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对 “ 能力立意 ” 的理解

对 “ 能力立意 ” 的理解. 一、理解能力. 1 理解能力内涵的界定 理解能力是指运用一定思维方法,学习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理解能力的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获得生物学和技能的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同时又是考纲所规定的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 现行考大纲将理解能力表述为:. (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mai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对 “ 能力立意 ” 的理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能力立意”的理解

  2. 一、理解能力 • 1理解能力内涵的界定 • 理解能力是指运用一定思维方法,学习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 理解能力的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获得生物学和技能的能力。 • 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同时又是考纲所规定的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

  3. 现行考大纲将理解能力表述为: •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4. 理解能力中的 第(1)、(2)和(3)之间既是递进关系又是包含关系,例如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题目,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能运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5. 信息能力 • 课外信息 • 科技进展 • 科学史

  6. 高中生物学科学方法体系

  7. 1.考查知识网络建构 例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8.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 2 .考查单一知识点的理解 例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10.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容易题)

  11. 例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Na+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例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Na+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K+的外流 Na+的内流

  12. 【能力取向】 • 侧重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 C. 1/8 D.1/16

  14. 推理 判断 • 理解能力不同层次 比较分析综合 图文信息转换 生物知识网络 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

  15. 3 .考查图形信息转换 • 例 1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A ① ② B ③ ④ • C ① ② D ④ ③

  16. 4.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高 •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17. 概念模型

  18. 4 .考查图表信息转换

  19.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 C丁组的能量转换效率与丙组相同 • D丁组的氧气消耗大于乙组

  21. 例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例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22. 5 .考查图表(数学)信息转换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23.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右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右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4.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侧重于要求学生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25. 例2.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例2.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 • 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6.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7. 【能力取向】本题侧重考查了“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方面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识图判读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取向】本题侧重考查了“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方面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识图判读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6 .考查简单综合应用 • 例.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29. 考查简单综合应用 • .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30.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侧重于要求学生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31.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 • 考查多个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 例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32. 【能力取向】 • 本题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为素材设问,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等实验能力。

  33. 考查单个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 例2.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34. 【能力取向】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的能力,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利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能力取向】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的能力,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利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35. 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 例 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 A.①③④ B.①③⑤ • C.②③⑤ D.②③④

  36.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37. 4.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老鼠,测定老鼠的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4.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老鼠,测定老鼠的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38.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老鼠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老鼠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 •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 C.从切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39. 三、获取信息能力 • 考查获取课外信息 • 例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40.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同时也考查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方面的能力。

  41. 考查获取生物学新进展信息 • 例1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2. 考查获取生物科学发展史信息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43. 【能力取向】 •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能从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生物学新进展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4. 第二部分 填空题 • 一、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探究与设计例2 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45. 1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46. 二、获取信息能力 • 课内资料分析 • 例1 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 • 方式散热。 •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