

  21. 3.与工作有关的应激原 • 与工作有关的应激原,又称为职业性应激原,是指劳动环境中影响劳动者心理、生理稳态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 职业内在的应激原: 劳动条件、 劳动范围和工作负荷; • 劳动单位中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形成的应激原: 组织的结构与气氛、职业性人际关系、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个人职业经历的发展。

  22. 4.环境应激原 • 自然及社会环境中的重大或突然的变故,包括: • 短期内发生的自然灾难:地震、洪水,风暴及火灾 以及其它一次性发生的局部性事故, 如拥挤及都市交通阻塞都可以构成一时性灾难样效应; • 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暴力:如战争、政治动乱; • 背景性应激原:如噪声、空气及化学物质污染,尽管它们的效应没有那么明显, 但人们由于无从躲藏而形成一种恒定的阻抗状态,而引起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这种背景性应激原对人们的健康损害常常是潜移默化的。

  23. (三)躯体性应激原 • 机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各种改变,包括疾病和损伤,在直接引起痛苦感觉的同时,还由于个体对躯体变化的认识和对变化后果的预测而产生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应激。

  24. (四)文化性应激原 • 由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或变化所造成的刺激情境。如迁居异国他乡、个体进入与原来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等。

  25. 三、应激反应 • (一) 应激的心理反应 • 1.认识反应 :轻度应激可活跃思维,提高认识能力;应激过强可降低认识能力,如感知过敏或歪曲、思维和言语迟钝或混乱、自知力下降、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等。

  26. 2.情绪反应 焦虑是预感到即将发生危险或威胁时的情绪反映;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危险或威胁的逃避情绪;愤怒多出现于个体受到挫折并发现挫折是人为所致时;抑郁是在个体自认为缺乏应付能力而对前途失去信心,包括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失望、失助和绝望等。

  27. 3.行为反应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的行为可表现为“搏斗”和“逃跑”两种类型:搏斗指面对应激原正视现实,分析研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可以是攻击性的或非攻击性的;逃跑指回避远离应激原的防御行为;有时还有一种不战不逃的退缩性反应,表现为归顺、依附、抑制与讨好,多与保存实力和安全需要有关。

  28. 4.自我防御反应 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面对环境的挑战,对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潜抑作用、否认作用、退化作用、幻想作用、曲解作用、转移作用、理想化作用、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摄入作用、反向作用、补偿作用、同一化、隔离作用、抵消作用、升华作用和幽默作用等。

  29. 应激源 • 认知评价 • 大脑皮质 • 边缘系统 • 下丘脑 • 植物神经 内分泌 免疫 运动神经 •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 多重神经内分泌反应 • 心理应激的心理生理机制 •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

  30. (三)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 1.认识评价 • 2.性格特征 • 3.应对能力 • 4.社会支持系统 • 5.生活经历 • 6.身体素质

  31. 四、心理应激与健康 • (一)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 1.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2.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32.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 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如果比较强烈,就会以症状和体征的形式见于临床,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痛苦的根源和求医问药的原因。 • 心身反应:症状呈一过性,一旦刺激物撤离,症状消失; • 心身紊乱:心身反应进一步发展,持续时间较长,但此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也只是量上的、可逆的,而无器质性变化。

  33. 急性心理应激综合征 • 急性焦虑反应 如极端不安、烦躁、过敏、 • 心悸等症状,情绪应强烈; • 血管迷走反应 特点是软弱、眩晕、出冷汗, 甚至意识丧失; • 过度换气综合征 特点是虚弱、头昏、呼吸困难, • 可造成眩晕或惊厥。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表现与一些器质性疾病的表现是很类似的,极易导致临床误诊。

  34. 慢性心理应激综合征 常感到疲乏、头痛、失眠、消瘦等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和体征。这些人常为此而辗转于临床各科及各地医院之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给自己增添了痛苦,怀疑自己患了难以诊治的疾病。 • 引发疾病是心理应激对健康的严重消极影响。 应激引发和加重病情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心理应激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影响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

  35. 应激的应对 • 概念 • 应对是应激源和应激身心反应的主要中介因素,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36. Mclean: • 1.降低应激源的强度 • 2.维护健康的技巧 • 3.缓冲应激对健康的危害

  37. 菲兰纳里: • 1.有自信心能控制应激源 • 2.掌握所从事的任务,为了长远的利益敢于牺牲当前的利益 • 3.注意饮食营养,定期体育锻炼,放松 • 4.利用社会支持

  38. 国内学者提出: • 1.树立应激的社会观念 • 应激不可避免 • 要有思想准备 • (如:自然灾害) • 主动应激 • 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9. 2.主动参加社会锻炼 • 提高应激的反应水平 • (个人素质\经验) • (如:急诊室护士)

  40. 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主观上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 • 社会支持网络 • 摆正个体与群体或社会的关系

  41. 4.提倡顾全大局 • 相互理解 • 相互体谅

  42. 5.注意自我调节,有张有弛 • 余秋雨先生说:人生就是在做加减法. • 自我调节 • 劳逸结合 • 提高工作效率

  43. 6.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 • 7.求助于医务人员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44.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