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博客:终身学习的信息平台

博客:终身学习的信息平台. 泉港五中 林祖盼 http://lzp.qgwz.com. 说课内容. 教学目标 课标教材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博客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及与各种信息交流工具的比较,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会用博客技术来发表日志、收集资源(多媒体、超链接)、参与评论、管理日志 进一步将博客应用于信息技术学习及日常生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写作、知识管理). 2 、过程与方法: 讲解示范法: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佳的学习效率,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博客:终身学习的信息平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博客:终身学习的信息平台 泉港五中 林祖盼 http://lzp.qgwz.com

  2. 说课内容 • 教学目标 • 课标教材分析 • 教学对象分析 • 教学资源准备 • 教学理念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4. 1、知识与技能: • 理解博客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及与各种信息交流工具的比较,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 学会用博客技术来发表日志、收集资源(多媒体、超链接)、参与评论、管理日志 • 进一步将博客应用于信息技术学习及日常生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写作、知识管理)

  5. 2、过程与方法: • 讲解示范法: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佳的学习效率,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设计若干任务,组成由浅至广的任务“链” • 自主学习:由学生自主探讨日志的管理、模版的修改、信息的筛选提炼、博客相关技术

  6. 分组协作:小组之内合作互助,小组之间互评竞争分组协作:小组之内合作互助,小组之间互评竞争 • 研究性学习:能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包括辅助学科学习及积累综合知识 • 师生对话:在博客平台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对话,并以学生的博客作为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

  7.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 • 让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自我 • 培养参与信息活动的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8. 二、高中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9. 新课标以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为主线进行标准的描述。新课标以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为主线进行标准的描述。 • 我的课题就是建立在对高中新课标的理解基础上的,适用教材有教育科学出版社李艺(课标组组长)主编的《信息技术基础》,还有人教版明年的高一新教材。

  10. 课题重点:日志的发布、评论(信息的表达、交流),团队的使用(分组协作),博客的心理体验课题重点:日志的发布、评论(信息的表达、交流),团队的使用(分组协作),博客的心理体验 • 课题难点:信息的获取、加工提炼、管理(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培养,电子档案袋的评价功能的应用

  11. 三、教学对象分析

  12. 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掌握了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搜索引擎、Email、QQ),初步了解了BBS的交流应用,所以学习使用blog技术的注册申请部分能很快上手。通过分组协作,操作能力较薄弱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能迅速掌握要领。但是,学生使用博客来处理信息的习惯养成却是需要全年教学过程的不断激励、评价、指导。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掌握了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搜索引擎、Email、QQ),初步了解了BBS的交流应用,所以学习使用blog技术的注册申请部分能很快上手。通过分组协作,操作能力较薄弱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能迅速掌握要领。但是,学生使用博客来处理信息的习惯养成却是需要全年教学过程的不断激励、评价、指导。

  13.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题安排在高一上学期的下半部分,作为因特网知识学习的最后内容。教学时间安排:本课题安排在高一上学期的下半部分,作为因特网知识学习的最后内容。 • 学生分组:6个人一小组,小组长为有责任感的技术基础较好的同学。 • 学时:直接教学---2节,学习应用---贯穿整个信息技术学习过程。

  14. 四、教学资源准备

  15. 硬件资源:人手一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因特网接入硬件资源:人手一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因特网接入 • 学习资源:局域网内外都能访问的校园博客网站,学习指导文档及软件帮助

  16. 五、教学理念

  17. 以信息的处理过程为教学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核心,以培养学生应用博客的习惯形成、塑造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形成为本课题的教学宏观目标,课题的命名就是基于这个理念。以信息的处理过程为教学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核心,以培养学生应用博客的习惯形成、塑造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形成为本课题的教学宏观目标,课题的命名就是基于这个理念。 • 教学评价:应用博客对教学反思(教师行为吻合课题目标),应用博客的电子档案袋功能作为过程性评价措施(促使学生学会分享思想、自我反思)。 • 教师角色 :发问者、引导者、促进者。 • 教育座右铭: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18. 六、教学过程设计

  19. 创设情境 • 提出问题 • 示范讲解 • 设计任务 • 自主学习 • 协作学习 • 学习评价 • 课后思考

  20. 创设情境 • 师:同学们是否渴望在校刊《红土》上发表文章,渴望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 • 生:当然想,但写作水平差根本不敢尝试,尝试了却没有成功……(诱发主体,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21.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网络新的应用技术,可以让每一个人实现这个梦想(一个都不能少:)。请问你在网络上,是怎样表达信息?怎样与他人交流信息?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网络新的应用技术,可以让每一个人实现这个梦想(一个都不能少:)。请问你在网络上,是怎样表达信息?怎样与他人交流信息? • 生:QQ、Email、BBS、网游…… (从学生的网络行为中引导对各种技术在信息处理中的认识,为课题引入及技术比较做铺垫) • 师:引出本节课课题---博客:终身学习的信息平台 • 生:博客?黑客,博士?终身学习?……

  22. 提出问题 • 什么是博客? • 博客有什么特点、功能、应用? • 如何使用博客技术来表达、交流信息?如何进一步获取、加工、管理信息?

  23. 1、博客(blog)的概念 • 网络日志的英文是web log,简称为blog,写blog的人称为blogger,音译为“博客”,通常可泛指为网志、写作者、技术本身。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一个Blog相当于一个主页,内容可以是资源整理、新闻评论、个人构想、日记、照片等等。 • 生:哦,原来在网上写日记的人叫博客。 • 师:纠正日志与日记的概念区别;分别从网络中的角色特点、知识的储备管理能力讲解“博客”与“黑客、博士”的区别。

  24. 2、博客的特点、功能、应用 • 师:博客有这样一些比喻:“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不停息的网上旅程”、“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个人网上出版物”、“草根记者”、“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吃入‘信息草’挤出‘信息奶’的信息奶牛”……(通过形象的比喻来叙说特点功能应用,让学生在掌握技术应用之前便于理解)

  25. 3、博客技术的应用 • 在提供博客服务的专业网站(如博客网)注册申请建立blog。 • 本课题里,以我校网站自有的博客中心作为学习应用平台。网址:http://blog.qgwz.com

  26. 示范讲解 1、blog的建立 • 启发思考:资料填写时,匿名与实名的区别(操作:采用实名;提示:使用时要注意看阅读条款和提示说明)

  27. 2、日志的发布 • 示范文章:何为网络成瘾症 • 操作:在掌握信息发布技能的同时巩固文字复制技能意义:在认识方面间接进行网络行为教育

  28. 3、日志的评论 • 示范评论:我觉得上网让我生活愉快,而不上网的我像个丢魂人一样,生活也失去了光彩。从反面作出评论,促发不同意见的诞生引发讨论,同时促使上网成瘾者自我认识

  29. 4、blog外观的选择 • 通过个性化的blog模版,调动学生建立blog的积极性。只示范四个要点,提高学生的建立blog效率,把空间留给学生体验做为博客的感觉

  30. 设计任务 • 任务1~3:第1学时 • 任务4~6:第2学时~整个学习过程自主、协作、研究性学习

  31. 任务1:访问五中博客平台,注册一个用户,成功建立blog。任务1:访问五中博客平台,注册一个用户,成功建立blog。 • 任务2:发表2篇日志:一篇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如现在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习感受、意见疑问);一篇是用搜索引擎收集来的有价值信息(个人感兴趣的知识点),但要附上自己的观点说明。(目的:理解blog的两大特点:写、录) • 任务3:每个人要对他人的日志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相同或不同观点。评论要求数量:5次以上。

  32. 自主学习 第1学时 • 围绕任务1~3展开实践操作练习,重在自主体验博客技术、做为博客的感觉,任务完成迅速的同学鼓励尝试更多功能:链接的收集、日志的编辑管理、日志的分类、团队的使用……

  33. 第2学时 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 • 任务4:对日志进行编辑管理(日志的内容格式修改、分类及评论的删除) • 任务5:对博客技术的学习感受、意见、疑问的真实简单记录。(长期课堂任务) • 任务6: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按主题提炼整理为作品、包括多媒体、超链接)任务6具体反映在下面主题的作品完成

  34. 主题1:电脑购买方案(品牌机与兼容机,各配件的选择)主题1:电脑购买方案(品牌机与兼容机,各配件的选择) • 主题2:对学生上网成瘾的研究对策(背景分析、司法制度、环境调查、实例展示、戒瘾资源、提供对策) • 主题3: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世界大战、革命史展示、中国与日本近现代比较) • 主题4: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时事、民主、和平、资源、强国) • 主题5:当灾难降临后(海啸、飓风、SARS、矿难,人的行为,为什么、怎么办)

  35. 10个小组调整好主题的均衡选择,每2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任务完成后共同主题的2个小组之间互评,不同主题的小组之间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10个小组调整好主题的均衡选择,每2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任务完成后共同主题的2个小组之间互评,不同主题的小组之间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36. 协作学习 • 围绕任务6及相应主题展开的分组协作 • 小组之内合作互助,由组长分工、引领,小组之间作品互相评价,塑造竞争氛围。 • 小组围绕共同主题学习,培养有较完整的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到能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 • 小组长的blog里开设任务专栏,小组成员把资料搜集、提炼观点发表在专栏里,小组长、成员和教师可看到每个人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

  37. 学习评价 • 课堂评价:实时监控所有学生的操作进程,按小组给予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宣布并写在我的blog上。参与回复部分学生的日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选择部分优秀日志作为典例。 • 过程性评价:个人学习:学生的日志数量、质量(是否懂得作为知识管理工具,是否具备表达交流思想的能力,是否进行了教学内容之外的尝试),评选优秀学生为博客之星公布在校园博客网站上。小组协作学习:成员参与信息活动的分工合作、情感态度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完成作品的水平。

  38. 课后思考带着问题下课,带着问题的探讨结果再上课课后思考带着问题下课,带着问题的探讨结果再上课 • 问题1:在日志的发布、评论(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中,匿名与实名有何区别? • 问题2:Blog与QQ、Email、BBS的区别(深化技术的理解) • 问题3:日志要完善怎么办?出现不文明评论怎么办?(日志的修改、评论的删除)-任务4 • 问题4:日志涉及到个人隐私怎么处理?(密码或匿名的使用)综合问题1~4,在自主学习时间后展开信息伦理道德及资源共享意义的宣传教育

  39. 问题5:建立的blog相当于我们的个人网站(网上家园),如何与朋友们广泛交流?(引导学生对博客的价值认识,从技术上引入“二级域名”的概念及应用:哪里申请?本校有吗,如果没有,又该怎么办?友情链接的设置)问题5:建立的blog相当于我们的个人网站(网上家园),如何与朋友们广泛交流?(引导学生对博客的价值认识,从技术上引入“二级域名”的概念及应用:哪里申请?本校有吗,如果没有,又该怎么办?友情链接的设置) • 问题6:如何让blog更有个性化(模版修改)?(对技术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课外拓展性自主学习:网页基础知识---html语法、CSS样式、页面布局、表格设计、图片制作) • 问题7:除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让博客成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任务6(5个主题)(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按主题提炼整理)

  40. 七、教学反思

  41. 我的博客: http://lzp.qgwz.com 每节课通过blog自我反思,让学生、同行提出批评意见,再反思后修改教学策略并体现在教学行动上

More Related