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标点符号用法

问号. 感叹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省略号. 括号. 标点符号用法. ?. 1、问号. 第一注意 选择问 ,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 倒装问 ,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 特指问 ,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 无疑问 ,陈述语气不用问。.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 a. 你打算到西安去呢 还是到广州去呢. ,. ?. b. 你打算今天去呢 , 还是明天去呢 ? c. 你是临场害怕呢 , 还是身体不舒服 ?.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标点符号用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问号 感叹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省略号 括号 标点符号用法

  2. ?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3.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 还是到广州去呢 , ?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4.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 ?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5.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我看你不能去吧 ? ? ? ?

  6.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7. !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两个叹词连续用,后面一个才用叹。 前是叹词后是句,只在末尾才用叹。

  8. (1)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1)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 祖国的春天 , ! 笑得多狡诈啊,你!

  9. (2)两个叹词连续用,后面一个才用叹。 (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例: “啊啊 ”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 !

  10. (3)前是叹词后是句,只在末尾才用叹。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叹号。) , .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

  11.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12.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 ,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 较强的工业基础 巨大的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市场 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 海洋 旅游等资源。 , 、 , 、 、

  13.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14.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兄弟要敬重父母。 青红皂白 教职员工

  15.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16. ●特别提示:以下七种情况不用顿号。 ①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②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③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17. ④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做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④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做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⑤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⑥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8.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错误 :C.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通过两条途经进行:一是教育;而是研究。 解释: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的虽是并列分句,但是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

  19.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提示 ①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 A爸爸连头也没抬,说了声“放那儿吧”,就又钻到图纸里面去了。 B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

  20. “××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说话人在说的话后面用句号。 “很多纯文学作品确实不太好懂,”老师说,“可一旦你懂了,那就会一辈子受益。” ③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网友给我发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 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④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象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带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1. 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

  22. 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号末尾的标点不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除外)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这次旅游我算是领略到了。 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咏了好几遍。

  23. 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 。”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d.正在沙特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说,海湾危机“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必要,美国将不排除诉诸武力 ”。

  24. 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

  25.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6. 注意 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不同。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用括号。 A我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时,读了许多外国现代小说,这对我后来从事的研究很有好处。 B车夫毫不理会,——或者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

  27. 省略号—注意问题: …… 1.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再用“等”“等等”。 × 上超市买了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必需品。 2.省略的是列举的内容时,一般要列出三项后方可用省略号。 × 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28. 3.省略号前,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的点号不能省去,反之,点号可不用。3.省略号前,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的点号不能省去,反之,点号可不用。 如:大雨后,山更青,树更绿了。…… 这商店有许多东西卖,如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空调机…… 4.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省略也包括了文字与标点。 这商店有许多东西卖,如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空调机……。 ×

  29.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B

  30.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么了,你?”她非常着急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呢,听了以后直想发笑。 B.陈望道认为:积极的修辞“是具体、体验的,价值的高下全凭意境的高下而定”,它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 C.如果诗歌是窗,那么散文则就是门。窗,当然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但是,门——大家都可以从这里进进出出,写日记、读书信、作序跋……等等,我们几乎每天不都是在和散文打交道吗? D.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别有用心的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误人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A

  31.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