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k likes | 1.4k Views
顶天立地 —— 与硕、博 研究生谈心: 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 李 柱 li-zhu@vip.163.com 机械学院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 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 ICMI )创建主席 2005/11/14 星期一 19 : 00 — 研究生活动中心. 四字 口头禅 个人看法 1 个公式 几个典范 12 个观点. 四字口头禅 —— 顶天立地 : 计量科学、精密测量:顶天立地的科技; 办学:用顶天立地的精神,创办顶天立地的学科,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才; 为人处世:作顶天立地的人,干顶天立地的事,做顶天立地的学问;
E N D
顶天立地——与硕、博研究生谈心: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顶天立地——与硕、博研究生谈心: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 李 柱 li-zhu@vip.163.com 机械学院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 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创建主席 2005/11/14 星期一 19:00 — 研究生活动中心
四字口头禅个人看法1个公式 几个典范12个观点
四字口头禅——顶天立地: 计量科学、精密测量:顶天立地的科技; 办学:用顶天立地的精神,创办顶天立地的学科,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才; 为人处世:作顶天立地的人,干顶天立地的事,做顶天立地的学问; 与硕、博研究生谈心: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也是顶天立地。
与硕、博研究生谈心——“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与硕、博研究生谈心——“论文、创新、典范、方法及动力”: 用顶天立地的精神,激发顶天立地的创新潜能,效法顶天立地的典范,掌握顶天立地的方法,开足顶天立地的动力,撰写顶天立地的论文。
何谓“顶天立地”? 上对得起祖宗先贤,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第一生命;经受实践的考验,经受历史的检验。
个人看法(一家之言):●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个人看法(一家之言):●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 ●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 “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对研究生的主要要求: “发展知识,创造知识”。
●硕士生与博士生的主要区别 体现在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上有所不同: ●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要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意。 ●博士学位论文:一定要有创造性贡献。
●研究生科研与一般科研的区别 研究生科研的特殊性: ●有严格的水平要求: 硕士——有利于锻炼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有 利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 博士——有利于锻炼研究生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 力,有利于研究生做出创造性贡献。 ● 有一定的完成期限; 硕士——过去3年,现在2年(国外是1~1.5年); 博士——3年,最多4年(国外可以延长到6、7年)。 ●一般科研可以“不了了之”,也容许失败 ;研究生科研一定要有结果,不能“虎头蛇尾”,最好不要失败,即使失败了,也应该有结果(对失败的原因作出结论)。
●适宜博士研究生参加的科研 纵向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博士点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863、973 项目; 横向科研项目—— 企业委托的基础研究项目; 隐含有理论、方法突破的工程项目;
●不宜作为博士生学位论文的 研究课题: ●纯开发、仿制、重复研究项目; ●别人已经完成的项目; ●已经过时的项目; ●预计没有创新的项目; ●没有基础、没有条件完成的项目; ●立论根本错误或者空想的项目; ●水平太低的项目; ●硕士水平的项目; ●任务太大、博士生个人无法完成的项目; ● ----。
●适宜硕士研究生参加的科研 纵向科研项目中的局部课题:如装置 设计,软件开发,实验验证等; 横向科研项目中有改进可能的非重复 性课题。
●不宜作为硕士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纯生产性、重复劳动性项目; ●别人已经完成、而且不可能改进的项目; ●已经过时的、不可能提出什么新见解的项目; ●水平很低的项目; ●学士学位论文的项目; ●----。
●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的特殊性: 不是任何研究课题都可以作为研究 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 于博士研究生而言。
●硕、博研究生关系和研究课题分工: ●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可以包括、覆盖硕士生课题; ●一个博士生可以带1-3个硕士生;几个硕士生可以帮助同一个博士生; ●硕士生的课题分工可以适当交叉,而每位硕士生应该有所侧重;但是博士生的课题必须相对独立; ●一个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假如有3个创新点,则每一个创新点可以交给一个硕士生去深入研究; ●同一课题组的几个博士生的分课题必须非常明确。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本科生)的基本关系: “传道、授业、解惑”。 ——韩 愈 ●导师与研究生的特殊关系: “指点、激励、铺路” 。 ——李 柱 ●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 ——传统观点 明师出高徒,能者为师,优势互补。 ——李 柱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影响学位论文的水平。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论文选 题:学位成败的关键。
几个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三性: 2、学科性:“学科”方向正确,有一定水平;若干届研 究生工作的累积,可形成新的研究方向,甚至形成 新的学派或新的学科分支;可开出新课程,写出新 的专著; 1、新颖性:要有New idea;要站在学科发展前沿; 要处于领先地位; 3、现实性:两年半内基本可以完成:人力、物力、 财力允许;有主动权,牵制因素非主要因素。
■选题对导师三要求: 1、要有战略眼光:要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选题;要 有全盘计划与部署; 2、对课题的完成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成功有50%以 上的把握;有临时应变考虑和准备;对课题完成 内容大体上有一个估计与要求; 3、要善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听取并尊重研 究生的意见。
■选题对学生三要求 1、必须认识选题的重要性,是关系 学位论文水平、成败的关键,是自 己的头等大事,由自己做,尽早动 手,并主动争取导师的指导;
2、要按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高标准选题。至少 要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会 议论文集和专利。阅读10本以上有关(博士) 学位论文。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一个△,就可能是“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 3、制定时间表,尽早发表文章(最好在一年级就开始发表文章),发表文章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的过程,是实行“火力侦察”的过程,是抢占“制高点”的过程。 ●若干篇文章的积累,即可构成最终的学位文。
■选题三忌 1、缺乏方向性或方向不对。方向不对,全盘皆输; 方向不集中,无法形成优势; 2、难易不合适。太难,完不成,挫伤研究生的积极 性;太易发挥不了研究生的创造才能。有的课 题,应该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由几届或几位研究 生分工完成。题目的难度,因人而异,以研究生 发挥平时才能的150%可以完成为宜;
3、 不慎重。缺乏技术储备,缺乏调查研究,缺乏充分酝酿,轻易上或轻易下,甚至多次改换课题,这是很犯忌的,会使研究生丧失主动性,丧失信心,丧失对导师的信任。
● 选题过程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发挥导师主 导作用的过程;调动研究生积极性与创造激情的 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 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不能定题;研究生的 积极性未调动或信心不足,不能定题;导师无一定把握,不能定题。 ● 选题对研究生工作、培养、成败、成果及其 水平有决定性作用。
●如何发表文章 ● 首先,要认识发表文章的特别重要意义,研 究生要有发表文章的愿望与决心;导师要鼓励究生主动发表文章。 ● 按照研究方向,检索文献,浏览与精读结 合,分析思考,实验验证,形成自己的新观 点、新看法,那怕是些微改进,都可写成文 章,在写的过程中提高改进。
●先写摘要,说明文章的意义,创新点(按创新 程度,分别用“提出了”、“分析了”、“探讨了”等 字眼)。 ●再提炼为文章的题目。题目要反映文章的主要 内容,一目了然,题目字数要少,一般不超过 30字,若太多,可用副标题。再进一步检索, 看文章的创新点是否成立。一般来讲,将若干 要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创新点比较容易成 立。有一个创新点,即可发表1~2篇文章。
● 用注释方式,说明本文研究工作得到的赞助(如NSFC等,要严格按照规定方式标注)。 ● “摘要”是与全文独立的部分,不要写成 “前言”或“概述”,字数按照规定,一般不 超过500~800字。详细摘要1500字左右。
●文章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概述——说明文章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问题的提 出及其意义。一定要注明参考文献。这是负责的态度, 既尊重他人,也保护自己。 ▲理论分析论证——围绕“创新点”展开论述,论证“创新 点”在理论上的成立。 ▲实验验证——与理论分析呼应,证明“创新点”在实验上 的成立。 ▲结论(包括讨论)。
●文章写成后,要反复修改。可以说:“好文章是 改出来的”。基本要求是“自圆其说”。●写文章的忌讳是:结非所论,论非所结。 ●“改头换面”式的抄袭、剽窃,是“自杀”行为。 一稿多投,内容大同小异,是害己害人(刊物编辑 部、导师)的行为。 ●机械学院学术委员会已明确规定:发现以上情况,取消导师 升职称申请的资格,取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会议宣读论文稿件,可以重复在正式刊物发表,但内容也最好 做一些修改。一般而言,自己发表的两篇文章,至少应有55% 以上内容不同(按国际惯例,至少应该有70%以上不同)。
●如何写(博士)学位论文 ●明确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为了申请博士学位。 不要写成读书报告、讲义或教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要求是创造性贡献。因此一 定要围绕“创新点”展开论述;理论分析要围绕“创新 点”展开;实验验证也应针对“创新点”;而且,实验 验证与理论分析要相互呼应。理论分析要注意逻辑 性,实验验证要注意客观可靠性。
● 学位论文摘要,是与全文独立的部分,是全文的 高度概括,至关重要。不要写成说明性的介绍 (如:本文分几章,第一章说明课题来源,最后一 章给出了全文结论,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等。对 读者而言,这全是无用信息)。 ● 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有2-3个真正的创新点,能够 成立,就很不错了。最多4-5个。创新点并非越 多越好。若其中有一个创新点不能成立,被否 定,反而不美。
● 如何提炼创新点:有的放矢—“的”就是课题的研究任务,解决这些任务的新方法、新原则、新理论、新公式、新(测试)手段等的关键点,就是创新点。提炼创新点—刚开始形成的“创新点” ,可能只是一堆模糊的概念,要提炼为明确的文字,从理论上分析是否成立。检索“创新点” —是否与他人雷同或撞车?如果有,立即进行修改。“创新点”必须有傍证材料—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申请,计量部门测试证书,鉴定会结论、专家评审等。
● 什么创新点不能成立: 以下“创新点”不能成立: 无的放矢的“创新点”;概念模糊的“创新点” ;文字表述不清楚、不严格的“创新点”;没有傍证材料的“创新点” ;与他人雷同或撞车的“创新点”*** ;全文前后矛盾的“创新点”;正文中对创新点的论述篇幅严重不足的“创新点”;只是改换名称、没有实质性进步的“创新点”;只是提出了什么概念、思想而没有理论、现实意义的“创新点”;立论不能成立的“创新点”;拼凑痕迹明显的“创新点”;一语即可击破的“创新点”;涉嫌学术腐败的“创新点”;等等。 ***注:同一课题组的两篇博士论文不能共享同一“创新点”,但可共同署名同一篇文章、专利、奖项。
● 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有2-3个真正的创新点,能够 成立,就很不错了。最多4-5个。创新点并非越 多越好。若其中有一个创新点不能成立,被否 定,反而不美。 ● 创新点就是一个“点”,不在乎“大”,而在乎一个 字——“真”。 ● 真正的创新点,就是“顶天立地”的创新点。可 以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经受历史检验的创新 点。
●博士学位论文通病:题目大,内容空;前后不一, 自相矛盾;实验不可靠,缺乏误差分析;创新点很 多,但缺乏旁证,经不起推敲;图形不规范,缺少 单位;文字不流畅,前后重复多;错别字多,打印 错误多。 ●什么样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能通过: 没有研究结论的学位论文(如在全文总结中讲:本 文分析了…,探讨了…,研究了…,显然,没有结 论);没有创新点的学位论文;创新点不能成立的 学位论文;内容空洞贫乏的学位论文;内容自相矛 盾的学位论文。
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国外有的学校,攻读硕士学位时间为1年或1年半,要求围绕一个主题,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写成技术报告。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国外有的学校,攻读硕士学位时间为1年或1年半,要求围绕一个主题,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写成技术报告。 中国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必须有新意。 希望硕士生能按博士学位论文要求自己:这样, 有可能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或达到优秀硕士论文 的水平。
●关于“创造性”:这是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发挥创造性才能,获得 创造性成果? ●立志: 谚语:“有志者事竟成”。 志:奋斗目标。“志气”就是人的动力。 志气---激发才能---决定成就。成就与志气成正 比。 崇高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 中国的研究生,应该立大志:“献身科学,坚忍 不拔,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顶天立地的人, 干顶天立地的事,做顶天立地的学问”。
●科学研究的特征:探索。 探索精神: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对科学的热 爱,对真理的追求。 ●建立对自己创造性能力的信心。创造性是人的 天性。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育都有意无意扼杀了与生俱来、从儿童时代就 开始的创造性。现在要恢复对自己创造性潜力 的自信,自觉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才 能。
●思维(思考,思索):定向思维(习惯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性思维。 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数学思维,形象思维。 勤于思索,敏于思索:等于生命的延长。 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思索:“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 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正确对待名与利,正确 对待自己与他人。 ●善于自学,善于合作,善于吸取历史和他人的 经验教训。 ●“学贯中西,文理兼通”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一个公式LI’s creative power formula C --- Creative power; K---knowledge;I --- Information T--- Thinking;Q --- Quarrel ;L --- Logic reasoning E --- Experiments;W --- wide field;H --- Hell
博士学位论文范例之一: 尤 政: 表面粗糙度理论及其测量方法研究 (1990年答辩,1991年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奖)
三维表面粗糙度自动测量仪SRAT-1 Tester for 3D Surface Roughness ● 基本原理:接触测量,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双向精密工作台。 ● 主要技术指标: Z向测量范围100m;Z向分辨率5nm; 触针半径2 m;测量力0.0007N; X—Y工作台移动范围30mm*30mm; 步距1.25 m; ● 创新:电子精密机械测量控制及评定分析软件的综合功能达到国际先进,实现了商品化生产。
SRAT 中国科学院科仪器厂生产 HUST转让,北京国际仪器仪表博览会展出,获奖
表面测试计量仪器 电感测量原理
表面3D测量仪 单向工作台
表面3D测量仪 X-Y双向工作台
表面测试计量仪器 测量单刻线样板和多刻线样板
DRNI磁盘表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仪Magnetic Hard Disk Surface Roughness Non-Contacting Measurement Instrument ● 基本结构:外差干涉式光针测量系统;自动调焦系统;光电转换处理系统;精密工作台及其驱动系统;底座、立柱、电器控制柜及隔震机座;微机系统及功能齐全软件。 ● 主要技术指标:垂直分辨率 1nm 。 ● 基本原理:光外差干涉测量。 ● 主要创新:光针调焦外差干涉,平行双光束测量实现误差补偿。
磁盘表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仪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奖磁盘表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仪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