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1.04k Views
植栽工程 ( 二 ). 一、 植物材料預備:種植施工適期 、大型植物移植、篩選優良植物材料 二 、 植物材料種植: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水生植物. 一、 植物材料預備. 1. 種植施工適期 植物材料通常生長在苗圃中,移植時根系和枝葉均會受到傷害,若此時外界環境適合生長,則移植後將快速恢復生長 春季為雨季植物經過寒冬後開始復甦,如春芽開始生長消耗養分,此時移植會阻礙生長,因此移植應在早春發芽前,或晚春生長至一定成熟度時. 一、 植物材料預備. 夏季生理作用旺盛,因氣溫高植物蒸散作用快,若此時移植舊根受傷而新根未長出,吸水力減弱易造成枯死
E N D
植栽工程(二) • 一、植物材料預備:種植施工適期、大型植物移植、篩選優良植物材料 • 二、植物材料種植: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
一、植物材料預備 • 1.種植施工適期 • 植物材料通常生長在苗圃中,移植時根系和枝葉均會受到傷害,若此時外界環境適合生長,則移植後將快速恢復生長 • 春季為雨季植物經過寒冬後開始復甦,如春芽開始生長消耗養分,此時移植會阻礙生長,因此移植應在早春發芽前,或晚春生長至一定成熟度時
一、植物材料預備 • 夏季生理作用旺盛,因氣溫高植物蒸散作用快,若此時移植舊根受傷而新根未長出,吸水力減弱易造成枯死 • 秋季氣溫仍高且風大,植物蒸散作用也很旺盛,不適移植 • 冬季為植物休眠期蒸散作用小,北部適逢雨季適於移植,南部較乾旱則不適合
一、植物材料預備 • 落葉樹在冬季落葉後的休眠期,最適宜移植 • 常綠樹則以早春發芽前最適宜 • 椰子類移植時根部易受傷,適於易發根的春季移植
一、植物材料預備 • 2.大型植物移植 • 大樹因於原生育地生長多年根系廣泛發達,驟然移植根系受傷將影響生理作用無法成活,因此必須在移植前先行斷根處理,促使細微新根生長,於移植後快速恢復吸收力使生長良好
一、植物材料預備 • 最好在移植前2~3年即進行斷根,宜選擇蒸散作用小的時期,先稍加修剪枝葉以降低植物體的水分蒸散 • 根球愈大成活率愈高,但搬運不便,一般樹冠大、年長、直根系與土壤肥沃區的樹需較大根球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45
一、植物材料預備 • 斷根最好分兩次以上完成,尤其是移植困難的植物,間隔至少三個月,最後一次斷根後至少須兩個半月新根長出後方可移植 • 斷根時依欲保留的球根大小,於根部外圍產出一條20cm以上寬度的環溝,將露出的根部分保留部分切斷,或先環狀剝皮使仍有機械支持作用,也可立支柱加強支持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46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46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47
一、植物材料預備 • 3.篩選優良植物材料 從苗圃挑選的植物在運送到工地種植前,應先檢驗: • 種類規格是否符合設計圖說的規定 植株高矮差距不能超過標準20% ,枝葉幅度可大於標準但不可小於標準10%
一、植物材料預備 • 品質是否優良 有下列情況者為不合格之植物材料: 1.顯著病蟲害、枝葉裂折、樹皮破傷、老化 2.挖取後擱置過久,根部乾燥、葉芽枯萎掉落 3.土球太小、破裂或偏斜 4.主幹過於彎曲、樹冠過於稀疏、偏斜畸形 5.灌木、草本植物分枝過少、枝葉稀疏
二、植物材料種植 • 基地内如同時種植數種植物材料時,應依照大樹、小樹、蔓藤及草本植物,最後舖植草皮的種植次序,以免施工後期工作損傷已種植之植物,水生植物則須待水池完工供給水電後才可種植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A.一般種植方法: • 首先依照設計圖於現場標示預定種植位置,確認無誤後即可挖掘植穴,植栽穴大小若無圖說規定,則以土球直徑兩倍為宜,深度以土球厚度再加二十公分以上。植穴內礫石、混凝土塊及雜物均應清除。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然後於穴底置入腐熟堆肥,或設計圖說上規定的肥料與土壤,肥料與土壤比例約3份表土加1份堆肥為宜。 • 植穴預備好後將樹苗直立放入穴中,捆綁土球的材料若為麻繩、草料等易腐化材質則不需解去,否則應去除,最後在穴中回填土壤並踏實,回填土壤可高於地表2cm穴邊應與原地表密接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0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B.樹木護根: • 根系生長範圍必須留下通氣的孔隙,使土壤中水分和空氣維持一定比例,以利根部吸收水分與呼吸作用 • 一般處理方式為舖植草皮或種植地被植物,人行與活動頻繁處則以舖設磚塊、鐵格柵或護欄處理,此外通氣差的土壤可埋設P.V.C.通氣管以改善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1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2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3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C.挖填方地區保留樹木: • 植物樹幹有呼吸作用,因此填土不可高過地表50公分以上,以免阻礙樹木呼吸而致死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5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6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D.山坡地植樹: • 應採用正三角形點狀栽植,如此可達到較高的栽植密度,根部對土壤固定作用較佳,此外,三角形分佈可分散地表逕流,減低表土沖蝕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7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E.樹木防風設施: • 依植物大小與基地風勢強弱決定採用單柱雙柱三柱或四柱的型式,支柱一般為防腐處理過的杉木柱或桂竹柱,直徑約5公分以上,隨植物生長枝幹加粗應逐年放鬆縛綁,以免傷害莖幹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8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59
1.木本植物種植方法 • F.蔓藤植物牽引設施: • 以纏繞莖和捲鬚攀附的植物,在初植時須以木、竹桿或繩索鐵絲引向花架或花廊生長;有吸盤或吸附根構造的蔓藤,可用水泥釘或鐵釘直接固定在牆上,以限制其生長位置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87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0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A.一般種植方法: • 首先依設計圖放樣,即在工地現場畫出各種草本植物種植範圍,接著整地,將栽植範圍內表土挖鬆15公分,清除此層內礫石、混凝土塊、雜草根等,以鏟子順勢作出排水坡度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整地後,在表面舖上2.5公分厚的腐熟堆肥,與表土以1:2的比例均勻混合作為基肥,即可依設計圖逐一種植草本植物,種植後應壓實土壤,立即灌水,使土壤與植物根系密合,恢復生長力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2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2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B.草皮舖植: • 苗圃中草皮一般以大面積種植,移植時以鏟子切劃成15×15cm2大小的草皮塊,以舖植成一坪的數量綑綁成一綑出售 • 草皮舖植區域應全面覆蓋裸露的土面,整地後,如有必要可以農用石灰調整土壤酸鹼度至中性,使適合草皮生長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基肥一般以100m2面積加入2m3的壤土與30公斤腐熟有機肥 • 整地與施基肥後,將土壤表面依排水坡度整平即可舖植草皮 • 依設計圖說以品字形、田字形或條狀鋪設,疏舖或密舖則視經費、地形、水保需求而定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平舖後應以木板鎮壓或以滾筒滾實,甚至灑上一層沙土,使草根與土壤密接,最後灌水以保持土壤濕潤,促使草皮恢復生長 • 山坡地舖植時,草皮應以竹籤斜插、稻草或不織布覆蓋固定,避免遭受沖蝕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3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4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4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C.護坡植物種植: • (1) 種子噴植法 • 將草種、肥料、黏著劑和水充分攪拌後,以噴植機噴植在整地後的山坡上,1m2所需草種約0.01kg 、肥料0.05kg 、黏著劑和水0.25~1kg,日照強之地區應覆蓋稻草或稻草蓆以增加發芽率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2) 植生盤、植生帶 • 適用於無土多石等不適合植物生長之坡面,植生盤將土壤肥料與稻草或麻草拌勻,以模型壓成土盤填入混合種子的泥土,舖植時將植生盤嵌入沿坡面等高線挖掘之植栽溝,以木樁或竹籤插入固定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植生帶以棉紙與粗纖維製成帶狀,將種子土壤肥料嵌在帶中,舖植時與植生盤相似,舖植後以竹籤插入固定,然後填土使植生帶不露出即可
2.草本植物種植方法 • (3) 水泥框植生法 • 在滑動或崩落的坡面,以水泥作成的方形格子構築於坡面,框內填加土壤肥料,再以噴植法或種植草苗於其上
3.水生植物種植方法 • A.挺水浮葉植物種植 • 水池底部為泥底,可直接種於池底;若池底為防水材料而無泥層,則以盆缽種植後至入池中,可移動便於清洗池底,也可限制生長範圍 • 直接種植池底泥層至少須15cm厚,盆缽則須透氣良好,或建造水池時預先砌成留孔隙的植栽槽
3.水生植物種植方法 • 種植時裸根掘起不須帶土球,稍加修剪根系後淺植於土中,土壤應採黏重之黏質壤土,以免浸於水中造成水質混濁,種植後以石塊輕壓土壤表面,避免植物浮起 • 挺水植物適於種在5~10cm淺水處,浮葉植物則適種於30cm深水中,如以盆缽種植,可用磚塊墊高以調節水深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88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師 翁玉慧 植栽計畫 參考資料 :植物與環境設計 謝平芳著 P.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