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825 Views
易卦 與孫子兵法. 王立文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 台灣 桃園. 摘 要. 易卦是易經的核心,易經中的八卦在三千年前應已成形,孫子兵法成書時則約在二千五百年前,八卦早於孫子兵法至少應有五百年,因此孫子兵法會受八卦的影響是相當可能的事。易經八卦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它大大地影響了儒家、陰陽家、道教等,這在哲學家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中皆有相當的敘述。
E N D
易卦與孫子兵法 王立文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 台灣桃園
摘 要 易卦是易經的核心,易經中的八卦在三千年前應已成形,孫子兵法成書時則約在二千五百年前,八卦早於孫子兵法至少應有五百年,因此孫子兵法會受八卦的影響是相當可能的事。易經八卦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它大大地影響了儒家、陰陽家、道教等,這在哲學家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中皆有相當的敘述。 至於它對兵家有無影響呢?本人在孫子兵法一書中尋找八卦〈天、地、水、火、風、雷、山、澤〉文字出現於文中的次數,發現上述八者每一個都有被提到,而其中又以“地”與“火”出現最頻繁,這和人類戰爭的本質及古代戰爭可操作的變數極為相關〈見表一〉。
摘 要 另外,本人亦在書中搜尋“易”或“陰、陽”幾個字,原因是“易”本來就有變的意思,另八卦每一卦皆是由陰爻或陽爻所構成,因此這三〈四〉個字眼在兵書中果然也沒有缺席〈見表二〉。 此外,易卦可以提供全球人士參考使用的,因此若它能有多元的表達方式,將有助於易經在世界的傳播。
一、前言 易經八卦與六十四卦出現的時間是否有先後,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八卦是伏羲發明,約在5000年前,周文王發明六十四卦,則在3000年前。又有人說在商朝時期並無存在八卦之證明,因之至少可以推斷八卦產生的時間不晚於周朝初年,距今約3000年。 孫子兵法由春秋時期孫武所著,這事件約在2500年前,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想孫武對易經不會陌生,八卦是指乾(天)、坤(地)、坎(水)、離(火)、巽(風)、震(雷)、艮(山)、兌(澤)八個宇宙間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在人類的戰爭中是否亦很重要呢?
一、前言 孫子兵法整本書的字數,據文獻探討約5884~6074個字,依本人手頭的一本孫子兵法,蒐集天、地、水、火、風、雷(震)、山、澤等字,共出現165次,見表一的合計欄,其中地出現86次,火出現21次,這兩字是八卦字眼裏面出現最頻繁的字,其次兩字分別是水17次,天16次,也算是相當多次,其餘山、風、澤、雷出現次數則在個位數。 從表一可以歸納出天〈9.7%〉、地〈52.1%〉、水〈10.3%〉、火〈12.7%〉四因素較其他四因素風、雷、山、澤遠為多次,前四因素約占全部的85%,可推想古代戰爭的一些特性,那時應尚無地雷、水雷,因此“雷”很難被操作。
一、前言 另外,當時人們對氣象中的風速大小和方向皆難以捉摸,山、澤的因素在戰爭中亦較不易操作,因此,後四個因素合起來只約占15%。各章中以九地、火攻、行軍三章用到八卦的字最多,而這三章又分別以地、火、水三字出現次數為多。 本文其實並沒有刻意表示出現次數多就一定表示其對戰爭的重要性大,只是在孫武心目中戰爭和天、地、水、火等因素關係甚大,因此很自然地會在文字中流露出來,從以上文字及表一、表二,我們可以一窺古代戰爭的特性、戰爭的本質和八卦各因素約略的強弱關係。
一、前言 表一:八卦在孫子兵法各章出現次數
一、前言 表二:易〈變〉、陰、陽等字在孫子兵法各章出現次數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本節的說明,由出現較少的次的雷開始敘述,依序是澤、風、山、天、水、火、地。 雷的出現情況: 形篇有〝聞雷霆不為聰耳〞, 軍爭篇有〝動如雷震〞, 首句只是在形容聲音大和戰爭關係不大,第二句則形容戰爭行動,應如萬鈞雷霆,由空中擊下,難以閃避。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澤的出現情況: 軍爭篇有〝沮澤之形者〞, 行軍篇有〝絕斥澤,…若交軍於斥澤之中,…,此處斥澤之軍也〞, 九地篇有〝行山林、險阻、沮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 以上談澤大抵指地形特殊,所以行軍、作戰亦要懂得特殊方法。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風的出現情況: 軍爭篇有〝故其疾如風〞, 九地篇有〝當其同舟而濟,遇風〞, 火攻篇有〝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同篇另有〝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晝風久,夜風止〞。 第一個風是形容優秀軍隊之移動速度,第二個是講同船之人遇風會合作,第三個算是古人氣象觀察的一種歸納,在何種天文現象下會起風,再其次兩個〝風〞是火攻作戰要注意上風和下風,避免燒到自己,最後兩個〝風〞現象,亦是古人觀察結果。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山的出現情況: 勢篇有〝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 軍爭篇有〝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 同篇有〝不動如山〞, 行軍篇有〝絕山依谷,…,此處山之軍也〞, 同篇有〝山林翳薈者,必謹覆索之〞, 第一個山是表示圓石在高山上滾下來會有高位能轉成高動能,第二個山是講地形,第三個山在形容軍隊之堅強而打不退,第四個山是講山區作戰要領,最後一個山和林放在一起,說明此種區域可能有埋伏。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天的出現情況: 計篇有〝一曰道,二曰天〞,〝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同篇有〝天地孰得〞, 謀攻篇有〝必以全爭天下〞 形篇有〝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同篇有〝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勢篇有〝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 行軍篇有〝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地形篇有〝凡此六者,非天之災〞, 同篇有〝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九地篇有〝先至而得天下之眾〞, 火攻篇有〝時者,天之燥也〞, 頭兩個天是講天是五事之一及其定義,它和天候有關, 第三個天和地一起出現,共同表示環境的重要, 第四、六、十五的天下是代表世界的意思, 第五個天形容非常高的地方, 第七個天在形容無窮大,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第八~十二個天是形容詞,形容類似身處四周高山之谷地,可以看到頂上天光,但很難走出之地形, 第十三個天代表自然, 第十四個天和最前面兩個天意義差不多, 第十六個天代表空氣,天之燥是談空氣的乾濕度。 水的出現情況: 形篇有〝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 勢篇有〝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 虛實篇有〝夫兵形象水,水之形…,水因地而制流,…水無常形〞,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行軍篇有〝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於水內…欲戰者,無附水而迎客,…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同篇有〝必依水草而背眾樹〞,〝上雨,水沫至〞, 火攻篇有〝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 頭一個水在高處有高位能的水,第二個水是速度快動能大的水,衝擊力強,第三~六個水主要講水的形狀會變,軍隊隊形應向水學習,能依需要而變換,第七~十三個水,在講打水戰時的要領,第十四個水和草連上,形容可以埋伏之處,第十五個水和沫連,說明軍隊渡河時千萬留意上游的狀況,免得全軍被水淹沒,第十六、十七個水,強調它與火的不同,水有阻斷的強勁力道。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火的出現情況: 軍事篇有〝侵略如火〞, 同篇有〝故夜戰多火鼓〞, 火攻篇有〝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同篇有〝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火發兵靜者,…,極其火力,…,火可發於外,…火發上風,…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第一個火是形容軍隊攻擊的熱烈,第二個火是指其照明作用,第三~八個火,主要是講火燒的對象應該是什麼,第九~十個火是說火攻平時要準備,第十一、十二個火是提到何時起火較佳,第十三~二十個火在講火戰時的現象分析,第二十一個火有照明及熱烈的意思。 地的出現情況: 計篇有〝死生之地〞,〝三曰地,…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同篇有〝天地孰得〞, 形篇有〝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同篇有〝地生度〞, 虛實篇有〝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行於無人之地也,…畫地而守之〞, 同篇有〝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故知戰之地,…,不知戰地,…〞, 同篇有〝形之而知死生之地〞,〝水因地而制流〞, 軍事篇有〝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廓地分利〞,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九變篇有〝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地有所不爭,…故將通九變之地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也〞, 行軍篇有〝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凡地有絕澗,…,勿近也〞, 地形篇有〝地形有通者,…,地之道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同篇有〝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九地篇有〝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為爭地,…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為衢地,入人之地深,…,為重地,…為圮地,…為圍地,…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同篇有〝剛柔皆得,地之理也〞,〝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九地之變,…不可不察〞, 同篇有〝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衢地也,…重地也,…輕地也,…圍地也,…,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吾將示之以活。〞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同篇有〝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 第一個地只是關鍵的意思,第二、三個地是地的定義,第四個地代表環境,第五個表示低暗處,第六個地表示一種資源,第七、八個地是要軍隊早點到達以備戰,第九、十個地就單純代表一個地區,第十一~十三個地與戰字連,形成戰地就是作戰地點,第十四個地是關鍵之意,第十五個地是講水會隨地變形,第十六~第十七個地是說沒用的地不要,有用的才要。
二、八卦字眼在全文中出現狀況探究 第十八~第二十六個地是講不同的地形,不暸解就不會得地利,反之則可得地利,第二十七~第三十二個地是說會用地形對作戰有利,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個地是要求將領要知地,第三十五~第八十六個地是屬於九地篇的地,大意是配合多樣地形,戰法亦要不同。
三、孫子兵法各篇和八卦字眼的關係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各篇所含八卦字眼不等,有兩篇(作戰、用間)是掛零。 我們若以各篇出現八卦字眼的字數除以八卦總字數(165)不超過5%的有七篇,有六篇超過5%,這六篇分別是虛實、軍事、九變、行軍、九地、火攻。百分比最高的三篇則是九地(35.8%)、火攻(16.4%)、行軍(13.3%),三篇合起來就占了65.5%。
三、孫子兵法各篇和八卦字眼的關係 依據<論正本>的孫子兵法,各篇的字數分別如下: 計篇324字,作戰篇338字,謀攻篇412字,形篇284字,勢篇330字,虛實篇564字,軍事篇466字,九變篇234字,行軍篇608字,地形篇550字,九地篇1046字,火攻篇272字、用間篇456字,以八卦字眼出現在各篇的字數除以該篇的總字數,得到的結果是火攻篇為9.9%,九地篇為5.6%,九變篇為3.8%,行軍篇3.6%,其餘各篇都在2.5%以下。
三、孫子兵法各篇和八卦字眼的關係 前述兩種商數可看出九地和火攻篇確實是使用八卦字眼最多的兩篇,而九地強調地,火攻強調火,〝地和火〞兩項在孫子思考戰爭成為極重要的因素。 另外在虛實、軍事、九變、行軍、九地、火攻六篇之各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八卦字眼除以八卦字眼各篇總數,亦是很有意義的商數,分別是69%,20%,100%,41%,88%及70%,百分比愈高表示該字的集中性愈高,九變全出現〝地〞字,九地篇〝地〞占88%,火攻篇〝火〞字占70%。
三、孫子兵法各篇和八卦字眼的關係 從表一看,在各篇中談某一卦的前幾篇(該卦名出現次數最多者),好好精讀相關的上下文,對該〝字〞在戰爭扮演的角色,便能很清楚。 舉例如: 〝地〞字,前幾篇分別是九地篇(52次),九變篇(9次),虛實篇(9次)及地形篇(5次),地共出現75次,已占全書的地的87%。不過有的〝字〞甚至只出現在少數篇章上,如〝火”字只出現在軍爭篇及火攻篇,其餘篇章〝火〞字掛零, 因此當我們在思考〝火〞對戰爭的影響, 精讀前述提到的兩篇,就能掌握其精髓,而不一定要讀全書。
三、孫子兵法各篇和八卦字眼的關係 另外,八卦字眼亦可兩兩合看,如〝天地〞,〝水火〞,〝風雷〞,〝山澤〞成為四對,以全書的次數而言,天地合起來102次,水火合起來38次,風雷10次,山澤15次,顯然地,天地因素大於水火,水火大於山澤,山澤大於風雷。這四對中,每一對都像相反相成的配偶,像〝計篇〞及〝地形篇〞除天地這配偶之外,其他的配偶完全沒出現,在軍爭篇出現了〝山澤〞及〝風雷〞兩對,行軍篇及九地篇則出現〝天地”及〝山澤〞兩對,由此觀點看各篇,量化的興味油然而生,孫子兵法不但可以定性的探討,也可做定量的分析。
四、卦之多元展現 伏羲、周文王設卦占卜,卦在他們的心中是一種象,這象代表某種意義。『繫辭下傳』中有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進取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對於一個現代人而言,也許可以問代表那某種意義的符號是最恰當的嗎?是唯一的嗎?它有神聖性嗎?可不可以有所變動呢?原來的八卦易象早已使用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約五千年)。
四、卦之多元展現 一直線代表陽〈—〉,一斷線代表陰〈– –〉三條線﹙或稱三個爻﹚構成一個單卦。☰是乾卦,☷是坤卦,☳是震卦,☵是坎卦,☶是艮卦,☴是巽卦,☲是離卦,☱是兌卦,上述八項稱為八卦。而乾、坤、震、坎、艮、巽、離、兌分別代表天、地、雷、水、山、風、火、澤。 其實我們大可有創意一點,畫一三分圓,每三分之一圓和八卦中之一卦之某一爻對應,陽爻和空白之三分之一圓對應,陰爻和有陰影〈斜線〉之三分之一圓對應,如此八卦可用八個三分圓代表如后,見表三。
四、卦之多元展現 表三﹒三分圓的八卦表示法
四、卦之多元展現 在乾之新易象 A0B代表之三分之ㄧ圓對應著原易象的最下面的一個爻,B0C對應中間的爻,C0A對應第三個爻,也就是上面的爻,每三分之ㄧ圓對應的皆是陽爻,故保持空白,坤之新易象,類似乾,但皆對應陰爻,故每區塊皆有陰影﹙斜線﹚,其餘類堆,最後看一下兌卦,A0B代表原易象最下面一個爻,是陽的,因此保持空白,B0C 代表中間爻,也是陽的,因此亦是空白,然而C0A代表上面的爻是陰的,因而有了斜線﹙陰影﹚在內。
四、卦之多元展現 習於八卦原易象的讀者,應會嫌我多事,但因此文才剛接受八掛概念者,或許會覺得我提出的新易象是頗有創意的,它多麼像分配披薩啊! 易經這本書不是用來供奉的,它是可以用來激發創意的,老祖宗如此有創意,我們怎能只沿襲模倣,不顯些新氣象呢? 至於對六十四卦的易象,我們也是可以異動的,依上述之理,不難理解若用六分圓來取代重卦(含上下卦),應是不錯的做法,如此可得在六十四卦的乾、坤、震、坎、艮、巽、離、兌的新易象如下:〈見表四〉
四、卦之多元展現 表四﹒六分圓的八卦表示法
四、卦之多元展現 對於上述八重卦很容易看出這八個新易象對於圓心是對稱的﹐不過這不是所有重卦的特性。茲將六十四卦之新易象總列為表五,讓讀者更瞭解新易象要帶給易經的一些新氣象。
五、結 論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很深,因孫子兵法而影響的典籍應是相當的多,但影響孫子兵法的典籍則相對的少,因為在三千年前至二千五百年前典籍總數想也不多,而易經幾乎就在文化源頭處,合理判斷,易經八卦對孫子兵法絕對會有影響。 經過本文字數分析法,約略可知八卦對孫子兵法的影響其實不小,孫子是研究戰爭的專家,八卦中八個因素那些是孫武認為和戰爭最相關,在行文中不經意就會從字數出現的頻繁與否吐露出來。
五、結 論 如果我們相信孫武兵學的素養高超,這字數分析法所得之量化的數據是可以供大家對戰爭的本質及古代戰爭的特質做深思玩味的。至於卦之多元表達成為披薩〈或時鐘〉狀,使大眾不再執著易卦的舊形象,它可以有新形象,預期如此之多元表達將有助於易經在世界上的傳播。
六、參考書籍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年 王立文,幼獅編輯小組,〝孫子兵法〞,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7年 郭建勳,〝易經讀本〞,三民書局,台北,1996年 周亨祥,〝孫子〞,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 王立文,〝易經創意書〞,冠唐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
報告結束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