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likes | 169 Views
初二语文课件. 五柳先生传. 退出. 作者作品. 课文讲析. 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陶渊明 (365 或 372-427), 一名潜 , 字元亮 , 东晋浔阳柴桑 ( 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 人 , 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 《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诗歌 《 归田园居 》 、 《 饮酒 》 、选自 《 陶渊明集 》 。. 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E N D
初二语文课件 五柳先生传 退出 作者作品 课文讲析
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或372-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田园居》、《饮酒》、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作品介绍
课文解读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重难点讲析 本文主旨 其目的是大胆地申述自己的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勇敢地肯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道路,同时也借以反衬出晋、宋之际的门阀社会现实的污浊黑暗。 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质朴自然。文中写事物的情状全用白描。例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9个字就极其逼真地道出了读书的乐趣,也说明五柳先生深知读书的意义,非凡夫俗子所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