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46 Views
題目:台灣 IC 設計產業盈餘管理與經營績效、公司治理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雪蘭 博士 研 究 生:李全明 N9870011.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目錄. 【 一 】 、本案簡介 【 二 】 、資料來源 【 三 】 、研究範圍及對象 【 四 】 、研究假設 【 五 】 、研究方法 【 六 】 、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 七 】 、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 八 】 、小結. 【 一 】 、簡介.
E N D
題目:台灣 IC 設計產業盈餘管理與經營績效、公司治理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雪蘭 博士 研 究 生:李全明 N9870011 財務管理期末報告
目錄 【一】、本案簡介 【二】、資料來源【三】、研究範圍及對象 【四】、研究假設 【五】、研究方法 【六】、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八】、小結
【一】、簡介 • 本篇論文主要研究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因素對於盈餘管理之影響,研究對象以台灣經濟新報中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樣本期間為92至96年。以各項假說設定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因素(股價淨值比、毛利率、總資產報酬率、董監事持股及質押比率、上市櫃時間長短、現金增資及分紅費用化)作為變數以複迴歸分析探討其變數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二】、資料來源 • 樣本資料來源取自台灣經濟新報(TEJ)財務、股價資料庫及公司治理專區,輔以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庫檢驗其正確性。
【三】、研究範圍及對象 • 研究樣本為台灣上市櫃IC 設計公司。樣本期間為民國92年到96年,以季為單位,並刪除缺漏不全及極端之樣本點
假說 【四】、研究假說 • 問題一: • IC設計公司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及獲利前景看好,相對其他電子業及整體上市公司高出許多應提出數據,而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於其他研究中顯示與盈餘管理程度成顯著,應併同納入研究,為何未納入。 • 問題二: • 為達成盈餘預期、避免股價下跌而產生盈餘管理動機,似乎於理不通。同理之,只要是上市上櫃之公司都有此需求。 • 問題三: • 依據本研究平均數及中位數分別僅3.73年及3年,如此上市櫃時間短暫的公司,於上市前美化報表,作為短期盈餘窗飾有用嗎?投資人僅依該公司盈餘做為投資標的,那盈餘需調整多少百分比才能得到投資人信任,此理由似乎有待商議。
【四】、研究假說 • 問題四: • 為何員工分紅制度改變後,便會進行盈餘管理。依據郭淑如(2008)訪談研究,該制度實施後獎酬配套措施則有買回庫藏股轉讓與員工、執行員工認股權計畫、股票信託方式及企業分割將事業部成立子公司,以子公司股票( 未上市櫃股票)獎酬員工等,研究者應提出有利於兩者絕對相關性之證明,或是依郭者研究進行後續研究探討,為何是絕對假設相關。該制度發布後,應是上市上櫃所有IC設計公司皆須改變,需要美化盈餘而進行調整嗎?
研究方法問題 • 問題五:未解釋該研究如何得出最佳模型 • 經查Dechow, Sloan and Sweney(1995)研究,該研究中以5大模型(Healy Model、Deangelo Model、Jones Model、Modified Jones Model、Industry Model)進行研究分析,其結果得出Modified Jones Model具有最佳檢定力。
【五】、研究方法 • 問題六:未解釋何謂裁決性應計項目及非裁決性應計 • 項目 • 經查(許書偉、陳政芳,2003)研究中指出,過去研究常稱之為裁決性應計數(discretionary accruals),但是,不論用以估計之模型為何,研究者均無法將公司之應計項目,明確區分為管理當局可恣意調整(裁決性)及營運正常發生(非裁決性)兩部分。
【六】、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 問題七:虛擬變數通常使用再敘述性分析 • 上,作者採用分析方式為何,並未說明。
【六】、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 問題八:為何要累加上一個模型自變數,作者 • 未作說明。 [模型一] 以股價淨值比變數, 檢視成長性對盈餘管理之影響 DAi,t = β0+β1*PB i,t-1+β2*MARKETi,t+β3*DAi,t-1+β4*SIZEi,t+β5*DEBTi,t+εi,t [模型二] 加入毛利率、總資產報酬率變數,檢視獲利能力對盈餘管理之影響 DAi,t = β0+β1* PB i,t-1+β2*GP i,t-1+β3*ROA i,t-1+β4*NROA i,t-1+β5*MARKETi,t+β6*DAi,t-1+β7*SIZEi,t+β8*DEBTi,t+εi,t [模型三] 加入董監持股、質押比率, 檢視公司治理對盈餘管理之影響DAi,t = β0+β1* PB i,t-1+β2*GP i,t-1+β3*ROA i,t-1+β4*NROA i,t-1+β5*BDRATIOi,t+β6*BDPLEDGEi,t+β7*MARKETi,t+β8*DAi,t-1+β9*SIZEi,t+β10*DEBTi,t+εi,t
【六】、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自變數項目 自變數 因變數 盈餘管理 (裁決性應計項目) 變數1 模型一 變數1至4 模型二 控制變數 1.集中市場股價指數季報酬率 2.前期裁決性應計項目值 3.營收取自然對數 4.付息負債與總資產比 變數1至6 模型三 變數1至7 模型四 變數1至8 模型五 變數1至9 模型六 假說 架構圖 問題九
【六】、變數衡量及模型設定 控制變數 1.集中市場股價指數季報酬率 2.前期裁決性應計項目值 3.營收取自然對數 4.付息負債與總資產比 自變數項目 自變數 變數1 模型一 變數2至4 模型二 因變數 盈餘管理 (裁決性應計項目) 變數5至6 模型三 變數7 模型四 變數8 模型五 變數9 模型六 模型 架構圖 問題九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 問題十: • 作者說明整體裁決性應計項目平均值為正,且經t檢定達1%之顯著水準,並無在表8呈現出,何以據此作說明呢? • 問題十一: • 同期間電子業及整體上市公司資料數據並未提供,如何比較優異,並解釋其董監事持股質押融資比例及波動性大小呢? • 問題十二: • 上市櫃時間長短之平均數為0.5320,以0.5作區分趨近1,故小於3年略多,合理性有待商議? • 問題十三: • 現金增資樣本數不高,有探討的必要性? • 問題十四: • 員工分紅的樣本點不多,連多少樣本數都沒說明,那應予以刪除。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 問題十五:前期毛利率與前期總資產報酬率相關 • 性0.5314,作者缺看?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 問題十六:依表10看來共線性數值的確不高,僅代表變 • 數間共線性問題較少,不能說無共線性問題。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 問題十七: • 從表12發現,其研究架構又改變了,統計結果的研究架構如下頁圖形。從研究假說、研究模型、統計結果出現了三種不同研究架構,真是匪夷所思,至此學生已無法針對結論再作評論,已無法確認作者研究本案之用意。
【七】、敘述統計資料分析 控制變數 1.集中市場股價指數季報酬率 2.前期裁決性應計項目值 3.營收取自然對數 4.付息負債與總資產比 自變數項目 自變數 變數1 模型一 變數1至4 模型二 因變數 盈餘管理 (裁決性應計項目) 變數1至6 模型三 變數1至7 模型四 變數1至8 模型五 變數1至9 模型六 統計結果 架構圖
【七】、總結 建議本文作者應注意研究之嚴謹性,內容研究結構、語意是否與結論相同,防止誤導日後研究者深入研究方向錯誤。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