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24 Views
供應鏈整合之研究:資訊通訊科技、產品複雜度、供應鏈成員參與及對供應鏈績效之影響. 指導教授 胡凱傑 博士 企碩專一 01753022 林芷嫺 01753025 艾宇凡. 目錄. 摘要 緒論 文獻探討與 研究假設 研究方法 資料分析與結果 討論與管理意涵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議題. 摘要.
E N D
供應鏈整合之研究:資訊通訊科技、產品複雜度、供應鏈成員參與及對供應鏈績效之影響供應鏈整合之研究:資訊通訊科技、產品複雜度、供應鏈成員參與及對供應鏈績效之影響 指導教授 胡凱傑 博士 企碩專一 01753022 林芷嫺 01753025 艾宇凡
目錄 • 摘要 • 緒論 •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 研究方法 • 資料分析與結果 • 討論與管理意涵 •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議題
摘要 • 本研究深入探討資訊通訊科技及產品複雜度是否能有效促進供應鏈成員參與及供應鏈整合的提昇,進而增進供應鏈績效。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架構及假設利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驗證與檢定。研究結果顯示,資訊通訊科技及產品複雜度均對供應鏈成員參與及供應鏈整合有顯著且正面的影響,並且進而正面的影響供應鏈績效。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 2.1 供應鏈績效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2.2 供應鏈整合 H1:廠商的供應鏈整合程度愈高對供應鏈績效影響的程度愈大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 2.3 供應鏈成員參與 H2:供應鏈成員參與程度越密切 對供應鏈整合影響程度越大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 2.4 資訊通訊科技 H3:廠商資訊通訊科技的使用程度愈高對供應鏈成員參與影響的程度愈大H4:廠商資訊通訊科技的使用程度愈高對供應鏈整合影響的程度愈大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 2.5 產品複雜度 公司主要產品及零組件,其技術創新、複雜、專精、需要維護、零組件緊密、規格需詳細說明及需顯著工程專業之程度。 H5:廠商產品複雜度越高對供應鏈成員參與影響的程度愈大 H6:廠商產品複雜度越高對供應鏈整合影響的程度愈大H7:廠商產品複雜度越高對供應鏈績效負面影響的程度愈大
研究方法 • 採用結構方程式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 SEM)。 • 測量模式分析用來說明潛在構面與衡量變數間的關係,並進行衡量變數的信效度檢驗;待測量模式達到適配的水準後,再來進行整體結構模式的評估。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範圍對象
研究方法 • 3.2 變數定義與衡量/ 五點的李克特量尺 • 供應鏈績效用12 題觀測變項 • 顧客滿意3 題 • 運輸3 題 • 成本3 題 • 彈性3 題 • 供應鏈整合14 題 • 供應鏈成員參與10 題 • 資訊通訊科技5 題 • 產品複雜度5 題
研究方法 • 3.3 問卷設計與前測 Level 1 Level 2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1.1 基本資料分析 共發出987 份,回收363 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無效樣本後,有效樣本為312 份,有效回收率為31.6%。
資料分析與結果 c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1.2 回收樣本無回應偏誤檢定 • 平均值差異檢定 • 齊一性檢定 • 卡方檢定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2 測量模式分析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2.1 信效度分析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2.1 信效度分析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2.2 衡量模式適配度分析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3.2 結構模式實證結果
討論與管理意涵 • 5.1 研究結果討論
討論與管理意涵 • 5.2 管理意涵
討論與管理意涵 • 6.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 自我選擇偏誤,對研究的結果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 主要以製造業為研究主體,研究結果與理論模型之概化與外推仍有所限制,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延伸至其他產業或服務業,進行跨產業或跨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