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72 Views
第 十一 章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主要性质. 一、基本结构. 杂蒽. 蒽. 结构特点: ( 1 )硫氮杂蒽母核; ( 2 )高度共轭体系,有明显 UV 吸收; ( 3 ) S 易被氧化生成砜或亚砜; ( 4 )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有色物,可比色测定。. 二、理化性质 1 、弱碱性 母核氮原子碱性弱, 10 位取代基所含氮原子碱 性较强,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2 、易氧化性 硫元素为 2 价,有还原性,易氧化变色 3 、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 硫氮杂蒽环上硫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易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
E N D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主要性质 一、基本结构 杂蒽 蒽
结构特点: (1)硫氮杂蒽母核; (2)高度共轭体系,有明显UV吸收; (3)S易被氧化生成砜或亚砜; (4)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有色物,可比色测定。
二、理化性质 1、弱碱性 母核氮原子碱性弱,10位取代基所含氮原子碱 性较强,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2、易氧化性 硫元素为2价,有还原性,易氧化变色 3、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 硫氮杂蒽环上硫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易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
4、紫外吸收 硫氮杂蒽母核上的硫、氮杂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形成 p-共轭,具有强紫外吸收 254nm 205nm 300nm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化学法鉴别 (一)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 反应基团:10位含氮取代基 (二)氧化显色反应 反应基团:硫氮杂蒽母核 氧化剂:H2SO4、溴水、HNO3、H2O2
(三)与钯离子配合呈色反应 可用于比色测定 未氧化 • 反应不受氧化产物亚砜和砜的干扰。
(四)含卤素取代基的反应 (五)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二、光谱法 1、IR 2、UV 三、色谱法 1、TLC 2、HPLC 四、其他方法 熔点测定法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一、酸碱滴定法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 反应基团:10位含氮取代基(碱性) 滴定溶剂:冰醋酸-醋酐混合溶液 终点指示:电位法 (二)乙醇-水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滴定法
二、分光光度法 (一)直接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纯度较高、杂质及辅料无干扰或干扰易排除药物的含量测定。 (二)提取后分光光度法 (三)提取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此法可去除氧化物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四)钯离子比色法 此法也能消除药物中氧化物的干扰。
结果:吸收度差值(A)仅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有关,而与干扰组分无关,干扰组分的干扰被消除。结果:吸收度差值(A)仅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有关,而与干扰组分无关,干扰组分的干扰被消除。 (2)应用:氯丙嗪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4nm,其氧化产物在此波长也有吸收,同时在277nm处氧化产物也有吸收,且其吸收度与在254nm处吸收度相等,而氯丙嗪在此波长处无吸收。 ΔA=A254-A277 ∝C氯丙嗪
钯离子比色法 原理:吩噻嗪类药物可与一些金属离子(如Pd2+)在适当pH值的溶液中形成有色的络合物(max~500nm),借以进行比色测定。 • 本法优点:氧化产物不干扰,专属性强。可选择性地用于未被氧化的吩噻嗪类药物的测定。
三、HPLC法 1、RP-HPLC法 2、Ion-Pair RP-HPLC法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动相中加入与呈解离状态的待测组分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试剂,使之与待测组分离子形成离子对,增加待测组分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分配,改善其色谱保留行为。 离子对试剂:烷基磺酸盐阴离子 (庚烷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